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云深不知谍

第五十四章 死而后生

2018-08-05发布 2468字

第五十四章 死而后生

柳董事长说这些的时候,陈老师注意到,他的眼眶里边是饱含泪水的,只是他控制得很好,不叫自己泪奔。陈老师就感叹柳董事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对自己的过往,不掩饰,也不夸大,而是实事求是地加以回忆。中间,并不夹带感情色彩。

他继续说,“我老婆一边这样说的时候,一边就动手脱掉自己的衣服。她说,我就是一个干粗活笨活重活的女人,不是那娇生惯养的闺女媳妇。除了自己的男人,还没有别的男人能看上。一个这么大的行长,愿意跟我睡觉,我觉得还挺稀罕呢,我得好好地享受一下。”

陈老师听得惊心动魄,柳董事长却讲得风轻云淡,好像讲别人的事情一样。他没有停顿,“那行长听我老婆那样说,就有点犹豫。我事后分析,他不是没有了性欲,而是被我老婆的话吓倒了。”

“我老婆很明确地说,陪你睡觉可以,但是你的贷款也就不要指望我们归还了。那时候的几十万,等于现在的好几百万啊,跟一个女人睡一晚上,付出几百万的代价,行长他还没有那个胆量。”

“我老婆见行长并没有动手的意思,就停止了脱衣服。和颜悦色地对行长说,我们贷款是承包煤矿,我们承包的煤矿,作为贷你银行款的抵押,有什么不符合政策的地方?我们的煤矿有多少煤你知道吗?这些煤能值多少钱你知道吗?”

“行长点点头,他真的知道这些。我老婆说他不知道,真的是冤枉了他呢。他说了实话,其实他也知道我们两口子,这么多年来,断断续续也从银行贷了好几次款,每一次的贷款,都按时还了。不仅还了贷款,当然还有利息。只是这一次,贷的金额有点大,行长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他心里也有不平衡啊,他帮助我们贷了款,我们可能发家致富,他却什么好处也得不到。”

“我老婆在这方面,比我有经济头脑,比我对人的本性更了解。她对行长说,如果我们煤矿办好了,银行的贷款一分不少,我们挣的钱,有你一份。我现在就可以给你写一个字据,你占三分之一的干股。”

“如果还不了你的贷款,这个煤矿反正承包不出去,你银行就可以收回来,你往出承包。一个煤矿换几十万贷款,你们银行坐着就把钱挣了。你怕什么?”

“我老婆的这一番话,把行长给说服了。第二天,我们就拿到了银行的贷款,把那些挖煤人的工资给付了。实际上呢,只是付了一部分。过了年,我们的煤矿还是要开工的,还是需要这些挖煤人的。如果我们一次性地就把钱他的工钱全部给付了,那他们就有可能过了年不来了。到时候,我们去哪里找挖煤的工人呢?”

陈老师点点头,看起来。柳董事长两口子,也是有算计的,他们也不是菩萨心肠,也不是活雷锋。他们说到底,就是一对天生的企业家,他们既是善良的,也是狡猾的,他们既是安分守己的,也是有所作为的。

陈老师就特别佩服柳董事长的夫人,她不仅揣测她当时的心态,她的胆子那么大,晚上敢去行长的办公室,她是不是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呢?

人的本性,只有在关键的时候,才能显露出来。这方面的故事,陈老师也不是没有听说过,起码她是看过一些小说描写的。只是现在,类似的主人公,近在眼前,虽然她没有见过柳董事长的夫人,但是从柳董事长的叙述中,她看到了一个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巾帼奇才。

其实,陈老师意识到,人在陷入绝境的过程中,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那个时候,什么道德的约束,什么后果的考虑,统统都被危机给屏蔽了。走出困境,找到生路,成了压倒一切的现实考虑。

柳董事长继续他的回忆,“我们拿到了钱,除了给工人开一部分工资外,还作了一些别的。我到煤矿上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回。别人在高高兴兴地过年,我在煤矿上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看着看着,我就有了新的考虑。这个煤矿,从资料上看,蕴含量很丰富,可是挖煤的手段也很原始,就跟在地下挖土一样,没有机械化,就连往出运煤也是用骡子拉车往出拉。”

“因为煤矿的承包人不稳定,老是换来换去的,谁也没有长远考虑,谁也是挖一阵子煤就不干了,完全是掠夺性的生产。对于煤矿的基础设施,谁也不愿意投资。”

“看了那个现状,我晚上睡不着,就跟老婆商量。既然咱们承包了煤矿,不管他效益好不好,反正咱们不能有短期打算。短期打算,就跟赌博一样,很难挣到钱。”

“我们两口子商量好,要把煤矿当作自己家的煤矿一样来经营它。第二天,趁着过年的氛围,找到村主任,说我们愿意把承包合同弄成长期的。”

“延长承包合同,村主任根本就没有想到。一年换一个承包人,成了村办煤矿的例行公事。我们提出来长期承包煤矿,对于他来讲,是一个喜出望外的事情。”

“这样一来,村里就有了稳定的收入,他也再用不着,年年都为找不到承包人而发愁了。所以,村主任高兴之余,很快就和我们签订了一份新的承包合同。”

“说是新合同,其实条款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就是把一年承包期换成了三十年承包期。每年上交的承包费也没有什么变化。反正那时候,煤矿是微利时代,弄不好就要赔钱的。也没有人来跟你竞争。”

“有了长期的合同,就敢于往里面投资了。我们也没有多少钱,就先把骡子车换成了小拖拉机。往出运得快了,挖煤的就跟不上了。”

“就又想办法使用采煤的新技术。请了一些技术人员,对煤矿实行技术改造。往里面投钱都是一点一点增加的,都是看准了,到人家别的矿上看过了,才投的。”

“后来,就不能不说到运气了。后来煤炭市场的形势好了,也是一点一点变好的。我们矿上原来就有一些存煤,要自己走出去,找人家用煤的。先把煤叫人家拉走,多会有钱了,再给钱。就是赊销。先把煤拉走,不然的话,那么多的煤堆得时间长了,它自己就会燃烧起来。”

“可是,后来,不用赊销了,来买煤的人多起来了,我们原来的存煤慢慢地就越来越少。在后来,就有要煤的人,等在窑门口,只要拉出来的煤一出窑门,他的车就把煤给拉走了。有多少要多少。”

“再后来呢,就更了不得了,来买煤的人要排队了,人和车就在矿上等着,才出来的煤,一出窑门口,就被抢走了。到了最后,排队都不管用了。”

“来买煤的人,随车拉来一麻袋一麻袋的现金,先把现金交到矿上,然后凭着收据,再去窑门口排队。那个时候是啥光景啊?银行的行长亲自来到我们矿上,他要拉我们的存款啊。”

陈老师听到这里,觉得真是水火两重天啊。没有想到,柳董事长他们搞企业,就跟坐过山车一样,倏忽之间,山顶谷底来回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