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三农今昔

第十三则 人们的住所:草棚

2021-07-01发布 1207字

第十三则 人们的住所:草棚

人们的住所,是根据物质和环境条件决定的。东圩这里因为是圩区,在水利设施低下的情况下,无法保证不遭水灾,加上兵燹之厄,生产队时期没有高质量的悠久民房。

在太平天国战争之前,东圩村的居民以杨姓为多。战争之后,整个村庄被夷成平地,杨姓一个人也没有了,当时的住房,是什么样子已经无从查考。近代的房屋,已经从最简陋的草棚,过度到以水泥建筑,二楼为主流的房子了。这种演变,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许多次的“更新换代”而形成的。

东圩村及周边广大地区现在的居民,都是太平天国战争后的新移民,他们的住房,都是从瓦砾堆或者平地上开始的。东圩村新的移民中有一位财主,率先在村上做起了正八间和五畅的瓦房。不久,一户以农为业的赵姓,在清朝政府休养生息的政策下,也做了一堂“假八间”的瓦房。长期以来,东圩村上就只有这三堂瓦房,其他的居民,住的都是草棚或者是草房。

新迁徙而来的移民们建造住房,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决定建房的。有经济实力的,房子就建造得好一点,完全没有经济实力,便因陋就简,搭建草棚栖身。即使是“草棚”,也因为所用的材料和搭建方式不同,而有不小的区别。人们根据各自的特点,将棚子分成“弓棚”、“观音合掌棚”和“鸭屁股棚”等等。这样的棚子在人们住房中,是最简陋又原始的,然而,在东圩人住房的历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应该将它列为“第一代住房”。

所谓“弓棚”,是用圆竹相对弓起,插在地上。棚子大小,决定于弓子的跨度和对数。“观音合掌”的棚子,是用树木或者粗大的竹子,相对支撑,形似人的手指交叉,故称“观音合掌”。它的大小,决定于交叉的棍子高度和棚子的长度。“鸭屁股棚”,是一头高一头矮的棚子,像是站立的鸭子。这种棚子如果搭建得大一点,有点像草屋了。它的进出门,是开在棚子高处的“山墙”边。在棚子中算是质量比较好的一种。

东圩以及周边圩区的人们,1954年遭遇了罕见的水灾。水灾后,原来的住房几乎都毁坏了,从避难地回来时,普遍搭建草棚居住。

圩区农产品多是水稻,稻草来源容易。因此,凡是草棚,搭建好“骨架”后,覆盖物都是稻草,连它的“墙”也是用稻草围起来的。具体是将稻草编成草栅,将草栅一扇一扇地依次覆盖起来。棚子虽然难保长久, 但是搭建容易,暂时可以挡风遮雨,御寒防晒,是人们解决临时性居住的有效措施。

即使在平常的岁月里,人们需要解决临时性住处时,比如遭到重大灾害毁掉了房子,又如迁徙到了新的地方,要解决眼前的住处,首选的方法,便是搭建这样的棚子。

由于草棚材料易得,搭建简单,人们因为生产需要,比如饲养鹅、鸭,看守工地,也临时搭建使用,只不过比居家的棚子更为简陋。

人们搭建草棚,一般都是临时性的措施。可是,东圩人1954年遭遇水灾后搭建的草棚,本来都以为只是暂时的举措,只要经济复苏一点便再建住房。岂知,人们的经济还没有缓过气来,却遭遇了亘古仅有的“大跃进”,致使不少人家在“临时”的棚子里,一直住到了六十年代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