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浮生略记

发扬静心读书的优良传统

2021-04-13发布 2562字

发扬静心读书的优良传统

今天午后,打开扣扣,来了一位年轻朋友,说是想看看我的文章。我将文学网站的网址给了他,并且对他说:“这里的文章内容丰富,故事也不少,你找着看吧。”还启发他说“如果你能静心地读下去,会了解许多人生哲理。”

可是,这位朋友却说:“这社会要想静心太难了。钱难赚,房子,车子,妻子,都压得人喘不过气……现在的人都没有读书的心情……即便是在读书,大多数也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像我现在已经没了读书的心情……当一个人充满杂念的时候,怎么能做到静心看书呢?”

我见他这样说,只好附和着说:“这是现代人的基本状况,已经形成社会现象。你说出了现在社会的状况,算是有了很不错的社会体念……”

与这位朋友聊了这么几句话后,我结合现在的具体现实,想到了关于书的际遇:现在的书销售难,书市很不景气;所有的书店,只能销售学生的辅导读物和零星的技能书籍,常规称之为“书”的读物几乎没有市场。更难堪的是“书”的作者们,写了书难出版,因而钱难挣,靠当作家生活,几乎是不现实的幻想。

现在的社会是,“人人都争着上学,人人都不愿读书”。即使读书,也只是为了寻求理想的职业,读些急功近利的书,正如这位朋友说,“读的都是职业技能方面的书。”一言以蔽之,现在人的精力,几乎都用在“一切向钱看”方面。

本来,书是人们的知识宝库,“万事书中出”,是中国经典格言,多读书、读好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书店是力争上进的年轻人和文学爱好者常常光临的地方。历来书店的营生,虽然不是很火爆,却也恒久不衰。现在这种难以为继的情况,只是近几十年来才有的事。

在社会进入小康时代的今天,读书反而不如从前,真的令人意外。

长久以来,人们都梦想有个理想的社会:衣食无忧。“文明出于富足”便是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精神生活的优良环境。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能够“丰衣足食”总是忙忙碌碌,而且总是“食不中口,衣不蔽身”。

那么,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的社会呢?

早年,我的先辈们总是说,“笑面罗汉登基”的时候,是最理想的社会。那时候,“肥田落瘦雨,瘦田落肥雨;弯弯田落弯弯雨,雨不淋行人”;冬天的雪就是白面,人们在下雪的时候,将天上下的白面收拾起来,一年的吃食也就足够了。是的,当时人们幻想,能有个“粗茶淡饭”,不怎么受冻的日子,也就心满意足了。为了这个目标,许多仁人志士提出了“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饭吃”的理想。这些仁人志士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长期不惜自我牺牲,努力为之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总算实现了这个理想。在很长的时间里,摸索最理想的方法,希望创造一个“平等富足”的社会。一代伟人邓小平,高瞻远瞩,大刀阔斧地排除干扰,进行改革开放,给了中国人民自我发挥才干的广阔平台。很快,全国形成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翔”的局面,国民经济出乎意料地突飞猛进,人们生活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进入了小康式的“现代化”。

开放后,人们活动空间广阔,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都有了显著提高。可是,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加上许多因素,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经济状况很大的悬殊。人,都有“力争上游”的特性,一些人便产生了“落伍”的观点,生发了一定要“赶上去”的欲望。“力争上游”是进步的动力,“无法静心”是因为这个目标正在实现中,好像只要“再努力一把”就有实现的可能了。在这样的心情驱使下,只能是为“目标”奋斗,别的事,包括读书,当然是无法“静心”顾及的了

这种状况,正是改革开放,人们有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翔”的平台后所形成的,而且非常普遍,以至成了社会风气。

开放后的这几十年,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我总认为,还只是粗放的,是经过努力不难实现的发展。而且,我们现在生活上的“现代化”,是在“步人后尘”,在向别人学习,至于,泱泱大国出现了“西洋化”的现象。许多人甚至以“西洋化”而时髦,商家处处宣扬自己的产品为“进口”,或者是“某某”洋技术。这些,说明了自己民族传统的技术与西洋相比,算是落后过时的了。

人类的文明,是在知识不断积累中而进步的,主要表现在各种创新、发明与创造之中。创新、发明的成果,是社会的共同财富。重大的创新与发明,便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例如中国的改革开放)。

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与创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人文和实用两个方面。人文方面,是指社会知识和道德,属于人类才特有的专门范畴。这些方面的发明创造,使人类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

任何创新或发明,都是知识积累的成果,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和道德准则。试想,一个饱学的人,却是社会的败类,道德上的人渣,这样的学者,当然不会对社会有贡献,一定会被人们所拒绝,终究会被社会所抛弃。

现代重大的实用技术发明与创造,推进了人类生活现代化,几乎都产生在西方,因此西方比我们先一步进入了现代化的生活。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的悠久历史,在实用技术方面,现在却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是有历史原因的。主要是近代中国战乱频繁,积贫积弱,被外族欺凌。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用技术重大的发明创造,也就无从谈起。

现在,我们有了和谐的环境和初步的小康生活,应该要将祖国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不至于数典忘祖,这就需要更深层次的发展,以形成“中国特色”。只有这样,我们的现代化才会有长足的发展,中华民族才可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更深层次的发展,是我们民族鹊起的希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如何才能做到更深层次的发展?这需要有丰富的知识。有了丰富的知识,才会有创新、发明与创造的基础。丰富的知识从哪里来?只能是广泛的获取。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主要的途径,就是静下心来,广泛地阅读书籍,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

在读书方面,如果为了追求某一个目标,只局限于阅读一个技能方面的书籍,那么,个人的知识只能局限于那个范围。当然“术业有专攻”,每一个人倾向于某一个专业,力争成为该专业的优秀人才,是很好的选择;而社会是个大熔炉,广泛的社会知识,正是启发自己增长专业知识的动力。书籍是社会知识的宝库,事实证明,多读书、读好书,对提升自己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一心向钱看”,为了钱,有的人甚至不择手段,是典型的急功近利行为。从社会进展的历程看,这种行为,注定没有发展前途。

我认为“发扬静心读书的优良传统”,静心读多方面的书,是充实自己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放开眼光,多读书、读好书,才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