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 局
一、贱修铁农具
秋高气爽的时候,农民们收了水稻,正准备播种油菜和麦子,锄头和铧锹又成了热火的农具。一天,村上来了两位生意人。他们捧着介绍信和身份证,走家串户,说江北某地的铁匠作坊来了一个小组到这里,给农民们修理小型铁器农具。什么锄呀,锹呀,保证修旧如新。每件仅收取加工费二元。这可比当地铁匠铺的修理费便宜多了。当地铁匠铺每件修理费至少是五元。村民家里,谁没个三五件废弃的铁农具;于是,他们没费多大时间,就收到了满满两大担。老宏也让他们收去了两件废弃的锄头和铧锹。
第三天晚上近十点钟了,老宏看完电视,正准备睡觉。忽然大门被敲得“咚咚”响,他拉开门来,见那两个修理铁农具的人进来了。每人手里拎着一串铁农具,往他家堂前一扔,“咣噹”一声响,说:“给你送铁锹来了。”老宏说:“这么晚了,还送来干什么?明天送来不一样么?”来人说:“我们的修理铺在洋河,离这里二十多里路。我们上午用拖拉机送来,不想拖拉机半途上坏了,一直修到现在,才开到了这里。”老宏说:“那你们真辛苦了。把我的锹和锄放这里吧,我给你工钱。”说着,拿出四元钱来,递给这两人。因为是夜里,老宏也没看这农具修理得如何。那两人接了老宏的钱,又说:“这么晚了,我们不想再一家一家的送了;把这些铁件都放在你家,我们明天再来逐一送去。”老宏说:“那好吧,你们明天再来吧。”来人说:“我们拖拉机还停在后面的大路上,开回去油不够了。这铁器送不到,钱不得到手,没钱买柴油。你能不能先借二十元钱给我们,我们明天就来还你。”老宏心想,出门人谁没个困难事,于是,就拿出了二十元钱借给了他们。他俩收了钱后,又装模作样地说:“您老人家要是不放心,我们把身份证押在你这里吧。”老宏说:“何必呢,你们明天就要给别的人家送铁器去,明天还我钱就是了。”两人连连说:“那自然,那自然!”接了老宏的钱,放下几具铁器走了。
第二天上午,送铁器的人没有来。邻村的老梅来请老宏去作客,老宏来到老梅家里。老梅也讲昨天晚上那修理铁器的,向他借去了二十元钱,也丢了铁农具的事。老宏听了,仔细看看放在这里的铁器,只是经烟火熏了一下,简直和没修理一样。老宏说,这班人真没手艺,还出门给人修理农具呢!联系自己的所遇,似乎有所醒悟,对老梅说:“他们也向我借了钱,丢了几件铁器。看来,我们都上当了。不知道他们还向谁借了钱呢。”老梅听了,也来看了丢在他家的铁器,摇了摇头说:“这些人真没出息,用这种拙劣的方法来骗人!”
果然,那“修理铁器”的人再也没有露面。
二、假祸乞怜
(1)华侨寻妹
早春,天才下过雨。村民们都没有下田劳动。村上来了个身穿西装,脚穿深筒胶靴,背只挎包的年轻人。他看见许多村民都在村当中闲聊;来到村民中,对大家说:“老少大爷们,大家行行好,帮衬我几个钱。我寻妹妹,把钱都用完了;现在妹妹还没有找到。我是新加坡的华侨,家里开着大公司。现在,我带出来的钱用完了,只要能回到新加坡去,钱就有的是了。大家帮衬我的,借给我一元,我回去以后,就寄十元来归还。”说着,他打开身上的背包,从里面拿出一些用塑料纸包装着的东西。说:“我还有一些西洋参,谁给了我的钱,我就送些给谁。这东西每支值一百多元呢。只是不能当钱用。”他拿出一支请大家看。人们略微看了一下,有人问:“这东西干什么用的?”这青年说:“咳!这可是好东西呢,是大补身体的补药。青年人吃了,能祛病强身,身体更棒;老年人吃了,能延年益寿。”对所谓的补药,人们见的多了;大都似是而非,因此并不感兴趣。于是没有人在意他的“西洋参”,倒关心起他的妹妹来。
一贯勤劳节俭的老罗说:“你找妹妹,按理讲,应该在城里找才是,她哪会跑到我们农村里来的呢?”那青年说:“是的,我已经找了两个月了。好几个大城市都找遍了,全没找到。真是吃够了苦头。这些天又没有钱了,在这山里我有个多年不见的表姑妈。我没办法了,想去那儿看看。这位表姑妈因为多年没有联系,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就是找到了,她也是种田的人家,想必不会有多少钱接济我。我回新加坡去,还要乘飞机,钱少了不行啊。在一个地方没办法凑得起来,所以,只好向大家哀求,大家帮衬帮衬吧。请大家相信,我这是向大家借钱,保证借一还十。”表情十分诚恳。
大伙儿听了,许多人起了怜悯之心。于是,就议论开来:这小伙子良心真好。为了妹妹,居然吃了这么许多苦头。小小年纪,还这么体面,竟然向我们讨钱。要不是到了一定地步,哪会这样做?农村人诚实,注重感情;小青年的言语感动了大家。
当时,正是春上,农业生产急需投入。本来,村民们经济就很拮据,吃辛受苦,一天的工钱也只一元多钱。听了这青年的诉说,各人都主动地凑起钱来。你三元,他五元,还有拿十元的。时间不大,竟然凑了一百八十多元!这位自称华侨的青年,也煞有介事的将捐款人的姓名和钱数,用本子和笔逐个记了下去。末了,他还要回赠捐款人的“西洋参”。可是大家都不接受,只有一个毛头小子要了一支。这小青年临走前,再三地对大家说:“我回到新加坡,马上就按记着的名单,十倍的寄钱还给大家。”这些捐款的人说:“不用还了,你把妹妹找到后,来封信告诉我们也就行了!”这小青年走后,接受赠给“西洋参”的毛头小子,要看看这东西是什么样子。他撕开塑料纸的包装,里面原来是晒瘪了的胡萝卜!
这件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谁也没见到所谓的华侨来过什么信。倒是多情的村民们却时不时的叨念他,不知道他找到了妹妹没有。再后来,人们一谈到此事,就怀疑都上了当。都忍不住自嘲地说:“我们这么许多人,还有不少是经验丰富的老人,居然被一个小青年蒙住了。真是天大的笑话!”虽然这好像是笑话,可是,确实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直至如今,人们对这起感情受到欺骗的事,仍然耿耿于怀。
(2)讨米葬儿媳
冬天的一个大清早,人们一拉开大门,就看见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位约五十岁的老人,愁眉苦脸地向人们哀求:“我家是住在对河窑场里的外地人。昨天晚上,我儿媳妇在医院里因为难产死亡了。窑场里给我儿媳做了棺材,吃过早饭就要把她埋掉了。可是,我没有一分钱,也没有一粒米。他们帮我料理丧事,我总得弄点饭给他们吃才是。所以,哀求大家掺鬥一点,给我一点米,我好烧点饭给为我帮忙的人吃呢。请大家做点好事吧。”人们听他这么痛苦地诉说,侧隐之心大发。于是,都在米缸里扒米给他(一般给要饭的只是用手抓一点)。不一会儿,他居然讨得了两大挑子白米,足有三百多斤。大清早,这两个人将两大挑子白米挑上渡船,过河去了。
对河窑场离这个村庄仅五华里路。当人们还在叹息这位外乡人的儿媳妇可怜,为她伤心的时候,那边的消息也传过来了:对河窑场根本没有那回事;那两个讨白米的,过了河就乘三轮车走了,不知道他们是哪里人!
骗子们为了骗得人们的同情,不惜编造煽动人们感情的谎言;善良的人们,总是很容易地上当受骗!
三、闹市趣闻
老孙早年做小担货郎,常到芜湖进货。到了那里,就歇在顺风客栈;没事的时候,喜欢满街巡玩。因此,看到了许多好笑的趣事。这里且录两则。
(1)偷穿在脚上的皮鞋
有两个小偷,在一起商量,要偷一个人才穿上脚的新皮鞋。人家鞋子穿在脚上,怎么偷得到呢?他俩商量来,商量去,居然商量出了好办法来。
当穿新皮鞋的人戴着刚买来的非常时髦的恭贺帽,从客栈出来,走到花园胡同时,那里两旁都是一色的低矮的瓦房。小偷甲装着愣头青的样子,蹦蹦跳跳地来到他的身边。伸手将他头上的恭贺帽揭着,扔到了瓦屋上,一溜烟地去了。这穿皮鞋的人冷不防遭此一着,破口大骂他是愣头青。可是,这“愣头青”不理睬,竟一蹦二跳,自顾自地跑了。
正当穿皮鞋的人骂得难以解恨时,小偷乙来到他的面前,道:“先生,你怎么发火呀?”穿新皮鞋的人以为来了个说道理的人,想与他散散怨气,说道:“他妈的,这狗日的愣头青,把我的帽子扔到屋上去了。这么高,我可怎么拿得到呀!”小偷乙说:“先生,这样的小青年,开玩笑实在不知天高地厚!算啦算啦,你和他哪能讲出理来!”他瞟了瞟屋上的帽子说:“还是蛮好的新恭贺帽嘛!这样吧,你站在我的肩膀上,就能拿得到了。”穿新皮鞋的人上下看看,要想取这帽子,只好这么办了。但是人家这么热情,我总不能穿皮鞋站在他的肩膀上呀。于是,他把新皮鞋脱了,穿袜子站上了小偷乙(他哪知道这也是小偷呢)的肩膀上,掂着脚去取扔上屋的恭贺帽。
正当穿新皮鞋的人站在小偷乙肩膀上取帽子的时候,小偷甲又踅了回来,轻而易举的偷走了这本来穿在脚上、现在摆在地上的新皮鞋。穿新皮鞋的人取了帽子,下得地来,却找不到皮鞋了,大呼:“这真是活抢,才扔了我的帽子,又偷走了我的皮鞋!”小偷乙说:“你怎么又把皮鞋搞不见了。真是讨厌!”取帽子的人说:“这下我可怎么走哇!”小偷乙说:“怎么走?你总不能让我老是驮着你走吧!”说着,将取帽子的人从肩膀上扔了下来。
(2)罩“黄雀”
农民吴来初到市区,急于大便,又找不到厕所。只好在一个小巷口,拉下裤子,屙了下来。
正当系好裤子准备离开时,来了民警。他生怕民警看见了,不知道会遭到怎样的惩罚。于是,摘下头上的草帽,将自己拉的大便盖了起来,并且用手捺着。民警见了问道:“你这在干什么?”吴来说:“刚才一只黄雀,被我用帽子罩起来了;麻烦你帮我按一下,我去拿鸟笼把它装起来,”民警听了,信以为真,便帮他按住帽子说:“你快去快来!”吴来说:“马上就来。”
吴来离开后,民警久不见他来,把帽子掀开一条逢,往里瞅了瞅。啊!原来是刚拉出来的大便。他自悔上当,又不好向同行们启齿,算是吃了一个哑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