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隋朝风云

第064章 江南之乱

2019-08-04发布 4345字

话说开皇八年(588年),十一月初二,隋文帝亲自为南伐将士饯行,下诏称俘获陈叔宝者,位至上柱国、封万户公。初十,杨坚又驾临距潼关三十里的定城(今陕西华阴东),隆重誓师。隋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仅过了两个月,开皇九年(589年)正月二十日,隋朝军将平定陈朝国都建康(今南京),从枯井中擒获了醉生梦死的昏君陈后主。二十二日,晋王杨广率领大军攻入建康,陈朝灭亡,隋朝尽得南陈三十个州、一百个郡、四百个县,完成了一统宇内的宏图大业,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的的混乱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晋后的第四次大一统。

这场平陈之战异乎寻常的顺利,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隋朝君臣大为得意。为了更好地统治南陈旧地,隋文帝下令在江北筑江都(今扬州)新城,任命皇三子秦王杨俊为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出镇扬州,治理江南。

然而,好景不长,不出两个年头,开皇十年(590年)十一月,一场规模巨大、席卷旧陈全境的叛乱全面爆发。造反者一时俱起,遍布原来陈国全境,刚太平不久的隋朝重新卷入战火之中。

其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汪文进、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高智慧、苏州人沈玄懀皆举兵反叛,纷纷自立为帝,设置文武百官。又有乐安(今浙江仙居西)蔡道人、蒋山(今南京钟山)李棱、饶州吴代华、永嘉沈孝澈、泉州王国庆、余杭杨宝英、交趾李春等人亦举兵反隋,皆自称大都督。陈之故境,几乎皆造反。势力大者聚众数万人,势力小者也有数千人,他们互相声援,互为策应,起兵攻陷隋朝州县,残杀朝廷官吏。

陈朝旧境为何全面造反呢?究其原因错综复杂,大抵有以下几点:

其一,东晋政权是依靠江南世家望族建立起来的,故而江南士族享受特殊待遇,刑法宽大,执行不严,而南迁的北方寒门庶族则饱受冷遇,世家大族凌驾于寒门庶族之上,进入南朝亦是如此,二三百年来一直难得伸展。隋朝平定江南以后,那些出身北方的地方官吏完全改变了这种“南尊北卑”的现象,江南人的特权受到极大的冲击。

其二,隋军将陈后主陈叔宝俘虏到隋朝国都大兴城,在历代亡国之君中,陈后主的处境类似蜀后主刘禅,能得以善终,这都是拜隋文帝所赐。

虽然隋文帝优待陈后主,但是对其他江南百姓就另当别论了。《隋书•天文上》有言“江南士人,悉播迁入京师。”江南上至王孙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多少人流落北方,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处处酝酿着动荡和不安。

其三,江南佛教势力庞大,不亚于北方。佛教徒出身的隋文帝曾公开宣扬“我兴由佛法”,佛教徒盛赞隋文帝为法轮王、大檀越(施主)。但亡陈之后,杨坚见南陈宗教势力影响巨大,唯恐江南百姓利用佛教作乱,故下诏限制江南佛教发展,毁掉了大部分的佛塔寺庙。而且,建康的城邑宫室被荡平耕垦,盛极一时的建康佛教顿告衰微。

其四,隋文帝剥夺江南士民信仰佛教的权利,却试图在江南推行教化。尚书右仆射苏威撰写《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其实就是儒家的五条纲常伦理,非常简单明了的道德规范。

隋文帝在朝堂扬言道:“朕方以孝道治理天下,故立五教以弘扬。”

李德林却忤逆圣意道:“孝由天性,何须设教?”

“五教本为儒家教条,先学会孝道,再移孝作诚义,成为国之顺民,有何不可?难道孔子不当说《孝经》吗?”杨坚斩钉截铁地说道,朝中大臣不敢再有异议。

平陈战争刚结束,隋文帝就派人南下宣讲《五教》。而且,每一条都做了长篇大论的注释,令江南百姓不分男女老幼一律熟读背诵,朝廷还派人督查江南百姓的背诵情况,招来江南士民的极度反感与抱怨。

中华大地自南北分裂以来,江南门阀士大夫文化素养颇高,南朝向来自视为华夏文化正统,视北人为夷狄,具有极高的文化优越感。此时北人反而来南方施行教化,岂不是班门弄斧吗?南方人觉得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自己身为堂堂华夏正统,怎能让未开化的北方野蛮人洗脑呢!

最后,隋朝已经将原陈朝君臣、士大夫迁入关内,江南民间又传言隋朝欲将江南百姓悉数迁徙入关,让他们迁到北地定居。这个小道消息虽是谣言,但江南百姓惊骇之余不论事实真假,一下子就陷入惊恐不安的境地了。

中国历来就是农业社会,农民安土重迁,但凡有一点生路,谁都不愿背井离乡、抛弃故土。此传言犹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了江南民众的大反叛,原先陈国境内几乎遍地燃起烽火。叛乱者有的船舰被江,有的兵众绵亘百余里,声势之大,令人骇异。他们抓捕朝廷官吏后,要么抽出其肠子,要么切割其肉分而食之,末了还气愤地发泄道:“看你还能让我们背诵《五教》吗!”

隋朝君臣闻讯大为光火,隋文帝下诏任命上柱国、内史令、越国公杨素为行军总管,率领来护儿、史万岁、麦铁杖、于仲文等将领,调集府兵前去讨伐叛乱。

在此前的平陈之战,杨素与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并为行军元帅,故而熟悉江南,且杨素是文武双全,他既擅长诗文,工于书法,多权略,亦勇武非凡,治军极严,转战四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论能力之全面,可谓不世之奇才。杨素用兵,步战、骑战、水战皆长,最喜欢以敌之长击败敌军,如南朝陈国擅水军,杨素以水军破之;突厥擅骑兵,杨素则以骑军大败之。

杨素治军深具个人特色,严军法、厚赏赐而喜诛杀,却总能保持极高士气。行军打仗,往往随机应变,善于把握时机与敌作战,并不拘泥于定式。同时治军严厉有序,如有犯军令者,立斩不赦,绝不宽容。

每次率兵打仗之前,杨素总要寻找士兵的过失,然后斩杀,多则百余人,少时也不下十几人。血流成河,即使流到杨素脚边,他依然谈笑自若,毫不在意。

待两均对阵之际,杨素先令一二百人前去迎敌,若他们奋勇厮杀,打了胜仗倒也罢了,如不能取胜而败逃者,无论回来多少,全部斩首示众。接着又令二三百人再次迎敌,不胜则照杀不误。一旦成功,奖赏甚为丰厚。将士对他极其敬畏,作战时皆抱必死之心,故而战无不胜,世人称之为名将。

杨素当时正受皇宠,隋文帝对他言听计从。杨素这人赏罚分明,凡是追随他征战的将士,即使微功亦必录,向朝廷争来恰如其分的赏赐。至于其他将领,虽有大功,然而多被文吏拒绝受理,白白埋没了功劳。故而杨素虽然严厉残忍,却能恩威并施,因此将士皆愿随其征战。

且说此番杨素率部平叛江南之乱,大军抵达长江北岸,安营扎寨,筹谋渡江。杨素在营寨中向众将领发问道:“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欲先遣一人渡江刺探敌情,谁可领命前往?”

“卑职愿举荐一人,此人姓麦名铁杖,正在卑职军中待命。”一位将领回答道。

“哦,可是在南徐州闹得满城风雨的那个飞贼吗?”杨素惊问道。

“正是此人。”

“好!今晚就派此人渡江刺探叛军虚实。”

这个麦铁杖,始兴(今广东始兴县,亦说南雄百顺)人,骁勇有臂力,且步行如风,跑及奔马,能日行五百里。性情粗犷开朗且好饮酒,为人豪爽,重信义,喜欢结交朋友。本是庄户出身,平常靠捕鱼打猎度日,不置产业。

陈宣帝太建年间,连年灾荒,无以为生,麦铁杖与一帮群哥们上山当了绿林好汉,其实就是盗贼,竟干些打家劫舍的勾当,遭到广州府官兵的围剿。由于寡不敌众,麦铁杖和同伙们都被官军俘获,广州刺史欧阳頠(wěi)将麦铁杖等人作为战利品献给陈宣帝。麦铁杖从此沦为官户(犯罪者及其家属没入官府服役,并编入特殊户籍,称官户。),先为陈宣帝执掌御伞,后来又为陈后主执御伞。

麦铁杖沦为官奴,却心有不甘,他表面上安分守己,但是常在陈后主罢朝之后,仅凭疾步如飞的双腿,步行一百余里,夜间到达南徐州,翻越城墙而入,明火执仗地打劫偷盗。不等天明,又悄悄赶回京城建康,清晨照样进宫当差执伞。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此反复十余次,麦铁杖在南徐州行窃的事,最终被当地人发现,有失主认出他来,失主们联名上告,南徐州官府将此事状告朝廷。然而,接到南徐州的状子,朝廷大臣无人相信,因为他们每天上朝都能见到卖铁杖撑御伞,怎么可能去百里之外的南徐州做贼呢!

后来南徐州屡屡上报失窃案,尚书蔡徵说道:“此事不难,可以设法验证。”待陈后主视朝毕,所列仪仗兵卫退下之后,蔡徵召集宫中当差的奴仆,朗声宣布道:“朝廷有紧急诏书,须在今夜送与南徐州刺史,明日早朝前取回复函。谁能担此差使,可得白银百两。”

虽然赏赐不菲,然而建康城往返南徐州有三百余里,即使骑上骏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无论如何也赶不及。众人只能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我愿前往!”麦铁杖自告奋勇道。只见他怀揣诏书而去,次日早晨果然准时返宫回奏。

“原来如此!南徐州的盗贼果真是他呀!”陈后主闻言惊叹道。

南徐州的连发盗窃案虽然至此侦破,但是陈后主并没有下令处死麦铁杖,他只是向人感叹过:“倘若杀了麦铁杖,怎能再寻得像他那样疾走如飞的奇人呢?”就这样,陈叔宝怜惜麦铁杖勇猛敏捷,告诫他以后不许再犯,之后就将其释放了。

麦铁杖还没来得及向陈后主报恩,陈朝就被隋军灭国,麦铁杖乘乱逃到清流县定居。

不久之前,恰逢江东叛乱,杨素奉令讨伐,四处招募兵甲,麦铁杖便投身到杨素军中。因麦铁杖熟悉江南地形,加上他健步如飞的本事,杨素获悉后派他渡江侦察敌情。

每当夜幕降临,望着波光月影,听着风声涛声,麦铁杖头戴草束伪装,趁着天黑潜入水中,游过长江打探军情,得到贼军消息,回营还报杨素,如此来来回回好几趟。

某夜,麦铁杖再次到贼营窥探,却为贼军所擒。贼帅李棱派遣三十名士兵看管他,众人将其五花大绑,准备押送给自封为帝的高智慧。走到庆亭时,士兵们席地而坐,打开包袱,休息吃饭。

“各位英雄好汉,求你们可怜可怜小人,给小人赏口饭吃,赏口水喝吧!”麦铁杖舔了舔干巴巴的嘴唇,低声下气地乞求道。

“你这个探子,数次探我军情,令我军受损,还妄想摇尾乞怜吗?”一个士兵不屑地回复道。

“别、别这样……”麦铁杖苦苦哀求道,“饿死小人事小,各位好汉回去没法交差,事情可就大了!”

三十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他言之有理,其中一个人开口发话道:“姑且解开他的手,让他吃饱再上路吧。”说完就去为他松绑。

或许是杨素的杀名壮了麦铁杖的胆,麦铁杖不想无功而返被杨素杀害,于是在叛军为他松绑之际,他趁机夺取那人腰间的佩刀,一阵乱砍乱杀,一股作气杀光了三十个叛贼。然后一一割下叛军们的鼻子,撕扯下一块布,用布包着三十个血淋淋的鼻子,揣在怀里,渡江而归。回到隋军大营,麦铁杖将包裹放在杨素面前,以证明自己所言不虚。杨素看后大为惊奇。

【小剧场之一】

“我愿前往!”麦铁杖自告奋勇道。只见他怀揣诏书而去,次日早晨果然准时返宫回奏。

“原来如此!南徐州的盗贼果真是他呀!”陈后主闻言惊叹道,“要是早知道他是个飞毛腿,腿上功夫了得,朕就不让他撑御伞,而是让他替朕收发快递了,真是埋没人才!”

【小剧场之二】

回到隋军大营,麦铁杖将包裹放在杨素面前,以证明自己所言不虚。杨素看后大为惊奇:“你拿这么多鼻子回来做什么?”

“将军是想煮着吃,还是油炸,或者红烧,悉听尊便。”麦铁杖回答道。

“吩咐厨房一半油炸,一半红烧,为我们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