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则 初期的现代交通
人们出行,借据的交通工具,是根据社会进步而变化的。在农民来说,汽车没有普及之前,主要是步行或者乘船在水上航行。生产队时期,汽车刚刚问世,交通客车还很少,农村的交通仍然以步行为主。
东圩这里算是“天边”。东边是大河,西边是大山,唯有南来北往的“铺路”还算畅通。可是那是古道,近百年来渐渐地冷落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汽车行驶起来后,到了东圩这里算是终点,不能前进,只能往回开。
东圩离县城三十华里,离市区七十华里(这还是“走捷径”。汽车路修通后,这些路程数据居然变成了“公里”)。人们上县城,进市区,即使是披星戴月,一般都是当天来回。有时赤脚穿草鞋,还得挑上百十斤的担子。去一趟城市,总是累得筋疲力尽。因此,不是非常必要,都不出远门,许多人终老村里,也没有上过城市。
“大跃进”结束后,东圩东边大河里有了直通市区的客班轮船。可是每天只是一个来回。人们到市区,本来只要辛苦一点,当天还可以来回;有了轮船后,去一趟市区,反而必须要在市里至少歇宿一夜。
进入七十年代,公共汽车在公社所在地的新镇有了站点,东圩附近算是有了客车。可是,班次只是早去晚来,仅仅一个来回。车费是六角五分,人们来往于县城,可以选择乘客车了。
因为人多车少,车站里总是把有座位的车票留给关系好的人。一般人在车站拥挤的售票窗口,好不容易买了车票后,即使上了车,几乎都是“站票”。每一趟车上总是人挤人,甚至挤得没有站身之处。大热天常常挤得臭汗熏人,寒冷的天气,也是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人甚至怀疑,车厢会被挤炸了!
由于车少,班车总是满负荷运行,因此常常发生故障,不能准时发车。人们买了车票,老是等得心急火燎时,车站忽然宣布“班次取消”的公告,要么退票,要么改签。因此,许多人都说,“这鸟车站,是‘腿发瘟’的地方,到了这里就不想走路了;要是老老实实地走,也该早走到了!”正因为这样,一些“守旧”的人,总是步行,而不乘车。
客车都是国家车队(其实是县级集体单位)的,驾驶员都是“有来头”的正式职工,有着非常优越的地位。他们开车,完全可以凭自己高兴,任意开、停,乘客偶有怨声,常常被驾驶员反诘。这些情况,是当时“普遍的行情”,连他们的单位也管束不了。乘客想在站点之前下车,不是关系很好的,完全不给方便,因此,有的乘客下车后要走几华里的“回返路”。
由于驾驶员具有特殊的权利,人们为了能够方便出行,总是千方百计地与他们拉好关系。当时所有物资都非常紧张,而驾驶员只要张口想要,都会是有求必应。普通人总是缺少必须的物资,而且无法弄到,驾驶员们却都是富足得很。因此,社会上有“四个轮子地上飞,家里东西成了堆”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