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中唐节度

第一百七十九章 剧变(一)

2017-07-27发布 3327字

是日深夜,正当张义潮端坐在庄园的书房之内闭目养神的时候,门外响起了管家张福熟悉的脚步声,还没等张福敲门,张义潮便睁开双眼,轻声说道,

“张管家,有什么事?”

“大人,商队回来了!”

“哦?现在何处?”

“大部队已经在仓库搬运黑铁矿石,准深少爷和国柱已经在门外等候了!”

听了这话,张义潮站起身来,双眼放出了凌厉的精光,低声回道,

“请他们到密室叙话!”

“明白!”

不多会儿时间,张义潮便来到了密室,张准深、国柱、国栋、国威四人见到张义潮到来,纷纷起身行礼道,

“拜见大人!”

“免礼,请坐吧!”

几人坐定后,管家张福自然是退守到密室门外负责警戒。自从八支商队第一次离开沙州前往漠北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这期间总共往返了三次,但都是因为南湖县的一些列事情,致使张义潮没能接见返回的商队。如今,东米赤加要求的铸铁任务已经基本上完成,张义潮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在商队往返的几次当中,张准深、国柱、国栋、国威四人由于肩负着重要任务,因此并没有跟随商队一道。作为当初给四人分配任务的张义潮,自然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四人所带回来的情报,而四人当中任务最重的自然是秘密潜往凤翔的国柱。张义潮站起身来走到国柱近前,拍了拍国柱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道,

“凤翔往返沙州路途遥远,国柱此行辛苦了!”

“大人言重了,国柱自知责任重大丝毫不敢耽搁,从漠北一路绕道朔方、庆州直扑凤翔,总算是将大人交付的密信送到了都督府长史崔珙奏将军的手里!”

“凤翔现在的局势如何?”

“回禀大人,凤翔节度使崔度已经备战了数年,无论是兵源数量还是单兵作战素质都已经比先年增进不少,为了积累足够的粮草,凤翔节度使崔度在皇帝的默许下从江淮、镇海一带转运盐铁,短短的数年便使得凤翔镇成为关中第一大镇,总兵力突破十五万!”

听了这话,张义潮顿时满脸的兴奋,如果真有这么好的效果,那么朝廷肯定会在近期有进兵河西的准备。为了更好地把握朝廷的态度,张义潮继续追问道,

“既然凤翔取得了如此成就,那朝廷是何态度呢?”

“这?”

“怎么?难道朝局有变?”

“不瞒大人,属下从崔珙奏将军那里知悉,长安方面有变,节度使崔度大人正奉命回朝!”

“什么?”

张义潮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听到长安方面有变,整个后背都开始发凉,额头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珠,脸色阴沉。国柱自知不能隐瞒张义潮,随即继续补充道,

“大人,皇帝李恒已经在今年四月病逝,郭太后垂危之际拥立太子继位,是为敬宗。熟料,敬宗皇帝多病,皇位已经传至文宗。郭太后垂帘听政,枢密院枢密使王守澄大人继续掌管朝政!”

听了这话,张义潮如遭雷击一般怔住了。张义潮万万没想到当初在宫内见到穆宗皇帝的那一面居然是最后一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张义潮对穆宗李恒是心存感激的,当年若不是穆宗皇帝登基,张义潮与崔珙奏可能已经死在了长安县令李逢吉的手里。

也正是因为李恒登基不久,张义潮与崔珙奏才幸免于难。自此,张义潮对李恒一直心存感激,加上李恒立志要收复河西诸州,这让张义潮看到了驱逐河西吐蕃暴军的希望,这才义无反顾的接受朝廷的任命,决定成立沙洲刺史府准备随时响应官军。

如今,听到当年对自己有恩之人已经于数月之前病逝的消息,张义潮怎能不悲伤。其中最令张义潮无法接受的是,朝局的变动将会影响到河西的局势,尤其是新皇帝对于收复河西的态度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危险的是,新皇帝登基极有可能令各地藩镇趁机而起,一旦中原混战开始,那么收复河西便成了一句空口号。

张义潮双目习惯性的闭了起来,浑身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无力地瘫软,一个踉跄差点栽倒在地上。坐在椅子上的国柱等人见状,当即站起身来扶住了张义潮,并安慰道,

“大人稍安,或许新皇帝会毫不保留的奉行宪宗、穆宗的时期的政治方针,将收复河西作为目标呢,我们此时不如静待消息,说不定会有希望!”

“本官当年蒙受穆宗皇帝的恩德,如今穆宗陛下仙逝,本官只是有感而发罢了!”

“大人珍重,属下这里还有一封崔珙奏将军写给大人的密信。”

说话间,国柱从怀里掏出了用竹筒密封的书信一封,恭恭敬敬的交到了张义潮手中。一看到有崔珙奏的密信,张义潮的双眼顿时恢复了精神,随即接过书信熟练地打开。

崔珙奏写给张义潮的书信大致的意思就是安抚张义潮静待朝局的稳定,最后是鼓励张义潮要对朝廷有信心。张义潮一字一字的阅读完崔珙奏的书信之后,扬天长叹一声道:“哎,可能这就是天意啊!”

此话一出,众人一阵沉默。

另一方面的长安宫城乾元殿,等待了数十日的凤翔节度使崔度终于在枢密使王守澄的引见下见到了新皇帝文宗李昂。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文宗李昂继位之后对于前朝的宰相及一众高官自然是怎么看都顺眼,这才致使凤翔节度使崔度停留在长安数十日而不得觐见,若不是郭太后及枢密使王守澄极力引见,李昂恐怕并不会买崔度的账。

乾元殿内,李昂端坐在龙椅之上,龙袍、玉带、皇冠、御髻一应俱全,中等的身材、扁平的额头、削瘦的脸庞使得李昂看起来十分的精干。站在李昂身边的是新上位宰相的牛僧孺,此人在李昂为太子期间便依附与李昂与萧后身旁,是典型的权利狂人。此时站在李昂身边,自然是要以威势压倒朝中最有影响力的枢密使王守澄。李昂本就不愿意接见崔度,但是碍于已经垂垂老矣的郭太后的面子,李昂不得已才在牛僧孺的陪同下接见崔度,行礼过后,李昂便不耐烦的问道,

“崔节帅不辞劳苦从岐州赶来长安,到底有何事启奏?”

“陛下,请恕微臣直言,当初穆宗皇帝在位期间,已经将收复河西作为朝廷的方针,如今我凤翔军马准备就绪,随时都可以出兵凉州驱逐吐蕃暴军收复河西!”

听了这话,站在一旁的牛僧孺抢先说道,

“哼,收复河西是何等大的事情,朝廷怎会将希望寄托在你小小的凤翔一镇上!”

“牛大人请慎言,当初穆宗皇帝时,我...”

崔度的话还没说完,李昂便猛然站起身来指着殿下的崔度,厉声呵斥道,

“崔度不可造次,朕新继位不久,你一口一个穆宗皇帝闭口一个穆宗皇帝,你当朕是什么?啊!”

李昂的怒火波及到了一旁的枢密使王守澄,二人吓得赶紧跪倒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说道,

“微臣一心为朝廷,无心顶撞陛下,还望陛下恕罪!”

“哼,恕罪?朕看你的人头是不想要了吧?”

“吐蕃霸占我河西数十年,崔大人也是想早日拯救我河西民众与水深火热之中,言语唐突,请陛下宽恕!”

“哼,枢密使,你掌管枢密院自当为朝廷联络外镇,可是小小的凤翔镇就敢直言顶撞朕,你说你这个枢密使还有做下去的必要么?”

“微臣惶恐,不知陛下何意?”

“哼,少在朕面前装蒜!”

“微臣万死,不知何处冲撞了陛下!”

“行了,朕今日有些倦了,你们退下吧!”

说话间,李昂站起身来离开了乾元殿,大殿之内留下了一脸惶恐的崔度与王守澄二人。无奈之下,二人只得悻悻的离开了大殿往枢密院方向而去。

枢密院正堂,王守澄双手背后来回的踱着步,额头上地汗水不停地淌下来。坐在椅子上的崔度更是心急如焚,二人如今已经是惊弓之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皇帝的勃然大怒而性命不保。良久之后,王守澄这才尖着嗓子,着急的说道,

“郭太后重病不起,就算老奴有心劝说皇帝,恐怕皇帝也不会听。一旦郭太后仙逝,老奴怕也是到头了!”

“枢密使大人言重了吧,您是枢密院枢密使,在朝中位高权重。今日之事,皇帝可能只是忌惮你的权势,如果今后稍加小心,相信皇帝还是会信任你的!”

“哈哈哈...,老奴能成为枢密使靠的就是敏锐的观察力,当年穆宗皇帝看中老奴,这才拼死为其铲除了陈宏庆、韩弘二人。如今李昂继位,自然是倚重郑注、牛僧孺二人,老奴已经没用了!”

“这?”

“这都是宿命,我们这些宦官最多能够获得一朝天子的信任,何况老奴已经够本了。倒是你崔大人,凤翔的军队是我们最后的资本,绝对不能让牛僧孺、郑注这两个小人有机可乘,明白么?”

“枢密使大人,下官现在并不乐观,恐怕凤翔会向当年的魏博一样,落得个四分五裂的下场!”

“那倒不至于,老奴认为,只要凤翔时刻与沙州张义潮保持联络,肯定不会像魏博一样,你相信老奴,张义潮绝非池中之鱼!”

“下官谨记大人教诲!”

就这样,这个曾经侍奉过宪宗、穆宗、敬宗的三朝元老王守澄看到了自己即将到来的归宿,而曾经雄心壮志想要收复河西的凤翔节度使崔度更是内心充满了悲观。这个王朝的新主不再像其祖上那样忧虑国家的山河社稷,而是绞尽脑汁的想要铲除宪宗、穆宗时期的老臣,李唐崛起的希望也注定要断送在庸碌无为的文宗李昂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