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则 人们的衣着
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可是,在生产队时期,则谈不上美了,人们的衣着,只能在经济实用上琢磨。
百年以来,农民们都很艰苦,衣着方面只要能够御寒,就可以了。平时居家,以吃饭为要,穿衣次之。因此俗话说:“不笑穷,不笑破,就笑日子不会过。”衣着都非常简陋。许多人穿得补丁摞补丁,披一块挂一块的。不过,一般人也会有一两套做客或者是过节的衣。进入“主要物资由国家计划安排”的时期以后,实行按人口发放布票,人们的衣着更加紧张起来。
所谓布票,是国家发给人们,凭以购买布料的凭证。发给的数额:“大跃进”后期,国家经济跌进了低谷,每人每年只是三尺一寸,生产队初期,是八尺。一般年份,是一丈六尺。因此,人们想添置一些新衣或者娶个新人,都困难得很。文化大革命中期,出现了“黑市布票”,但是价格非常昂贵。当时最好的咔叽布,是七角左右一尺,黑、白细布只是二角一分五,而布票每市尺却常常在两到三元之间。
化学纤维的纺织品没有问世之前,人们衣着的布料都是棉织品。与化纤布比较,棉织品磨损快,农民们常年做的多是重体力劳动,磨损更快。一件新衣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被磨坏了。但是人们舍不得随便扔去,总是破了就补,补了再补。因此有“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又三年”的说法。
除掉“大跃进”时期外(“大跃进”时期普通农民没有人成亲),娶个新人总要谈点条件。因此有“姑娘穷,有一嫁;嫂子穷,无冬夏”的谚语。生产队时期娶个新人,条件虽然简单,却非常难办。一般给新人做衣,从单衣到棉衣,大约是六到八套。这几套衣服所需要的布票,总令男方头痛。无奈之下,只好求亲告友,来一个“总动员”,亲戚朋友们都要全面紧缩衣着,才可以完成男方的娶亲大事。而娶亲的男方,为了归还借来的布票,全家人必须长时期的不添新衣。
计划生育以前,普通人家儿女会有三到五个。衣着都是“新老大,旧老二,补补连连归老三”。东圩村的赵荣雨有兄弟三人,他自己是老大,却没有这样幸运。他的一件“花哔叽的棉袍子”还是五岁那年,即“大跃进”之前,外婆给做的,都十二岁了,冬天还必须当棉袄穿。三弟(三牌,事见《农家沧桑》)被送去逃命时,给他穿走了;要不然,还不知道要穿到哪一年。
许多孩子冬夏无衣更换,四季只穿“空筒子”棉袄,弄得棉袄里里外外像是剃头匠用的嚯刀布,亮光光的。炎热的夏天,这些孩子完全一丝不挂,赤身裸体地过日子;更有许多汉子,夏天只穿一件短裤,赤膊在烈日下劳动。“前胸结豇豆,后背结南瓜”,即破衣牵牵挂挂,打结成球的情况十分普遍。
家里老人作古,穿过剩下不多的衣服,如今多是废弃物,而在当时,算是遗物,分给晚辈“做纪念”。而这点“纪念品”,正是晚辈们遮身御寒的好东西,总是被继承者珍惜。
黑市布票和化纤布问世后,人们的穿着有了改善;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很快繁荣,市场活跃起来,布票自然地失去了作用,人们衣着紧张的情况,才算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