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隋朝风云

第046章 废西梁国

2018-02-03发布 4762字

话说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一共生育五子五女,其中长女杨丽华,封乐平公主,独守女儿宇文娥英,矢志不愿再嫁他人;次女封襄国公主,下嫁河阳郡公李长雅;第三女封广平公主,下嫁安德县公宇文静礼;第四女于史书上毫无记载;第五女小名杨阿五,封兰陵公主。

阿五这个以排行而起的乳名,叫起来分外亲切,阿五自幼乖巧懂事,很是贴心,深得杨坚夫妇喜爱。长大后的兰陵公主姿仪秀美,温柔和顺,仪态高贵,好读书,知礼节,隋文帝夫妇于诸女中特所钟爱。

北周末年,三总管叛乱,声势浩大,波及大半个北周疆域。其中,司马消难这一路叛乱由王谊所破。平定三方之乱后,杨坚才得以在北周朝中树立权威,以至于众人归心。王谊自以为与杨坚有交情,亦归心于他。

王谊立下大功,杨坚与其结成儿女亲家,将年少的杨阿五以嫁给王谊之子王奉孝,拜王谊为大司徒,以示感激与信任。

杨坚代周受禅,杨阿五成为兰陵公主,隋文帝夫妇亲自到王家府邸探望,与王谊夫妇及阿五这小两口言谈极欢,王家一时风光无比。

隋朝立国之初,太常卿苏威在朝堂上称:“当今户口滋多,民田不足,臣以为可减少功臣之地,以供给百姓。”

“百官之中,历世有功勋贤能之人,方蒙受官爵封地,一旦削之,未见其可。如臣所虑,正恐朝臣功德不建,何患人田有不足?”王谊当堂驳斥道。

“王卿所言甚是。苏卿之议,暂且不谈。”隋文帝一锤定音道。

不久,王谊奉命出使突厥,隋文帝嘉奖其称旨,下诏进封郢(yǐng)国公。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驸马都尉王奉孝,自幼体弱多病,一场大病下来,他没能抗住,竟因病夭亡。可怜兰陵公主小小年纪,按照礼之制,须为亡夫守孝三年。杨阿五恪守礼法,终日缟素,吃斋礼佛,心无杂念。

一年以后,行伍出身、性格粗率的王谊,实在看不下去,他觉得兰陵公主年纪小,不用讲究虚文礼节,便上书隋文帝,称公主年少,请求除服,即除去丧礼之服。

御史大夫杨素弹劾道:“臣闻丧服有五,亲疏异节,丧制有四,降杀殊文。王者之所常行,故曰不易之道也。是以贤者不得逾,不肖者不得不及。而仪同王奉孝既尚兰陵公主,奉孝以去年五月身丧,始经一周年,而王谊便请除释。窃以为虽曰公主,终成下嫁之礼,公则主之,犹在移天之义。况复三年之丧,自上达下,及期释服,在礼未详。然夫妇则人伦攸始,丧纪则人道至大,苟不重之,取笑君子。……然王谊虽不自强,爵位已重,欲为无礼,其可得乎?乃薄俗伤教,为父则不慈;轻礼易丧,致妇于无义。若纵而不正,恐伤风俗,请付法判罪。”

杨坚称帝时已过不惑之年,虽发迹较晚,然而大器晚成,实则胸怀大略、高瞻远瞩。他逐步改革沉弊、创建新制,以树立君威。然而,王谊此次上疏,着实不合时宜,不仅遭到御史大夫杨素的弹劾,也让隋文帝感觉脸上无光。

不过,念及王谊有功于国,隋文帝下诏勿治其罪,只是恩礼稍薄。王谊一片好心,反而没得到好报,不由得内心忿恨。

之后,有人告王谊谋反,隋文帝令人彻查此事。调查之后,主使者上奏称王谊虽有不逊之言,实无谋反之状。文帝赐酒,以示安慰。但王谊自觉受了委屈,郁结于心,愈发忿忿不平。

于时,上柱国元谐亦颇为失意,王谊与之常相来往,二人走得很近。

那元谐,乃是杨坚在国子学读书时的同窗旧友。在平叛尉迟迥之乱时立功,进位上大将军,封乐安郡公,食邑千户,奉诏参修律令。

建隋之后,西部的吐谷浑入寇凉州,下诏以元谐为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贺娄子干、郭竣、元浩等步骑数万人击之。隋文帝敕令元谐称:“公受朝寄,总兵西下,本欲自宁疆境,保全黎庶,非是贪无用之地,害荒服之民。王者之师,意在仁义。浑贼若至界首者,公宜晓示以德,临之以教,谁敢不服也!”

那时,吐谷浑将领定城王钟利房率骑兵三千人渡河,连结党项。元谐率兵出鄯州,奔赴青海,拦截其归路。吐谷浑引兵抗拒元谐,两军相遇于丰利山。吐谷浑铁骑二万人,与元谐大战,元谐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

吐谷浑又驻兵青海,遣其太子可博汗以劲骑五万掩袭官军,元谐率部迎击,大破吐谷浑,追奔三十余里,俘斩贼兵以万计,胡虏大为震骇。于是,元谐命人向吐谷浑发移书,以祸福晓喻他们,颇有成效,吐谷浑的王爵十七人、公侯十三人各率其所部来降。

隋文帝大悦,下诏褒奖道:“褒善酬功,有闻前载,元谐识用明达,神情警悟,文规武略,誉流朝野。申威拓土,功成疆埸(yì),深谋大节,实简朕心。加礼延代,宜隆赏典。可封柱国,别封一子为县公。”拜元谐魏宁州刺史,在当地颇有恩威。

然而,元谐刚愎自用,好排斥诋毁同僚,不能取媚于左右。他曾对隋文帝说道:“臣一心事主,从不曲意取悦人意。”

“卿宜谨记此言。”隋文帝淡然回道。

后来,元谐因公事遭免官,而王谊有功于国,与元谐一样,皆以往日功臣自居,而今俱无任用,二人常言当今天子翻脸无情等,有时不免口出恶言恶语。

有一胡僧,告发王谊、元谐谋反,隋文帝命有司查办此事,元谐并无逆叛之状,杨坚一番宽慰后将其释放。

而公卿上奏王谊大逆不道,其罪当死。隋文帝亲赴大牢面见王谊,厉声叱问道:“朕与卿年少相识,又结姻亲,可谓至亲矣。然而汝轻薄无礼,巫师盈门,时常鬼言怪语,称神道圣。可有此事?”

“臣信奉巫术,自以为并无不妥之处。”王谊狡辩道。

“朕受命之初,曾告诫约束于你,你口云改悔,心实不悔。乃说四天正神道,自己名应图谶,有帝王之相,当兴帝王之业。如此大罪,若朕赦免,或将天下大乱矣!”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谊低声嘟囔道。

“朕与卿曾为同学,甚相怜悯,若赦卿无罪,将置国法于何地?”杨坚怆然伤感道。

“……”王谊涕泪俱下,无言以对。

于是,隋文帝下诏称:“王谊,有周之世,早豫人伦,朕共游庠序,遂相亲好。……禁暴除恶,宜伏国刑。”

隋文帝毕竟念及旧情,令大理正赵绰告诫王谊道:“命运如此,将若之何!”

于是,下令将王谊赐死于家,时年四十六。

而王谊伏诛之后,元谐渐被疏远猜忌,仍可按例入宫朝见。

一日,隋文帝大宴群臣,元谐进言道:“陛下威德远被,臣请封突厥可汗为候正,封陈叔宝为令史。”言外之意,是在恭维杨坚一统夷夏,称王天下。

“朕欲平陈国,以伐罪吊人,非欲夸大虚妄,取威天下。公之所奏,殊非朕心。突厥不知山川,何能警戒!陈叔宝昏醉,宁堪驱使!”隋文帝面色不悦道。

元谐拍马屁却拍到马脚上,一肚子晦气,只得默然而退。

后来,元谐见广平王杨雄、左仆射高颎二人当权执政,心中不平,欲取而代之,曾于神明前诅咒道:“左执法星动已四年矣,状一奏,高颎必死。太白犯月,光芒相照,主杀大臣,杨雄必首当其冲。”

元谐曾与其堂弟、上开府元滂一同谒见隋文帝,出宫后,元谐私下对元滂说道:“我是主人,殿上者(指杨坚)乃贼人也。”

“我望今上,并无天子之气。”元滂亦随声附和道。

“对了,你善于望气,可望一下陛下与我等之气。”

“陛下之气,似蹲狗走鹿。不如我辈,有福德云。”

“我可令祁绪发动党项兵,割据巴蜀,占地为王!”元谐窃笑道,他已有不臣之心。

不久,有人告元谐与上开府元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祁绪等谋反。经查处属实,隋文帝大怒,元谐、元滂、田鸾、祁绪并伏诛,籍没其家。

隋文帝对待谋逆之臣,即便是故交,依然铁腕无情,但于小女儿阿五,则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阿五在父亲最需要之际,遵从父命下嫁连姻,不料丈夫早逝,公公又伏国刑,夫家没落,兰陵公主只得入宫,陪伴在父母身边。隋文帝夫妇本就爱怜小女,此时更觉愧疚,遂下决心为她再择佳婿。

此时已是开皇五年(585年)春天,晋王夫妇俱在并州晋王府内,听闻宫中近日之事,杨广向萧琬说道:“父皇母后向来疼爱阿五,如今为其择婿,尚无合适人选。”

“我们身为哥哥、嫂子,理应多关心阿五之事。”萧妃柔声细语道。

“若我们能为其择得佳偶,亦将对本王大有裨益,本王不可错失如此良机。不知爱妃兄弟之中,可有适合之人?”杨广笑问道。

“妾身有个弟弟,名唤萧玚(chàng),封义安郡王,尚未婚配,又与阿五年龄相当。”萧妃心知晋王志存高远,不忍辜负杨广之意,“为了殿下,妾身愿尽绵薄之力,为他们二人牵线搭桥。”

于是,晋王妃夫妇先后向西梁孝明帝与隋文帝夫妇处派遣使者,极力撮合萧玚与兰陵公主的这门婚事,孝明帝萧岿自然毫无二话,杨坚夫妇觉得西梁萧氏乃是昭明太子直系后裔,门第极为清贵,晋王妃婉顺多才,品行端庄,与晋王杨广伉俪情深,隋文帝夫妇甚是欢喜。如今晋王夫妇二人举荐萧玚为驸马,隋文帝夫妇欣然应允此事。

然而,其年五月,梁主萧岿卧病,临终前向隋文帝上表,行告别之礼,其奏章称:“臣以庸暗,曲荷天慈,宠冠外籓,恩逾连山,爰及子女,尚主婚王。每愿亲披甲胄,身先士卒,扫荡流寇,上报明时。而摄生乖舛,遽罹疴疾,……长违圣世,感恋呜咽,遗嗣孤藐,特乞降慈。伏愿圣躬与山岳同固,皇基等天日俱永,臣虽九泉,实无遣恨!”

萧岿上表奉辞,尽言欲报恩而不能之遗憾,并献上平日佩戴的金装剑,隋文帝览表而哀伤悲叹。

不久,萧岿驾崩,终年四十四岁,在位二十三年。西梁之臣子葬之于显陵,谥曰孝明皇帝,庙号世宗。他孝顺慈善,俭约爱民,境内安定太平。萧岿在世时著书立说不止,著有《孝经》、《周易义记》及《大小乘幽微》十四卷,流传于世。

按照礼制,孝明帝萧岿的子嗣,须守孝三年,期间不得有男婚女嫁,萧玚亦须守孝。这样一来,兰陵公主再嫁萧玚无望,她的婚事竟被搁置下来了。

国不可一日无主,隋文帝又命西梁皇太子萧琮嗣位,即西梁末帝。萧琮曾于开皇三年五月乙巳(初八),亲赴大兴城恭贺迁都之喜。

这萧琮,字温文,生性宽仁,待人大度,倜傥不羁,博学有文义,善于骑马射箭,令人伏地举起贴子,萧琮驰马射之,能十发十中,举帖者亦不畏惧。

萧琮嗣位后,隋文帝赐玺书:“负荷堂构,其事甚重,虽穷忧劳,常须自力。辑谐内外,亲任才良,聿遵世业,是所望也。彼之疆守,咫尺陈人,水潦之时,特宜警备。……朕与梁国,积世相知,重以亲姻,情义弥厚。江陵之地,朝寄非轻,为国为民,深宜抑割,恒加饘粥,以礼自存。”

杨坚敦勉萧琮要自我限制,对百姓广施恩惠,以礼治国安邦。又赐西梁大臣玺书,诫勉他们。

是岁,萧琮遣大将军戚昕,以水军袭击陈朝公安城,不克而还。

萧琮的八叔、河间王萧岑,字智远,位至太尉,生性简傲高贵,御下严整,见侄子萧琮嗣位,自以为名望重、辈分尊,颇有不法之举。故而,隋文帝征召萧岑入朝,扣留不放,拜为大将军,封怀义郡公。再次设置江陵总管一职,以监视西梁国。

次年(586年),萧琮改西梁年号为广运。江陵百姓互相说道:“运①字,乃军走也。吾君将奔走乎?”

开皇七年(587年),即西梁广运二年,突厥早已俯首称臣,隋文帝亦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其年八月,隋文帝下令征召梁主萧琮入朝,萧琮率其臣子二百余人,从江陵出发,入朝京师大兴城。江陵父老见状,莫不痛哭流涕道:“吾君将不返矣!”

八月十八日,西梁君臣抵达大兴城,隋文帝见梁国无主,便派遣武乡公崔弘度率军戍守江陵。

隋军至鄀州,西梁尚存的文武官吏畏惧隋军趁机袭取江陵,众人无不恐惧,却计无所出。唯独萧琮三弟、荆州刺史、义兴王萧瓛(huán)建议道:“我等可率众南奔,归附陈国,诸位以为如何?”

“言之有理。隋主先扣押河间王,又扣留陛下,意欲灭我大梁,我大梁与他势不两立!”萧琮五叔父、太傅、安平王萧岩忿然作色道。

于是,以萧岩及萧瓛等皇亲为首,派遣都官尚书沈君公,向陈朝将领陈慧纪请求降附。九月十八日,陈慧纪率陈军抵达江陵城下。第二日,萧岩、萧瓛叔侄二人带领西梁官吏和士兵,驱赶西梁百姓约十万人,叛国而投奔陈朝。

隋文帝闻讯勃然大怒,下诏废除梁国,拜萧琮为柱国,赐爵莒国公。遣左仆射高颎前去安抚当地百姓,赦免江陵百姓死罪,免除十年赋役,甚得当地人和。对于西梁皇帝萧詧、萧岿的陵墓,则各派十户人家前去守陵。

西梁立国凡三十三年,共历三帝,至此亡国。

对于已结秦晋之好的西梁,隋文帝尚且不能容忍,而对于终日昏醉的陈朝君主陈叔宝,他又岂能容忍?正如杨坚本人所言,有朝一日,必将伐罪吊人,以平定陈国!

(注:①运的繁体字为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