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落英华妃:暖夫如画

第二百六十九章 怀璧其罪

2018-01-16发布 3323字

丝毫没有表现出跟自己争夺皇位的意思,似乎对自己无法构成丝毫威胁的裴子言,可是明王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时时欲除之而后快。

不是裴子言活着就是个错误,他没错,错在裴子言不该是皇子。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明王一直无比推崇的历史人物,就是曹操。

是的,没错,就是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只是,曹操毕竟没有任何皇室血脉,于是即使当年权倾天下,曹操也不敢拥兵自重,夺了皇位,自立为王。

只是如今对于明王来说,这个是不成任何问题的。

明王无比推崇的是,曹操的权术和政治野心。

而曹操的人生信条是,自己能够占有天下,靠的是,谁都不能信任。

故而,明王也是对此无比信服。

谁都是不能轻易相信的,哪怕是身边的亲信和随从。

更不要说是自从一出生,就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裴子言和裴子峰。

裴子峰,明王也是迟早要消灭的。

只是,多了一层顾忌,是皇后。

裴子峰身后站着的,不只是皇后,还有皇后背后的娘家势力。

当日,尽管裴洪烈依靠皇后的娘家势力的力挺,才能够在不受到皇上和皇后待见,根本毫无优势可言的困境中,成功登上皇帝的宝座。

只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从来都是每朝每代的皇帝们必须做的事情。

于是,表面封官加爵,厚赏恩赐,暗中削弱兵权,皇帝无形中在打压皇后一族的势力。

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是派系盘根错节的皇后党羽。

这也是明王至今,都一直等候,迟迟不对皇后下手的根本原因。

现在不动手,只是现在有不得已的理由,并不是真的不会动手。

只是相比之下,裴子言倒是真的好解决一些,既无背后庞大势力的支撑,也没有很多人依附于裴子言的党羽。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明王几次三番,找顶级杀手,去行刺裴子言的原因所在。

只是,裴子言这小子,倒真是命大。

无数次的行刺与谋杀,居然全都安然躲过了。

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明王也不生气。

反正裴子言这条命,是注定要在他手上结果了的。

以前那么多次,他既然都大难不死,那就留着他这条命,在自己手里,在多活一些时日吧。

尤其是想起了一些过往的恩怨,裴子言对于明王的仇恨来说,更是不仅仅是一个皇位的潜在争夺者了。

那就让裴子言先活着吧,留着他的命,以后明王任意处置,任意报复。

只是,皇上在皇位继承人的人选方面,却是有心传给裴洪烈。

因为,裴洪烈的个性沉稳,收敛锋芒,颇有曹操的当年风范。

皇上私心赏识裴洪烈,认为裴洪烈堪当大任,可以担当得起天下的重任。

当时,朝廷中也分为两派人马,分别支持裴洪烈和明王。

支持裴洪烈的多是皇上的亲信一族。

支持明王的,多是皇后的势力根系。

两派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而皇后也时不时,在皇上面前抱怨,明王不受疼爱,反而裴洪烈得到了不少好处。

鉴于这种混乱不堪的情形,皇上只好先不立太子。

想等到形势稳定之后,在做出抉择。

也好让天下叹服,太子的人选适合未来的皇上的大位。

于是,皇上有心暗中找了一位亲信,让他的女儿嫁给裴洪烈,好给裴洪烈日后继承皇位的时候,坐稳江山,提前做好准备。

皇上觉得来日方长,他还有足够的时间,谋划心力,来为日后皇位的继承人,做好一切准备。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冬东方时节,外出狩猎的时候,皇上偶然患了风寒,居然一病不起。

毫无准备的,在还没有来得及指定皇位继承人的情况下,皇上意外驾崩。

这个时候,整个朝廷已经乱成一片。

原来在皇上生前就对太子人选持不同意见的人,这个时候更是毫无顾忌。

皇后全力支持明王登基,朝廷中的一派大臣,也纷纷跟着形式走,拥护皇后和明王,坐拥天下。

只是,皇后和明王正在加紧筹划,准备登基事宜的时候,却不料裴洪烈已经抢占了先机。

在皇上发丧期间,裴洪烈已经联合自己的岳父,朝廷重臣及一班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包围了整个皇宫。

无奈之下,为了保全性命,皇后只能和明王一道,无比屈辱却又十分不甘心的,把皇帝的位子让出。

也是这个原因,明王才一直对自己当年,差一点没有登上皇位,耿耿于怀。

这便是裴洪烈的皇位的由来。

因此,即使裴洪烈登基之后,兢兢业业,勤勉国事,封了当时跟自己争夺皇位的弟弟为明王,尊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

可是,皇太后和明王,内心都是无比不甘愿的。

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明王这一低头,就低了二十年。

而且是一直住在离自己京城不算近的沐阳王城。

说起明王的封地,沐阳王城,这才是明王的心头恨。

裴洪烈登基不久,居然没有知会任何人,从宫外民间,接回了一个女子,并且封以淑妃的称号。

淑妃是贵妃,也就是说,在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了。

这之后不久,明王因为错失皇位,一直对裴洪烈耿耿于怀,于是故意找到裴洪烈,要求册封封地给自己。

明王当时,点名要的是离京城之地并不远的襄阳王城。

明王想要襄阳的封地,自然有他自己的用意。

因为襄阳王城,地势极为便利,离皇宫和京城不远不说,而且还和边塞直接交通,是绝对的逐鹿之地,重兵之城。

在襄阳王城之上,明王可以低调的掩人耳目,瞒过皇上和一干朝臣,自己继续积蓄实力,等待一朝夺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江山。

明王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跟皇上请求这么重要的封地,还因为皇太后在背后的支持。

皇太后一直不甘心,让裴洪烈继承了先皇的皇位。

虽然裴洪烈与明王,都是自己所生,可是裴洪烈自幼冷静出奇,不善言辞,不像明王会说好话,哄自己开心,而且时常从宫外搜罗一些好吃的好玩的,新奇的玩意儿,来给皇太后解闷。

试问,天下哪个母亲,不喜欢孝顺自己的孩子呢?与此相反,裴洪烈却好像一直都跟自己很生疏一样,从不主动表示对自己的亲近。

皇太后才与裴洪烈感情不深,并且不喜欢裴洪烈。

这也是她一直极力支持明王,继承皇位的原因之一。

因此,即使是裴洪烈登基之后,遵循祖制,将自己奉为皇太后,尊敬有加,好生供养。

可是,皇太后还是一直独独宠爱明王,独独不怎么亲近裴洪烈。

在皇太后依旧的爱护之下,明王这次才有恃无恐的,当面向登基不久的裴洪烈,直接提出了,要求襄阳王城,作为自己封地的要求。

明王料想,即使裴洪烈反对自己,可是既然皇太后在场,只要她对皇上施压,自己的要求一定可以得到同意。

裴洪烈本性宽厚仁慈。

即使自己的生身母亲和弟弟,这样对待自己,裴洪烈还是顾念亲情,并不因为之前的夺位纷争,而对他们也下手。

而且,最重要的是,皇上一死之后,很多之前拥护自己的大臣,眼看着皇后和明王得势,纷纷临阵倒戈。

当时裴洪烈自身实力明显不足以跟明王抗衡,无论是财力,还是多年朝中积累的人脉。

裴洪烈自己再善于苦心经营,怎么比得上皇后的党羽和势力,遍布朝廷,而且名正言顺呢?

裴洪烈只好用了一些计谋,再加上善于谋划,抓住了时机,这才侥幸的,提前明王一步,抢占了先机,当上了皇帝。

因此,裴洪烈的江山,虽然也是好不容易得到,只是并不安稳。

所以,此时,保住皇位江山稳固,以及自己登基的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对于裴洪烈,是格外重要的。

因为,明明知道,皇太后和明王,都对自己深怀恨意,甚至一直对自己的皇位虎视眈眈。

碍于之间的亲情关系,裴洪烈也不能,堂而皇之的,对皇太后和明王下手。

否则,自己弑母,谋害亲弟弟的名声一旦在外,那么自己的皇位更加要遭受非议,有时刻倾倒的危险了。

更何况,裴洪烈顾忌的不只是这样,皇太后和明王不只是他们一个人,背后还有一班忠心耿耿的朝廷大臣。

裴洪烈猜得不错。

明王到了之后不久,皇太后也来了。

母子三人在场的情形,还真是不多见。

当时在场的还有淑妃,正是裴子言的生母。

听到裴洪烈直接拒绝了明王的要求,皇太后果然不满意了。

“你本来和明王都是我生的,如今,你得了天下,居然不肯给你弟弟一个小小的封地吗?这是要天下人看,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亲弟弟吗?”

皇太后的言语,不可谓不犀利。

可是,尽管如此,裴洪烈也清楚地知道,皇太后只是在一心维护明王,并不知为了顾念自己,刚刚取得天下的名声和舆论。

“封地之事,倒是不成问题,只是襄阳王城,古来就是兵家重地,并不适合作为封地养生居住。”

“皇兄不必担心,襄阳王城靠近塞外,自古以来大漠风光便是美不胜收。臣弟心向往之很久了,这次像皇兄和母后提出这样的要求。”

“况且,父皇临死之前,一直要我们兄弟二人团结,一定不要内乱,,内斗。他老人家说过,东方孙之忧,不在颛顼,而在于萧墙之内也。咱们兄弟,是要为了一个小小的封地,非要上演一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吗?”

“就是啊,明王说的有道理。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封地而已。你本来是哥哥,现在当了皇帝,就一定要用皇帝的威严和权利,来欺负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