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身为长史的管文哲很是繁忙,晋宁长公主最近忙于扩建宁松阁的事情,懒得管理府中的事情,连楼清远都被带到了宁松阁去,于是管文哲无奈也只能够自己“独挑”府中大担。
不过这并不是让管文哲最头疼的地方,最头疼的是晋宁长公主那个令人头疼的小姑子,辛苓。
晋宁长公主生日的那一次,其实就已经变相的同意了将辛苓送回辛家,当然了如今辛苓有了其他的心思,自己不愿意回到辛家,反而时不时地在公主府打转。平常这当然是不被允许的,可是晋宁长公主对于辛苓有别的心思,于是管文哲只能一脸无奈的对这个女子各种的纵容。
辛苓自从听说了江疏篱的事情之后,自以为辛逸已经能在长公主府做主——不然的话以晋宁长公主的脾气怎么可能允许江疏篱这种女人住到长公主府呢。于是自从这以后,辛苓更加勤快的到公主府来,日日缠着管文哲。
管文哲一边要在她的面前装成温文尔雅的君子形象,一边又要拿出一副威严的样子去对付整日搞事情的江疏篱。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但是明显晋宁长公主没有那种要解决他目前困境的想法,晋宁长公主最近当真是忙得很。
虽然景帝下令沈澈和贾翰林协同晋宁长公主一起,进行宁松阁的扩建,可是沈澈和贾翰林毕竟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这件事情大部分还是落在了相对比较空闲的晋宁长公主身上。
今日一到了宁松阁,贾翰林就上前来,低声跟晋宁长公主汇报。
“老臣发现最近有几个学生心思很是不正,借着去公主府的机会与驸马爷有接触。”
晋宁长公主笑了一笑。
“贾大人应该记得是哪几个人吧。”
得到了贾翰林的明确回复之后,晋宁长公主浅笑。
“没关系,我们秋后算账。”
跟了晋宁长公主这么久,贾翰林自然也知道晋宁长公主对她那个挂名的驸马没有什么好的印象,不过这样直白的坑人,倒是贾翰林想不到的。
“本宫那位驸马背后的小动作多着呢,等本宫攒在一起搞出一个大的罪名再让他好看。”
这几日晏修文已经提醒过晋宁长公主,辛逸不但与宁松阁中的一些人有接触,还与不少地方官员有接触,打算在之后的京察中动一动手脚,吏部尚书郭思敬自然也干净不到哪里去,晋宁长公主一封密信送给了景帝,景帝跟晋宁长公主的想法一致——要收拾就等养肥了一起宰。
兄妹二人在这一点上思维无比的一致。
如今晋宁长公主即使是回到公主府中,过的也是极为美好的,看着江疏篱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看着辛逸毫无将军的威严每日跟在身后讨好的样子,看着辛苓与管文哲懵懵懂懂的样子。
科举考试很快就来了,不得不说贾翰林目光狠辣,朱青策论殿试状元,孔安明经殿试探花。
晋宁长公主对于朱青这个倒是没怎么关注,对于孔安这个探花关注就多了。
大夏科举共分两种,策论主要是考时事政治,治国策略,策论科的人基本是为了做官的。明经科则是为了给传统诗书大家的子弟一个能够进入中央学术界的机会,他们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做学问的人,也会参与科举选拔的平定,比如说贾翰林就是明经科考出来的佼佼者。
但是因为明经科考出的人做官机会比较小,所以每年参与明经考试的人很少,就比如说今年策论参考足足有两千人,而明经科不过三百。
孔安据说是孔家后人,自其曾祖辈开始诗书琴画便一直被称为天下读书人的典范,孔安亦是少年出名,与晏修文并称南孔北晏。这么个年少出名的人,又得了贾翰林的足够重视,居然只得了第三。
晋宁长公主在状元和榜眼二人的文章中流连了许久,浅笑了一回。
按例翰林院掌管策论,吏部管理明经,免得之后因为师生关系徒生龌龊,吏部尚书,这就有意思了。
晏修文如今正在吏部的办公场所,拿着那两份卷子,看着郭思敬,面带渗人的微笑。
“郭大人来给本相解释一下,这句‘所谓东风者,难西风之缘’是什么意思,典出何处。”
郭思敬摸了摸自己头上并不存在的虚汗,刚要说话,晏修文又丢了接下来的一份。
“还有这个,什么叫‘鸡鸣而起,奋而读书,盖宁松之地,仰公主之德’!”
“那个……这个不是费弘文他为了表明自己读书艰难,感恩公主给了他一个读书的地方吗?”
晏修文冷笑。
“是么,什么时候明经科录取要看考生的经历了!是不是有一个人编一个更惨的故事!他就接着成了状元了!”
被晏丞相一顿讽刺,郭思敬弓着老腰,叫苦连天。他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居然被一个二十几岁的人训的抬不起头来,不由的脸色阴沉了许多。
晏修文向来不是那等能够看得出别人脸色的人,郭思敬的脸色阴沉,他只有更阴沉的,冷脸看着郭思敬,将卷子甩在他的脸上。
“你说说,这么两个文理不通的东西,是怎么做到的名列前茅的。”
郭思敬不说话。
“怎么,郭大人有别的想法?”
郭思敬顿了一顿。
“这些事情明日早朝老臣自然会与皇上解释。”
晏修文若是知道第二日郭思敬的解释是这样的,估计头一天一定会将郭思敬弄死在吏部大院中。
“老臣以为,那孔安虽说是孔家后人,但是也不能说一定他就是明经之首,费弘文与刘寿二人,虽不是出自于宁松阁,可是的确是有才华的,晏大人认为他们二人文章写的不好不过就是因为这二人的关系不如孔安与您密切,又写的不符合您的胃口而已,怎么就能说他们文理不通呢。”
晏修文气结,看着郭思敬侃侃而谈的德行,一时间居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在贾翰林出来救场了。
这位老翰林一改平日里在宁松阁老实的样子,出了朝臣的列一脚就朝郭思敬踹了过去。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这位老翰林也不看景帝脸色,手指郭思敬就开骂。
“你这老东西收了人家的银子,就什么东西都敢说出口,我这么大岁数了,就没见过那么文理不通的东西!还难西风之缘,还明阳不在,万世流放,都是些什么狗屁不通的话!”
这老爷子骂了郭思敬之后,又从袖子里拿出了奏折。
“皇上,这次名不副实的明显不仅仅只有这两个,二甲以内竟有五个人,辞藻华丽却不知所云,这其中出自宁松阁三个,闲散人员两个,在科举之前,老臣就已经察觉宁松阁中有学子与朝中官员有所来往,所以说老臣请求彻查此次明经科舞弊之事!”
“你……你一派胡言!”
贾翰林冷笑了一声儿。
“一派胡言?想当年老朽读明经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出没出生呢,别以为你那点龌龊的事情别人不知道,别人不说,宁松阁那三个,长公主殿下早就有所防备,以为拉了驸马就能万事顺风呢,做梦吧!长公主殿下一片仁心开了宁松阁可不是给你们这等卑鄙小人拉关系用的!”
景帝清了清嗓子,提醒了贾翰林自己的存在。
“贾卿可有什么证据?”
“难道那些人写的文章还不是证据吗,老臣特地去翻了三甲文章,写的比方才老臣提及的几个人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虽然说文无第一,可是明经科考的是儒家经典,一个个的语焉不详,出处不明,甚至还有语句不通的!从前明经科的确是判卷之后很少有人仔细再琢磨这些文章,若不是长公主殿下执意要重新审阅这些文章,老臣还当真发现不了这里面有这么多有意思的呢!”
“长公主插手科举本就是大逆不道!后宫不得干政!”
郭思敬刚吼完这一句,晏修文就慢慢悠悠地理了理自己根本没有乱了的朝服袖子。
“后宫不得干政是怕那些没有半点文化的女子以自己的情绪左右朝局发展,不过郭大人这审阅文章的能力啊,恐怕还真是比不上长公主殿下。”
郭思敬后悔了……说什么不好,非得拉上长公主。这女人不仅是坐在上面那位手心里的宝贝,还是站在下面这位的得意学生。
“这个……这个例就不能开,不然将来有一些无才无德的人非要拿晋宁长公主做例子也要干政,那要天下文官如何自处!”
御史中丞容成济出列拱手。
“当年承恩大长公主辅佐文帝十三年,大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依照微臣之间,长公主殿下乃是晏大人学生,在文坛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贾大人晏大人比自然是不如,不过比一比郭大人,恐怕还是绰绰有余的,天下文官如何自处不劳郭大人费心,郭大人还是解释一下如今明经科这些莫名其妙的文章比较好。”
墙倒众人推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