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隋朝风云

第048章 一衣带水

2018-02-07发布 5032字

开皇四年,七月丙寅(初六),陈国遣兼散骑常侍谢泉、兼通直散骑常侍贺德基出使隋朝。

八月乙卯(二十六日),陈朝将领夏侯苗请求归降隋朝,隋文帝因与陈朝交好,不予接纳。

十一月壬戌(初四),隋文帝遣兼散骑常侍薛道衡、通直散骑常侍豆卢实出使陈国。

这薛道衡,字玄卿,河东汾阴人也。祖父薛聪,北魏济州刺史。父亲薛孝通,东魏常山太守。薛道衡六岁而孤,父母双亡,专精好学。年十三,讲《春秋左氏传》,有感于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辞藻华美,见者奇之,其后才名益著,以文才召世,受到北齐尚书左仆射杨愔(yīn)、吏部尚书辛术的赏识。

司徒主簿裴谳(yàn)之曾感叹道:“自从朝廷迁至河朔,吾以为再难遇到关西孔子杨震那样的大儒,今复遇到薛君矣。”

北齐武成帝高湛作丞相时,召薛道衡为记室,及高湛即位,累迁太尉府主簿。一年后,人兼散骑常侍,应对接待北周、陈朝使者。

北齐后主武平初年,诏薛道衡与诸儒修定《五礼》,授尚书左外兵郎。陈朝使臣傅縡(zài)出使齐国,以薛道衡兼主客郎接待他。

傅縡善于作诗,知道薛道衡乃北方时任中的后起之秀,特意赠诗五十韵。不料,薛道衡当场依韵唱和,南北称美,二人的交往成为文坛佳话,薛道衡的诗名也传到了江南。

著名文人魏收为此感叹道:“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此乃成语“以蚓投鱼”的出处,意指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如同抛砖引玉。

薛道衡待诏文林馆,与卢思道、李德林齐名友善。不久,拜中书侍郎,仍参太子侍读。后与侍中斛律孝卿参预政事,薛道衡陈述防备周朝之策,斛律孝卿却不采纳。

及北齐亡国,周武帝引薛道衡为御史二命士,薛道衡自以为不受重用,便弃官归乡里。后来,成为州主簿,又升为司禄上士。

杨坚作相时,薛道衡追随元帅梁睿,讨伐益州总管王谦,代理陵州刺史。

开皇三年,河间王杨弘为行军元帅,奉命北征突厥,召薛道衡主管军中文书,从征突厥。还朝后任内史舍人,仕途上渐有起色。

此时,薛道衡任兼散骑常侍,聘陈主使,上奏隋文帝称:“江东蕞尔一隅,僭擅遂久,实由永嘉以后,华夏分崩。刘、石、符、姚、慕容、赫连之辈,妄窃名号,寻亦灭亡。……周、齐两立,务在兼并,所以江表逃避诛罚,积有年岁。陛下圣德天挺,光膺宝祚,比隆三代,平一九州,岂容使区区之陈,久在天网之外?臣今奉使,请责以称籓。”

薛道衡好大口气,欲责令陈朝自称藩属,实有灭陈、统一南方之意。

“朕且包容养育,置之度外,卿当识朕意,勿以言辞争高低,莫逞口舌之勇!”临行前,隋文帝告诫薛道衡道。

话说薛道衡出使陈朝,陈朝无论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但凡机敏善辩者,就随时引薛道衡见之。有一僧人甚是辩捷,在寺院佛堂中读经,然后命人带领薛道衡到寺中礼拜。薛道衡将至佛堂门口,那僧人高声读《法华经》道:“鸠槃荼鬼,今在门外。”

“毗舍阇鬼,乃在其中。”薛道衡随即应声,也以《法华经》回答。那僧人因惭愧而心服,更无话可对。

一日,薛道衡游览钟山开善寺,指着佛堂中的金刚力士和菩萨的塑像,问小僧道:“金刚为何努目?菩萨为何低眉?”

“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指四方恶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①。”小僧当即答道。薛道衡被一个无名小僧驳得哑口无言,不由得怅然失意。

江东之人一向爱好诗章,陈后主尤爱词章,薛道衡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

开皇五年,正月初七,薛道衡入了陈朝皇宫,陈朝那些御用文人纷纷请他作诗。

薛道衡随口吟咏《人日思归》,其诗前两句为:“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此等诗作,三岁小儿亦能为之。谁说此人善于作诗!”南人嗤笑道。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安之若素,缓缓低吟道。

“盛名之下,固无虚士。”南人瞬间由嗤转喜,并赞叹道。

细细品读这首小诗,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表达诗人思乡心切、度日如年。诗句含思委婉,成为历来传诵的名作。

薛道衡在陈国,重逢当年奉命出使北齐,与他唱和赠诗的傅縡,二人把酒言欢,重续旧谊。薛道衡离陈之际,傅縡十里长亭相送,二人依依惜别。

这傅縡,字宜事,父亲傅彝,南梁临沂令。傅縡幼年聪敏,七岁能背诵古诗赋达十余万言。年长好学,能写文章,喜欢结交士人,广泛收集古代典籍,因而博通群书,并出仕陈朝。傅縡笃信佛教,师从兴皇寺惠朗法师受《三论》,尽通其学。

不久,傅縡兼通直散骑侍郎出使齐国,还朝后任散骑侍郎、镇南始兴王谘议参军,兼东宫管记。历任太子庶子、仆,兼管记如故。

陈后主即位,升迁秘书监、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掌管诏诰。傅縡文采典雅华丽,生性又聪敏迅捷,虽军国大事,下笔辄成文,未尝起草,沉思再三者对其文章,亦无需添加文字,甚为陈后主所器重。

然而,傅縡质朴刚强,不持操守,恃才傲物,常凌侮他人,朝廷之士多衔恨他。正值施文庆、沈客卿、司马申以花言巧语受陈后主宠信,把持中枢要职,而傅縡渐被疏远。施文庆等人趁机污蔑傅縡收受高丽国使者的贿金,陈后主下令将傅縡收捕下狱。

傅縡性格刚烈,因此十分愤慨,于狱中上书称:“为人君者,恭敬事奉上帝,爱民如子,节制嗜欲,疏远谄佞,未明求衣,日旰忘食,是以恩泽遍于天下,福佑流及子孙。陛下近来酒色过度,不虔诚敬奉郊庙之神,专媚淫昏之鬼;小人在侧,宦竖弄权,厌恶忠直之臣犹如仇敌,视生民如草芥;后宫绮绣摇曳,御用厩马喂食菽粟有余,百姓流离,僵尸蔽野;朝廷上下公行贿赂,国库日益损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恐东南王气,自斯而尽。”

上书呈奏,陈后主览后勃然大怒。过了一会,怒意稍解,遣使者对傅縡说:“陛下欲赦免卿,你能改过吗?”

“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则臣心可改。”傅縡正色对答道。

陈后主闻言益发愤怒,令宦官李善庆彻查此事,遂将其赐死狱中,时年五十五,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开皇五年,七月庚申(初六),陈朝遣兼散骑常侍王话、兼通直散骑常侍阮卓出使。

阮卓幼年聪敏,笃志经籍,善于谈论,尤其工于五言诗。隋文帝夙闻阮卓之名,乃遣派薛道衡、颜之推等人,与阮卓谈笑聚宴,饮酒赋诗,赐赠之礼厚于常规。

九月丙子(二十三日),隋文帝遣兼散骑常侍李若、兼通直散骑常侍崔君赡出使陈朝。

开皇六年,四月己亥(十九日),陈朝遣兼散骑常侍周磻、兼通直散骑常侍江椿出使。

隋文帝不知其使臣机辩深浅,于是密令儒林郎侯白前去试探,侯白特意改变形貌,穿上破旧衣裳,装作下贱人侍奉陈国使者。

陈使听说来着是贫贱卑微之辈,心中甚是轻视,就侧卧于床榻上,一边放屁,一边与之言语。侯白内心颇为不平,也不方便发作。

“汝国马价是贵是贱?”使者卧问候白,语气相当傲慢无礼。

“马有数等,贵贱不同。若是有伎俩,筋骨脚力好,形貌又好的,则值三十贯以上;若形貌不丑,又经得住乘骑者,值二十贯以上;若是形体粗壮,虽无伎俩,堪驮货物者,值四五贯以上;若是烂尾燥蹄,绝无伎俩,又侧卧放屁的,一钱不值!”侯白立即回答道。

“敢问来者尊姓大名?”使者大惊,急忙问其姓名。

“在下魏郡临漳人,姓侯名白。”

这侯白,好学有捷才,性格滑稽,辩才出众。举秀才,为儒林郎。陈国使者知是侯白,方始感惭愧并道歉。

八月辛卯,隋文帝遣散骑常侍裴豪、兼通直散骑常侍刘顗(yǐ)出使陈国。

隋开皇七年,陈后主祯明元年,二月己巳,陈朝遣兼散骑常侍王亨、兼通直散骑常侍王音来聘。

四月甲戌(三十日),隋文帝遣兼散骑常侍杨同、兼通直散骑常侍崔儦(biāo)出使陈国。

这崔儦,字岐叔,出身门阀世家清河崔氏。年少时与卢思道、辛德源同志友善。每以读书为务,负恃门第才气,在家门上大书:“不读五千卷者,无得入此室。”出仕北齐,任兼散骑侍郎,奉命出使陈国。后来待诏文林馆,历尚书郎。

崔儦与李若俱有美名,时人称赞:“京师灼灼,崔儦、李若。”

李若常对其儿子说:“卢思道、崔儦,杳然端庄,吾所器重,汝可师从他们。”这李若,入隋后也曾出使陈国。

卢思道与崔儦曾酒后戏言,崔儦说:“偃邈无闻。”他嘲笑卢思道先祖默默无闻。

“高曾官薄。”卢思道则讥讽崔儦祖上官小。

齐亡后,崔儦归乡,仕郡为功曹,补主簿。隋开皇四年,征授给事郎,兼内史舍人。

这时,因崔儦负有盛名,再次为使聘于陈朝。还京后,授员外散骑侍郎。崔儦年老耳聋,无事可做,一醉辄长达八日之久。

杨素成为隋朝贵臣,他看重崔儦门地,为次子杨玄纵娶其女为妻,娉礼甚厚。亲迎之日,公卿满坐,杨素令人牵着马迎接崔儦。

不料那崔儦身着破旧衣冠,骑驴缓缓而至。杨素请他上坐,崔儦却傲慢无礼,出言又不逊,杨素忿然拂衣而起,竟罢坐离席。后数日,崔儦方来谢罪,杨素待之如初。

隋文帝下诏授崔儦为易州刺史,有人言其不适合,杨坚便收回成命。崔儦并不以为意,逢人就说:“易州刺史,何必胜道义。”

九月辛卯(十九日),西梁国萧岩、萧瓛等人带领西梁文武官吏、男女百姓十万余人投奔陈朝,陈后主大喜过望,宣布大赦天下。

听闻萧岩等人率众叛国降陈,陈朝公然接纳叛臣,隋文帝当然怒不可遏,下诏废除西梁国。且对仆射高颎感慨道:“朕身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而不拯救乎?”

这句话就是成语“一衣带水”的出处,原指像衣带那样狭窄的河流,后用以形容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仍像隔一衣带,极其相近。

萧岩、萧瓛叔侄二人刚至陈国,德教学士沈君道梦见殿前有一长人,长身鹤立,身着朱衣,头戴武冠,攘臂怒呼道:“岂可受叛臣萧氏,误人事!”

沈君道将梦境禀告陈后主,陈叔宝闻言,猜忌二萧,故远离其众,将二人外调出京。

十一月丙子(初五),陈后主任命萧岩为平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萧瓛为安东将军、吴州刺史。

而隋文帝这边,十月庚申,率领诸臣行幸同州,同州乃先考杨忠所居故地,遂宽释囚徒。内史令李德林自隋立国,每赞平陈之计。此番因病未能随行,隋文帝自同州下敕书追召他前来,与他共议伐陈之计。敕书后面杨坚御笔注云:“伐陈事意,宜自随也。”

此时,高颎有事入京,隋文帝特意交代他:“若李德林患病不堪远行,卿宜亲赴李宅,取其平陈方略。”后来,高颎拿到李德林的方略,杨坚将其交付次子杨广。

十月癸亥,驾临蒲州。丙寅,大宴蒲州父老,隋文帝心情大好,赞叹道:“此间人物,衣服鲜丽,容止闲雅,良由仕宦之乡,陶染成俗也。”

十一月甲午(二十三日),隋文帝巡幸至出生地冯翊,亲自祭祀社神。冯翊父老对诏失旨,杨坚大怒,免其县官而去。

戊戌(二十七日),李德林从驾,返还京师,在途中,隋文帝骑着高头大马,举鞭指向南方,对李德林说道:“待平陈之日,以七宝②装饰李公,使山东士大夫,无及李公显贵者。”

开皇八年,正月乙亥,陈国遣散骑常侍袁雅、兼通直散骑常侍周止水来聘。

二月辛酉,陈后主遣散骑常侍周罗睺率兵屯于峡口,侵犯隋朝硖州(今湖北宜昌)。

三月甲戌(初五),隋文帝遣兼散骑常侍程尚贤、兼通直散骑常侍韦恽出使陈国。

三月戊寅(初九),隋文帝下诏称:

“昔有苗不宾,唐尧薄伐,孙皓僭虐,晋武行诛。有陈窃据江表,逆天暴物。朕初受命,陈顼尚存,思欲教之以道,不以龚行为令,往来修睦,望其迁善。时日无几,衅恶已闻。厚纳叛亡,侵犯城戍,勾吴闽越,肆厥残忍。于时王师大举,将一车书,陈顼反地收兵,深怀震惧,责躬请约,俄而致殒。矜其丧祸,仍诏班师。

叔宝承风,因求继好,……每见珪璪入朝,輶轩出使,何尝不殷勤晓喻,戒以惟新。而狼子之心,出而弥野。……诛翦骨肉,夷灭才良。据手掌之地,恣溪壑之险,劫夺闾阎,资产俱竭,驱蹙内外,劳役弗已。征责女子,擅造宫室,日增月益,止足无期,帷薄嫔嫱,有逾万数。宝衣玉食,穷奢极侈,淫声乐饮,俾昼作夜。斩直言之客,灭无罪之家,剖人之肝,分人之血。欺天造恶,祭鬼求恩,歌儛衢路,酣醉宫阃。……自古昏乱,罕或能比。……君子潜逃,小人得志,家家隐杀戳,各各任聚敛。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彼则羸兵敝卒,来必就擒,此则重门设险,有劳籓捍。……

有梁之国,我南籓也,其君入朝,潜相招诱,不顾朕恩。士女深迫胁之悲,城府致空虚之叹。非直朕居人上,怀此无忘,既而百辟屡以为言,兆庶不堪其请,岂容对而不诛,忍而不救!近日秋始,谋欲吊人。……以上天之灵,助戡定之力,便可出师授律,应机诛殄,在斯举也,永清吴越。其将士粮仗,水陆资须,期会进止,一准别敕。”

这道言辞犀利的伐陈诏书一出,代表隋朝正式向陈朝宣战了。

(注:①六道: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六道。因各自所作的善恶业因不同,于此六道中轮回相续。

②七宝:指七种珍宝引,又称七珍。不同佛经所译七宝各不尽同,《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般若经》所说七宝是指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法华经》指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珍珠、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