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大婚,自然是办得越热闹越隆重,才能显示出天子的威严。自李弘益占据长安、李柷被拥戴登基之后,长安虽然安稳了数年,但除了前次灭伪梁归来,基本就没有太大的仪式举办。
先前周成要对付牂牁蛮,户部财政困难,还要靠李弘益出面,借了钱粮当做军费。而这一次皇帝大婚,因为夏粮税务已经收了上来,户部勉强有了余钱,于是经内阁讨论,拨了三百万贯,再加上皇室在各大商会、银行股份分红,宗正府的预算,就达到了近六百万贯。
花这么多钱举办一场婚礼,几乎赶得上一场小型战争的开支了,但内阁诸部官员却无一人反对。李弘益改革制度,设立内阁,实际上就是以相权代替大部分皇权,对于很多思想守旧的官员文人来说,这就是臣子欺压皇帝了。
所以出于一种莫名的内疚心理,或者说要做出一副样子给天下人看,内阁五位大学士一致表示,婚礼就应当大办特办。
所以前往迎接新娘,也就是未来皇后的队伍,就显得规格十分地高大。奉迎使是两位军功赫赫的王爷,傧相是内阁大学士翁承赞带头,十二部的年轻官员跟随,调回长安充任宿卫军的镇西军为侍卫,再加上安民司、巡城司并六卫禁军,热热闹闹地向杨皇后住处而去。
未来的杨皇后,年纪比李柷小两岁,她的哥哥是天子的伴读,家境只能说是一般。所以内阁早早就在长乐坊挑选了一处大宅院,让杨皇后一家居住。
而且为了体现天子与民同乐的态度,礼部规划的迎亲路线,是从皇城大明宫东面的光宅坊一路南下,自通善坊返回,到达长乐坊,再次南下,自芙蓉园折向西,相当于在整个长安城内绕了一个大圈子。
看到这个路线规划时,李弘益头都要大了,大唐的长安城面积有多大,他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初为了翻修下水道,他可是跑了不少坊市,还翻阅了大量工部保存下来的图纸。
但是李柷结婚,毕竟是大喜事,李弘益也乐得从繁忙的军务中解脱出来休息一下,于是也就没有反对。他和李存勖并辔而行,都骑一头白马,端的威武不凡,引起了围观百姓们的一路喝彩。
只是苦了药罗葛仁裕,作为长安巡城司都指挥使,他的任务就是维护秩序,若非有京兆尹衙门派出的衙役、安民司的武侯,以及一部分禁军协助,单靠他手下那不到两千兵力,只怕是连净街都做不到。
看到弟弟忙前忙后,药罗葛仁美骑在马上,暗自叹了口气。自从第二次被李弘益擒住之后,他就知道自己断然不会有任何东山再起的可能了。李弘益依旧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安置在了长安,同夏国公李思谏一样被养了起来。
名义上药罗葛仁美是回鹘的英义可汗、六卫中的右领卫大将军,但却没有任何实权,不过他比李思谏强一点的是,他的弟弟起码还有那么一点点权力,所以他才能够被内阁行文要求随行。
至于和他同病相怜的李思谏,连随行的资格都没有,此时正在大明宫外等候着迎亲队伍的返回呢!
自从凉州阳妃谷军事基地搬迁至咸阳后,京畿道的百姓们,也如同凉州百姓一样,迅速地接受了一种新型事物,那就是鞭炮。
在火药被发明出来之前,华夏百姓们过春节,为了驱逐年兽,也就是除“夕”,同时也为了喜庆,都是用劈开的竹子丢在火盆里燃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来增添节日的热闹的。
但是很快长安东西两市就开设了两大间专营鞭炮的铺子,据说这名字是元帅李弘益起的,代替先前的爆竹,但民间依旧以爆竹相称呼。
从李弘益“发明”火药至今已经差不多二十年了,火药的配方和制作工艺经过工匠们的不断改良,已经换了数次。这个时代的提纯工艺不足,因此从各地运来的原材料,做出的黑火药每一批次的品质也差别很大。
于是李弘益特意下令,命咸阳火药局用相对劣质的火药制作鞭炮,然后拿出来售卖,一来不至于浪费,二来也可以赚取一些补贴。要知道火药局作为整个大唐看管守卫最严密的地方,产品主要是军事用途,全靠朝廷拨款,是没有任何赚外快的机会的。
就是目前东西两市的鞭炮铺子,同样有火药局、工部、侦骑司三方在严密看管着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借买鞭炮囤积或者研究黑火药。
现在鞭炮在长安也是卖价很贵的,但销量虽然不算大,销售额却不小,毕竟接受和普及一件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而李弘益在国内战争没有完全结束之前,也不会调用更多的熟练工匠去做鞭炮的。
这一次迎亲,内阁请示李弘益,由李弘益出文特批,运了十辆马车的鞭炮出来,一路走一路放,让买过鞭炮的百姓们莫不咋舌。
热热闹闹地迎完亲,皇帝顺利结婚完毕,内阁包括百官也都出了口长气。天子大婚,意味着可以亲政,而先前李弘益与内阁商议后,已经将部分权力交还给了天子,总算可以堵住一部分人的口了。
李存勖也见到了参与婚礼的各路使节,比如于阗国使者,黠戛斯使者,甚至还有一名和尚,据说是倭国使者,其余北方草原的使节,比如河西达靼部,甚至有十多个从没有听过说名字的草原部落,也都派出了使者。
那和尚自然就是空海,他是被李弘益派人强迫扮演来的,露了一面之后,就又被人“请”了下去,继续软禁起来了。
李存勖觉得李弘益这个人真的是好面子,他长期的关注点都在朱温那里,对北方草原却了解甚少,只以为李弘益是借着自己在漠南漠北的威名,找了一些部族的商人来顶替呢。
但这一次他却是猜错了,如今大唐以丰州为基地,以河西达靼为助手,不断派出商队和军情司密探向北方渗透。在突厥、回鹘汗国相继灭亡之后,契丹虽然势大,也不过在东北称雄,北方草原出现了权力真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民族或者部族出现。
因此一些部族,在与大唐商队接触后,又见识到了护送商队的河西达靼骑兵的威风,被商队一收买,纷纷前来长安奉表表示归附,其中就有室韦这个蒙古人的早期祖先之一的部族,还有自匈奴时代就生存下来的拔野古等部落。
皇帝的婚礼结束后,李存勖在李弘益的陪同下,先去长安大学参观了一番,这一次他对李弘益的科举制度改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隋建科举,传至唐朝,制度并非如明清一般成熟且固定。
李弘益依旧是分科取士,但这个科却是实实在在按照中央十二部各司衙门的需求,先报备内阁并天子同意后,由各衙门联合礼部、学部等共同举办的,而且分科细致,一如大唐立国初年的制度。
分科细致,就意味着朝廷可以按照需求补充官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明经、进士两科,对于有志于科考的学子们来说,这是极为有利的,所以这一个政策得到了朝野的一致拥护。即便是在李弘益一系列改革中受损最大的世家们,对此也是赞不绝口。
李存勖在长安大学看过之后,郁闷地发现,原来真的可以有系统地培训预备官员的方式,只是大学不按出身,单看学子的学识水平,让他有些觉得遗憾。
然后他又去咸阳参观了长安军事学院、长安水师学院等诸多军事院校,第一次见到了长安军事学院的祭酒葛从周。
葛从周原本觉得李弘益留他一命,是为了把他当做千金买马骨的典型,来到之后发现,学院中的学生,颇多可造之材,于是也就将其他心思都丢到一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然后他发现,自己这个祭酒,还真是受欢迎。不说别的,他就任一年多,枢密院各司、各地折冲府、各军都指挥使等,纷纷来信,要求预留名额给自己部门。葛从周虽然没了实权,却获得了一种超然的地位的尊敬,这让他感慨万千,故而见到李存勖时,也忍不住感叹:“晋王入朝,天下英雄尽归朝廷,我大唐中兴在即了啊!”
这句话让李存勖心里不爽了老半天,但是他不得不承认,李弘益设立学校,系统地培养各类文武人才,单从人才储备来说,朝廷便是独步天下了。只要给这帮年轻人以时间,等他们成长起来,再没有藩镇能够对抗朝廷了。
等到李弘益领他去火药局、火炮局等军械部门参观了一遍,又就近去了北面的邠州,参观了本州折冲府民兵的日常演练之后,李存勖彻底叹服了。
他原本还觉得朝廷的许多制度,在河东一样可以推行,现在才发现,李弘益一手组建的种种,其实是环环相扣的,绝非孤立的存在,不是自己学一两样就能够改变的。
在继续参观了以大棚种植蔬菜为主业的泾阳县、以印刷、骡马养殖为主业的鄠县等长安周边各县后,李存勖觉得自己这一次听从张承业的建议,“冒险”前来长安,果真是来对的,对于他来说,这当真是一场别样的见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