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老头子二老爹”
皖南的漳河之西,是一溜群山。山与山之间的平地,都是狭长的地块,被称为山冲。靠近河流的附近,是平坦的土地,因为地势低洼,常遭水淹。于是居民们将土地四周筑起了大埂,将洪水引向大河,减少了被淹没的灾难。在这些土地上,居住的肇始者,多是一个祖宗,因此居民多以一个姓氏为群落,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村庄。这里的村庄,大的有几百户,小的仅三五家。
在漳河的东岸,有一个两百多户的村庄,这个村庄的人,几乎都姓靳。从这个村庄往西,翻过大横山,有条大山冲,沿着山根,绵延居住着近百户人家,几乎都姓尚。社会传说,这个尚姓,实际也姓靳。与漳河边靳姓,本来是俩兄弟,只因为偶然的原因,才形成了两个姓氏。开放以后,许多姓氏进行了撰修宗谱的工作。这两姓在撰修家谱时,查阅自己的历史时,揭开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虽然两姓记录的不完全相同,但是基本内容都是一样,原来,两姓本来都是姓靳。
不仅他们宗谱有这样的记录,社会上的传说更具有故事色彩。
相传,早年漳河靳家有兄弟俩,家境刚刚从贫困中向温饱走来。老大在蒙童时,家庭还处在艰难中,必须致力于家庭生产发展,没有实力读书。到老二出世时,家庭已经初具小康。因此,老二从小就被当作家庭的希望,进行着重点培养,送学供书。因此,老二从来没有参与过艰辛的农业生产,却有着高于农民的处境。二十年后,兄弟俩便有着各自圈子的交往与活动。
这一年春夏之交的一天,天雨蒙蒙,接近中午,老二与朋友们在天井里面的大厅中喝酒谈心,当然也攀扯一些自己的牛皮。喝酒谈心,吹吹牛皮,晒晒自己的荣耀,本来也是人际交往的常情。
正当他们酒酣耳热之时,老大穿着蓑衣,戴着笠帽,从劳动的田间回家吃午饭了。见了弟弟与朋友们酣热的情景,心里也有一种自豪的感觉。与老二正在一起喝酒的一位见了,问道:“靳先生,这位是你什么人啊?”
这些正在喝酒的客人以为,如果这位从田间回来的人,是老二的重要人,也应该邀到一起喝酒才是。然而,这位老二虚荣心作怪,不肯承认自己有这么一位风里来雨里去种田的哥哥,生怕这样会贬低了自己的身份,于是回答说:“啊,这是我家的长工。”
不想这话被老大理解为看不起自己,立即表示得非常愤懑,当着满桌子的客人,与弟弟声明道:“我这个长工,从此不再给你做了,也不再给你丢人现眼。现在的这个家当,全让给你了,你好自为之!”说完,来到厨房里草草地吃过了午饭,叫上娘子,将自己生活用品略微收拾了一下,用两只稻箩装着,将两个孩子也放进稻箩里,拿根扁担,在隐晦的天气里,挑着出了家门。
老二的客人们见他哥哥的行动,都不欢而散。老二知道自己错了,内心想挽留哥哥,可是,却无法挡住哥哥出走的决心。当老大临出门时,老二询问道:“哥哥,你这是到哪里去呢?“老大回答说:”从今以后,我没有你这个弟弟,你更没有我这个哥哥了。我到哪里去,没有明确的地点,待我这稻箩的挑绳在哪里断掉了,哪里就是我的安身之地。”
老大就这样挑着一担稻箩,出了家门,娘子在后面紧紧相跟。娘子是双小脚,孩子在襁褓之中。他们四人风餐露宿,饿了,歇下来烧点吃吃,顺便休息一时,而后再继续赶路,一天只能走三十里的样子。娘子心想,要是等这稻箩绳子自然的断了,才歇下来安家,这稻箩的绳子一时怎么断得了呢?这要走到哪里才是家啊?我这双小脚,这样不停的走,如何能受得了呢?
这一天,娘子看看来到了大山下面,山的不远便是条河流,山与河之间,有着宽广平坦的沃土,她觉得这里就是个安家的好地方。晚上,她偷偷地将稻箩绳子用剪刀剪得只连了些许的一线。第二天,他们继续赶路。只是走了一里路,来到了一个山口处,稻箩的绳子突然断了。老大根据自己的诺言,歇了下来,决定在这里安家。当时,他上山找了些材料,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子,一家人就在这里住了下来。从此,老大将自己的靳姓,改成了尚姓。
老大居住的门口是条大路,山下有条涧沟,来往的人需要上、下爬坡,才能够从此段的路走到彼段的路。为了方便行走,老大在涧沟上修了座石桥,将两边道路连接了起来。为了纪念自己在此安家,他特别将这座桥称作“断箩桥”。
日月如梭,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月,如今,“断箩桥”这里姓尚的有一百多门了,漳河边的靳姓也已经有两百多门,他们两姓,虽然不肯承认是一家,却都遵循着一条祖宗遗训:靳、尚两姓互不结亲。他们的家谱早已经是各行其是,然而,社会传言,还在传承着“靳、尚一家”的说法。
这是兄弟俩为争“志气”演绎出来的故事,是真是假,已经成了历史。然而,人世间类似的事情,却总是无独有偶。民国时期,漳河这里田姓村庄,有一户也有兄弟俩,老大因为家境的原因,没有机会读书深造,一直在家做着农民。老二是在家境好转后出生的,有机会进学读书。成年后,进入了理政部门,四十岁那年,居然做了一县之长。五十岁以后,他已经攒了一些钱财,回乡养老。其家庭环境比老大优裕得多。其时,兄弟倆虽然已经分居,却仍然是邻里之间。而世俗的人们,居然称呼老大是“大老头子”,称呼老二竟是“二老爹爹”。
俗话说,文明出于富足。家庭生活,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首先是要有饭吃,然后,才谈得上追求文明与发展。所谓文明、发展,就是要具有可发展的人才。因此,许多现实的家庭,在初步走向小康的时候,首先是致力于发展经济。从贫穷走向富足的家庭中,大一点的孩子,必须要与长辈一起从事艰辛的创业。在农村,则是在农业上努力。正常情况下,经过一番艰辛的创业,家境才会渐渐的富足起来。到了这个时候,也才有条件培养文明、发展的人才。事实说明,人才,只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才有造就的可能。
然而,世俗待人,却总是只看结果,不究成因。田家村兄弟俩在社会上出现反常的称呼,乍看起来,令人费解,其实,正是世俗待人的现象。本来,弟弟比哥哥年轻,竟被人们称为“二老爹爹”;而哥哥却被称作“大老头子”。“老头子”是对普通年老人的统称,虽然不成敬意,却也没有格外的贬义。但是,与“老爹爹”比较,就逊色多了。一些好打抱不平的人,居然调侃道:“有钱三十堪称老,无钱八十也无奇。不信但看田兄弟,大老头子二老爹!”
这兄弟俩,面对如此情形,老大虽然非常无奈,却也只好承受。老二呢,面对无论大人小人,一律都呼叫为“二老爹”的情况,自己虽然答应着,当听见叫哥哥“大老头子”时,心里却也不是滋味。
他们当时是什么感情,也都成历史了。可是,当今这样的情况,还比比皆是。这已经成为人的惯性。久远的民歌唱道:“门口拴匹千里马,不是亲戚也是亲;门口靠根讨饭棍,顶头亲家不是亲”。《昔时贤文》也说:“穷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对于世俗的人情冷暖,看来,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改变的,我们也只好怀着“冷眼向洋看世界,人情冷暖任所之”。
其实,何止是民间,任是各种社会阶层,也都是以成败论英雄。不信,您去考察古今历史,哪一条不是“成则英雄败者寇”呢?这大约就是人人都明白的常理——历尽千般苦,誓做人上人”的原因!而我只是有一些感概而已,才写下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