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浮生略记

也谈道德底线

2021-03-31发布 2375字

也谈道德底线

如今人们都在谈论社会“道德底线”的事。因为社会道德的确到了应该扭转的时候 ,已经出现了许多“突破底线”的情况,再不扭转,这社会将“不能称其为文明社会”了。

然而,社会道德是长期的生活习惯形成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积习”。要想从根本上扭转“积习”,恢复人们应该具有的道德行为,绝非是一日之功——

历史上中国人讲究的是“人性”。什么是人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完全相同的标准。中国人的人性,就是仁义道德,讲究的是“人为一张脸,树为一张皮”,“宁愿守节死,不为失节生”。这就叫尊重名节,在社会实践中,许多人为了这个底线,居然不惜性命。

中国人的人性标准,着重诚信、友谊(兼爱)。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社会共识,被称为“道德”,即行为品德。众多的人都以这一标准规范自己,于是,公共社会道德便普遍形成。因此有了许多道德规范的警句:“饿死不做贼,冻死不掳掠”、“忠厚是本份”等等。

然而,社会共识是受生活环境影响的。如今社会上年纪比较大的人,都经历了“铲除旧观念,树立新风尚”的历程,在实际生活里被迫改变了自己已有的“陈旧”观念。首先是社会大形势给人们的信念树立了“拔除诚信”的标本:在那田间已经产不出粮食的情况下,却鼓吹亩产万斤粮,这明显荒唐的事,却被无限制地表扬;繁昌县“亩产四万三”经人民日报鼓吹,竟被苏联的《真理报》宣扬,这弥天大谎,居然成了国际新闻。之后长久的时间里,行政机关下级向上级汇报产量、政绩时,差不多都是无中生有地加码,否则就不给“过关”。真情实事无法被认可,虚假现象却被大肆张扬。更有在那频繁的“斗争岁月”里,亲情反目,竟然被标榜为高尚的政治觉悟。这样,在普通人的思想意识里,还有什么“诚信、友爱”可言?因此,如今上了年纪的人,几乎都将“诚信、友爱”当做虚无意义的说词。

在“大跃进”初期,权力部门动不动就批斗(当时叫斗争)人,弄得全社会的人们都心惊胆颤。但是,人们旧有的意识观念都还存在,因而都还能注重自己的尊严。有的人知道自己就要被斗争了,事先便自尽了结,其内心意识是“省得出丑”。大食堂开办后很长的时间里,人们饿得受不了,绝大部分人宁愿饿死,都不会偷吃;偶然有人在野外偷了点胡萝卜、山芋之类的东西被抓住了,觉得丑不可当,便自己寻了死。这样的情况,在当时很普遍。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对被批斗抱无所谓态度,对偷着吃居然认为是“正当行为”,公众的普遍说法是“这个时代(因为广大民众都饿得频频死亡,干部们因为“多吃多占”,还偷粮食养家里人,他们自己和他们家里人都很正常,普通民众都知道这个情况,但敢怒不敢言),不偷吃的人,只能是想死不想活了”,于是,偷吃成了普遍情况。正因为这样,在那严酷形势下的后期,还幸存的人们,才艰难地存活了下来。这里的具体情况,你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参阅我写的《农家沧桑》一书。

在长期的“与……斗其乐无穷”的社会中,人们将传统的道德信仰普遍转向为“唯物主义”。由于物资匮乏,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十分注重物资,对品行道德几乎没有什么考虑。因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为了获得物资,是无所畏惧的——人们的道德“底线”就是要能够活得下去。既然要能够活得下去,就必须要有物资做保障,于是,人人都成了尽一切可能获取物资的生物,成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邓小平主政后实行的“改革开放”,严格地说,只是“改革”,不能算是真正的开放。因为其中有许多规定还是“萧规曹随”,人们的意思形态也还是纯碎的“唯物主义”。但因为改革,社会环境宽松了许多,人们可以“海阔凭鱼跃”,挣钱容易起来。在这种环境里,人们获取物资的心理更加膨胀,见了钱“如蝇逐血”,很快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于是社会中一切丑相暴露出来:只要能弄到钱,完全不择手段;本来在强权下已经绝迹的旧的陋习又出现了,还出现了新的捞钱手段:当官的敛钱枉法百禁不止、普通百姓之中有公然讹诈的丑行,其情其景被揭露出来后让人不忍触目!这些社会现象有目共睹,无需我一一数说。

典型的是:老年人在路上摔倒了,年轻人见了帮助掺扶起来,反而遭到老人讹诈的事。我看了是非常痛心的:年老人的道德如何反而不如年轻人呢?于是进行着这方面的反省。再看看现实,发现我们社会道德滑坡,原因是很有些历史了——社会道德的共识是在大形势下形成的,叫做“上行下效”;又发现写“人之初性本善”的老先生,真是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人,因为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老年人那样的社会,所以,还都保存着“先天性的善性”;而年老的人已经见惯了所谓的道德、善性,看透了那不过是“虚假的说词”,没有真正的物质实在!哎,我写到这里,自己不禁长叹:“呜呼,我们的社会如何走到了这一步?”可是,叹息只能归为叹息,与事实却没有任何补益!

事实上,社会上丑恶现象,即“突破道德底线”的也还只是少数人,但是对社会风气影响是十分恶劣的。如果不加以扭转,则会不断蔓延,形成社会公共风气,使人们见着“丑恶”现象,如“入鲍鱼之市,久闻不知其臭”了。

什么是道德底线?如何保住道德底线?这必须要有社会共识。只有全社会都认识到:“有些道德底线必须要保住”,才会有底线不被随便逾越的公众意识。要做到这一步,首先需要社会上最有影响的实体和权威人士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向全社会做出道德模范来,而不能以谎言招摇过市,以花言巧语攫取本体利益,掩饰剥夺大众利益的行为。社会成员大部分没有决定权,但是却有着洞若观火的观察力,能够看得透决定社会导向的实体、权威人士,是怎么行驶道德行为的。换一句话说,社会的重要实体和权威人士,本身就是社会道德的榜样。社会道德的底线在哪里?就是这些实体与个人的具体行为,这不是我们普通社会成员所能左右的。因此,要能守住社会道德底线,必须要从决定社会道德的实体和人士做起,否则,所谓的社会道德底线,或者说保住道德底线,则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