正在阅读 > 三农今昔

第十四则 住所:草房(1)

2021-07-02发布 1172字

第十四则 住所:草房(1)

一九五四年的大水,致使圩堤溃破,给圩区人们造成了灭顶之灾。东圩村的村民水灾过后,回到自己的住地,大部分人只好搭建棚子居住。一九五五年秋后,有了较好的收成,一般人家便陆续地改草棚为草房了。

然而,还有少数人家,因为各自的原因,没有来得及做草房,便遭遇着“大跃进”运动之厄,那只作“暂时住一程”的草棚,居然陪伴他们到了“大跃进”结束,即1962年责任田的时期!

不过,1955年和1956年里,大多数人都做了草房。草房比起草棚来,已经算是很大的进步了,并且,它是普通农民住房历史中最长的住所,因此,东圩村人对草房有着深刻的情谊。

所谓草房,东圩人称为“草屋”,是因为建筑材料是以稻草为主而得名。它的特点是:

建筑草房的材料。是树木、竹子和稻草。房屋构件相连接的地方,都用草绳捆扎,因此,有“草屋三间,草绳一担”的说法。这些草绳,必须是由人工用双手搓出来。搓草绳很有讲究,要搓得均匀,不能太粗太细,因此,速度不是很快,这样,搓草绳,需要许多时间。

草屋的“骨架”是由树木或者毛竹做柱子、桁条。柱子的下脚都栽进地下土里,桁条架在柱子头上。在桁条上布置圆竹或树枝做椽篙,再在椽篙上铺上拦挡盖草的横向材料,叫做“网蔑”,将屋面做成网络样子,而后在上面盖草。为了避免漏雨,屋上盖草,必须均匀、平整。

这种房子的墙,基本都是烂泥巴搭成的,一般高约一米左右。墙上用竹、木棍子或者高粱秸杆绞上稻草,做成“草茎”插着,上面抵到盖屋草。插好后,用棍子里外夹紧,用草绳子扎好,然后糊上稀泥,使之密封、光洁。这样的墙,叫做“草茎壁”或者“泥巴壁”的墙。

稻草容易腐朽,盖在屋上,不能保持长久,应该年年加盖。由于一年一层地往上加,三五年的屋顶,其盖草便厚得像面包了,为减轻屋面负担,必须掀一些下来。

草屋最让人当心的是狂风。而圩区地势平坦,狂风常常长驱直入。无雨时忽然的狂风,常常会卷去屋上的盖草。为了防止大风把盖草卷走,人们用稻草绞成单股绳子,叫做“草经”,结成网络,捺在屋面上。尽管这样,每当久晴,屋草干透了的时候,狂风还会卷走盖草。

而大风之后往往就是大雨。于是“屋漏又遭大雨淋”,是经常的事。遭了风灾又遇大雨时,屋里漏得老是连藏身的地方也没有。“屋漏水”像酱油一样,黄而发黑,把屋里的物件污染得脏兮兮的。因此民谚有“不怕恶公恶婆,就怕锅通屋漏”的说法。

因为泥墙和草茎壁的原因,更是为了防范风灾,草房只能做得低矮,通常情况下,屋脊高度三到三米五,檐高一米五至一米七的样子,大多数草屋进出门都得弯腰勾头。建筑面积,一般进程三到四米、开间两米五左右,三间草屋总面积三、四十个平方米。泥墙的四周,除一道供进出的大门以外,基本上没有向外的通道口;即使每间房子有个把窗子,比碗口也大不了多少,因此,屋里总是黑洞洞的。

不过,这种草屋也有优点,能够冬暖夏凉。

(本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