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交战,总会有很多无辜的人死去,男的、女的,或者老的、少的!
范蠡一直知道这种事情,死在他手中、或者因为他而死的无辜之人,更是不计其数。
可是回忆着西施离去时的眼神,回忆着她眼泪中的泪水,那种无力,而又近乎哀求的呐喊,突然之间,让范蠡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临行之前本来还打算安慰她几句了,可是却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他还能说些什么呢?
代替王后前去吴国,这是西施自己愿意,可是潜意识里,也是范蠡自己逼迫她去的。
西施实在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范蠡只是简要的和她分析了一下现在越国的形势,和要找一个美女代替王后去吴国为奴的计划之后,西施就明白了。主动要求代替王后到吴国为奴,说到底西施只是一个没有心计小女人,又那里是范蠡的对手。
三年前,范蠡从河里救起了西施,把她带到了自己的私宅,为她专门修筑了一座小竹楼。无论有多么的繁华,每十天,范蠡必定要去看她一次,教她贵族的礼仪,教她读书识字、吟诗作画、弹琴唱歌。
在这之前,西施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男人,竟能通晓那么多学问!
她长这么大,从来不曾有人对她那么好过,从来没有人像范蠡一样对她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就算有,不过也是一群酒色之徒,又那里能进入西施的法眼。就算自己有时恃宠而骄地无理取闹,范蠡也都是柔和煦,西施从不知道,被人娇惯溺爱,会是那么的幸福。
在西施感动满足的同时,也夹杂着一丝不安和惶恐,范蠡是那么的优秀,而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姑娘,她完全不知道范蠡是出于何种目的对她是这么的好。像范蠡这样的人物,和其他人不一样,他绝对不会被自己这样的一副表扬给迷惑的,自己从范蠡那里收获的好,将来必定要以更大的代价作为回报。
可是在她害怕着失去什么重要东西的同时,又实在抵挡不住范蠡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只能在这种患得患失的忧虑中,手足无措的游荡下去。
终于,三年过后,范蠡又将亲手把她送到另外一个魔窟。
是范蠡亲自把西施送到了越国王宫的,两人一共走了五天,五天里范蠡尽可能的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西施的身上,可是从始至终西施未曾说过一句话,一路沉默无言。只是在分手之时,却突然哭了起来,真的没来由的哭了起来,对着范蠡说道:“我不明白,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人,我也从来没有做错过什么,我只是希望像一个普通女人一样,去好好的爱一个人,然后让一个人来好好的爱自己……可是为什么,我要代替另外一个女人到吴国去,而且那人是杀了我全家,还要杀我的仇人。”西施的声音很轻很轻,充满了无限的留恋,“范蠡,难道仅仅是因为我爱你,为了你的野心,就可以牺牲我吗?”
一直以来,范蠡都认为西施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他从不认为自己的私心能够瞒过西施,可同样的,也因为她是个聪明的女人,这种撕破面皮的话,西施是不会说出口的。但最后分别的时候,她还是说出来了,这是西施最后的话,竟然却让范蠡无言以对。
范蠡还能对他说什么?
难道要范蠡告诉她,她是为了越国整个的大局而做的自我牺牲,整个越国人民都会感谢她?可是当她家人被杀的时候,那些所谓的越国人民又在那里,当她要被作为祭品献给河神的时候,那些越国人民又在那里。为了能够让越国在吴国大军的压迫下还有翻身的机会,为了不让那个可恶的吴国继续欺压越国人民,为了避免更多的越国人民流血牺牲,就必须得让她牺牲。
这些都是大道理,是对于范蠡、勾践这些所谓大人物的大道理。这么多年来,范蠡他们一直都是用着这样顾全大局的大道理,去决定很多人的生死!
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在大战中死去,才会有那么多的家破人亡,他们的牺牲,也都被范蠡理所应当的认为是值得的。
可是,这一次,在面对着那个孱弱的西施的时候,范蠡突然觉得,以前的那些所谓的大道理,真的只是一个很幼稚的借口,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心。那些战士,是为了勾践的野心而去牺牲,那些百姓也是因为勾践的野心而亡,而那个可怜的西施,也是为了范蠡的野心才要前往吴国。
就因为他们是小人物,他们就该为了大局而去牺牲,可是等到他们死后,他们的命运又有谁去同情,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家人、孩子。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爱恨情仇和愤怒,只是都被范蠡这样的大人物,自觉的或不自觉的给忽略了。
为什么该是这样?
范蠡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那个时候西施的眼神是那么的无助,可是无助中又是那么的愤怒和绝望。
难道就因为我们是贵族,就因为我们高高在上,所以就可以随意的决定其他人的命运。因为要顾全大局,所以一定要有牺牲,可是那些被牺牲的人,他们自己愿意吗?就因为我们高高在上,所以就能无视吗?
就像那个西施,她仅仅是一个农家的少女,就如她自己所说,她仅仅是想好好的爱一个人,想过点平平安安的生活,她有错吗?她的家人不是死于吴国人之手,她的家人都是被越国的王后毛墙杀死的,她真的愿意去为了越国而牺牲吗?难道仅仅因为她喜欢自己,或者因为自己救过她,就可以随意利用她的感情,决定她的生死吗?
范蠡并不是越国人,而是楚国人,只是楚国一个普通平民。因为楚国非贵族身份,很难进入仕途,平民出生的范蠡在那个时候,不知道和多少人一道咒骂着楚国那套保守的、只为权贵服务的政治制度,于是投奔越国,辅佐勾践,换来了现在的显赫地位。
等到进入越国政坛后,范蠡才发现,自己正在转变,正在变成曾经自己所讨厌的那一批人,无视普通人的命运,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一直以来,范蠡都没有觉得自己的这种转变有什么不好,这是个乱世,每天都有人在惨死,每天都有国家在被灭,你不想吃人,那么就等着被人吃。
其实由顾千玄护送高阳明离开越国的事情,也是范蠡的建议,在顾千玄离开会稽山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被确定了,既不能回到越国,又要永远的身在风尖浪口之上,成为各国的目标。但因为那是顾千玄自愿的,所以范蠡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心理负担,因为换了范蠡自己,他一样可以像顾千玄那样,为越国而牺牲。
现在,又会有一个名叫西施的女孩,将要步上顾千玄的后尘,甚至比起顾千玄更为的凄惨,更为的无助,作为一种工具,送到吴国,作为谈判的筹码。她的命运,也在一开始,就已经被注定了,吴国与越国的斗争,将来无论那一方获胜,想来她都不会好过,就算是被她给庇护的越国子民,对她,想来也不会比那些吴国人要友善。
尽管在这之前,范蠡的心也有过挣扎,内心也有过一番犹豫。那个女孩,认为是义无反顾的去的,她没有拒绝,抱着为越国人民牺牲的心态去的,所以那个时候的范蠡,尽管内心有过挣扎,还是被现实的利益给折服了。
可是直到西施离去前的那一句话,范蠡才知道,其实她是很不愿意的,她是被逼的,是自己逼她的,她不去不行的……
越国的子民会称赞她的大义,却没有人能理解到她的悲哀。
西施与顾千玄比起来,更为的孱弱,也更能激起男性保护的欲望,所以也让范蠡更为的自责!
“只希望那个可怜的女子下辈子不要在遇见我这样的人了!”范蠡在自己的房间里,回忆着与西施的点点滴滴,整整呆了三天三夜,没有吃一点东西,才好不容易才把自己那沸腾的心给平复下去。
走出房间,任凭冷风吹在脸上,却还是感觉不到半点的轻松。
只是无论生活有多么的艰难,该继续的事情,还是得接着继续下去。
范蠡抬头看了看天色,时间已经走到了黄昏,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先回到房间洗漱了一遍,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决定今天晚上在书房度过。因为他明天还要去见勾践,还得想办法和吴国继续周旋下去,得抓紧时间把奏章写出来。
就在这时,下人给范蠡带来了一个消息。
“大人,有人给你送来了一封信,是诸稽郢将军派人送来的,他希望明天您能到抽时间到他府上一趟。”
范蠡愣了一下。
诸稽郢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