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夏荷也是跟出版社打过交道的,她跟司马鑫去出版社的经历,使她至今耿耿于怀。她的印象,出版社就是破破烂烂,勉强度日的那种。
可是,这一次跟出版社打交道,却彻底颠覆了她的那个印象。原来还有这样阔气的出版社。人家的阔气,不是摆在明面上,叫人看的那一种阔气。
这种阔气,是骨子里的阔气。人家的牌子也不是很大,也不是高高地挂在半天空的那种。而是置身于一家很高档的写字楼。
人家也没有租下或者买下整层楼房,而是只有几间房。但是一看就是很上档次的那种。楼道里铺着厚厚的地毯,尽管陈夏荷穿着高跟鞋,可是走上去一点点的声音都没有。
楼道上还挂着一些世界名画,尽管像陈夏荷这样的人,一眼就能看来那些画都是复制品,但是挂在楼道里别的人也看不出来是赝品。
相反,来的人看到的是很有内涵的画作,意境深远,功力非凡。最起码的,是给楼道,给整座大楼,镶上了一个艺术的金边。
这个艺术的金边,把楼里所有的单位,所有的人,都蒙上了一层艺术的氛围,给人很艺术的想象。
果然,接待陈夏荷的人,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一个书生。看他的年龄,应该比陈夏荷还要年轻,还要年轻很多。
大家也没有互相谈什么身份,什么长什么长,统统都没有谈起过。只是谈条件。这跟陈夏荷上一次的情况绝对是两重天。
先是跟什么编辑谈,然后是编辑组长,最后是副总。有那么多的程序,最后却是一个自费出版的结果。后来陈夏荷恨恨地想,既然是自费,何必去找你呢?
可是这里闭口不谈自费的事情,谈的是版税的结算,收入的分成。陈夏荷根据公司法律顾问的意见,谈话的时候打开了手机的录音功能,并且实时地把谈话的内容,给传回去。
那边公司的法律顾问接收到这些录音,虽然人没有到现场,却跟在现场一模一样,虽然不至于遥控陈夏荷的谈判,但是却对谈判了如指掌。
哪里有陷阱,法律顾问就会在第一时间发微信告知陈夏荷。尽管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但是对于陈夏荷来讲,却是增加了谈判的底气。
整个谈判,陈夏荷调控着进程节奏,因为对方完全是把陈夏荷当作了上帝。只要是陈夏荷提出来的条件,只要不是很过分,人家都会答应。
人家唯一提出来的条件就是,书印出来的时候,陈夏荷的网站,陈夏荷的板块,一定要提前给做一些宣传。对于这样的要求,陈夏荷觉得即使人家不提出来,自己也应该那样去做。
毕竟,他们的网站,他们的板块,是作品的第一发布者。这样做,几乎是他们的义务。上一次去出版社,不管是司马鑫也好,陈夏荷也罢,都是去求人家的。
人家看他们,基本就是乞讨者,人家就是施舍者。尽管施舍者也是很不景气,但是毕竟人家没有走上街头,人家还是端坐在椅子上。一幅主人公的样子。那就是传说中的死了不倒架子的样板。
很快就谈妥了合同的内容,陈夏荷问人家,“你们这书什么时候就能出版?”
人家很干脆地说,“现在的情况就是快鱼吃慢鱼,赢者通吃。既然市场上欢迎这样的书,咱们也签订了有关的合同,最迟半个月之内,我们的书就可以跟观众见面了。”
这样的速度,叫陈夏荷着实吃了一惊。她想到了人家的效率会很快,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在异乡,也觉得有道理。
人家虽然也叫出版社,但是陈夏荷此行并没有见到更多的人,好像也没有传统的什么一审二审三审之类的程序。就眼前这个斯斯文文的小男孩,一挥手,就什么事情都OK了。
当然,这家出版社的背景,陈夏荷也是做了功课的,这是一家房地产商人,挣了钱,想给自己装装门面,就弄了一个出版社。
尽管是为了装门面,但是人家的操作,却是最为市场化的。都说出版业是夕阳产业,是朝不保夕的事情,可是看看人家的气象,一点点这方面的症候都没有。
陈夏荷不免替经过时间淘洗的老妖高兴。她那么小的年纪,就这么快地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跟司马鑫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不过,陈夏荷也想了其中的道理。从写作才华上看,无疑司马鑫更胜一筹。不管是文字的功底,还是观察生活的能力,司马鑫都是一个高手。
但是遗憾的是,司马鑫她代表的是传统的文学道路,也就不可避免地有了传统文学的通病。她的遭遇,实际上是整个传统文学的遭遇的缩影。
而老妖呢?尽管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也没有什么出色的文字功底,只是文从字顺而已。她的作品,严格地讲起来,也不能叫做创作。
实际上,人家也不把自己当一个作家,人家的定位就是写手而已。什么作家,在人家看起来,并不值什么钱。一个工种而已。
人家就是从国外的二次元漫画动漫改编一些耽美的故事,这些在传统文学眼里根本不齿的所谓的作品,却偏偏在网上有很大的号召力。
如果陈夏荷自己不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接触到了这些作品,接触到了这些作者,她也跟其他的传统人士一样,对这些作品不屑一顾。
可是。这些作品却拥有很广泛的读者群,这个读者群在网上极其活跃,正是他们的阅读趣味,决定着当下的文学趣味。
司马鑫最后因为经济方面的因素,放弃了自己小说的出版。你没有面世,你的作品再好,世界上的人谁也不知道。你的价值就此洇灭在芸芸众生里面了,化作了历史的尘埃。
你说人家的二次元就不是艺术,就不是文学,甚至就不是小说,可是它却有读者,有人愿意掏钱看它,欣赏它。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没有道理,成则为王败则寇。人家出书了,出版社看不出来财大气粗的样子,却一下子就定了,出版就是十万册起印。
陈夏荷回到基地,赶紧给老妖打了一个电话,把出版的情况告诉了她。然后她自己就着手给这本书作宣传。实际上,在他们的网站他们的板块上作宣传,比陈夏荷想象的,更为容易。
经过时间淘洗的老妖本人,在这方面好像比陈夏荷更为老到。她在自己的主页上,发布了了一个书讯,没有多久,就有很多的粉丝在围观。
这些粉丝不仅仅是围观,而是有很多的粉丝马上就下了订单。这些订单跟出版社没有关系,陈夏荷的网站和板块,负责将来兑现这些订单。
通过这个事情,陈夏荷对网站的力量,对互联网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阅读习惯,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内容。
你很难说这些改变是好还是坏。反正作为一个偶然闯进互联网的业者,陈夏荷自己感到,今后的文学也好,别的什么也好,如果不能跟互联网发生联系,那么将自绝于时代。
她有点庆幸自己,误打误撞,她也算占领了一块互联网的阵地,现在这块阵地貌似还形势挺好,而且前景一片光明,在可以看到的未来,还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