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襄公西征这一件事情在史书上被一笔带过,目前仅有的资料仅限于太史公《史记-秦本纪第五》上的一段话:
“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乃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
实际上如果细细考量,我们会发现在郑武公三年的时候,平王便已经察觉到自己对于姬掘突这一把刀很难操控,于是乎便有了秦国这第二把刀。所谓的誓约只不过是空口大义,有无之间。
跳过这些春秋时期被用烂了的言辞,我们会发现事情的真想就是秦国原本只是西戎分化的出来的国家,虽然面积比一般诸侯大很多,但在中原诸侯中并没有什么影响力,然后平王给他了更大的国土,给他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实际上这第二把刀比第一把刀更加锋利,也更加的不听话。
在春秋百多年的时间里,秦国没有像郑国一般四处征伐,然而他宝刀出鞘的那一刻,立即灭了周王朝,直接开启战国时代,然后一统天下……要是平王知道这些后事,不知道还会不会把岐山以东的地方封给秦襄公。
历史的简单使人们忽略了成功者的艰辛,当秦国的士兵回忆起那一战的时候,自己都觉得胆战心惊。
战场就在岐山以东的谓川平原之上,当秦国的军队突然出现在西戎人面前的时候,原本就凶悍无匹的西戎人没有一丁点儿的畏惧,很快便集结出抵抗军团朝着秦国人冲杀过来。
每一方土地上的人民都有他们自己的尊严。人类从氏族社会时期便已经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便知道氏族的强大会带来人民更多的粮食和活动范围。当慢慢步入到奴隶社会的时候这种直接利益观念更多了一层道德的包裹,成为了从小便被不断烙印在百姓身上的氏族荣耀观念。他们为自己的氏族而骄傲着,也愿意为这种骄傲献出生命。
西戎人一直想着融入华夏族,好成为神州大地上绝大多数人类所认可的文明人。然而他们一直没有成功。秦国人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取得了成功。这在西戎人眼中是没有道理的,秦国人于是便成了叛徒。
面对叛徒,他们内心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所以在以往的征战中,西戎人在战场上总是更加的从容,而最后的胜利也表明他们的从容是有道理的。而在西戎人义无反顾理所当然的冲杀中,秦国确实也很难抵挡,唯一的一次胜利还是依靠周宣王的力量。
周宣王时期秦国对西戎取得的胜利,是西戎人心中永远的痛,他们以为这一次的失败使他们整个氏族的耻辱。当他们看到秦国那猎鸟黑旗的时候,他们没有一丁点儿的慌张,反倒是以为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
但这一次,他们当头面对的是悍不畏死甚至一心求死的姬掘突和他身后的一千郑甲。
从骊山之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这一千士兵每年都在参加战斗,而且每一次战斗他们都取得胜利。以战养战的后果就是在战场之上,他们有着比所有人都更坚定的胜利信心。他们从来不会以为他们会输。
而西戎与秦国仅仅是有满腔的仇恨,虽然哀兵必胜,但是品尝过失败的队伍内心总是残缺的。况且郑国的一千士兵,也全都是哀兵。
在攻打东虢的时候,姬掘突的一只胳膊受伤了,直到现在,姬掘突胳膊上的伤还没有好,但受伤的只是左手。当他放下需要双手擒拿的长戈,拿起短小精悍的长剑之时,杀伤力更大,战斗力更强。
西戎看到这一尊杀声冲过来的时候,立马便三五成群地朝着姬掘突包围过去,但是他们发现互相对冲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他们刚回过神来,姬掘突的身体几乎与他们贴到了一起。紧接着,他们看到的便是姬掘突明晃晃的长剑和他们自己身体里流淌的血液。
秦国人根本不敢相信,西戎人竟然这般轻易便被冲乱了阵型,三军当中的中军几乎是刹那间便土崩瓦解。
于是乎单方面的屠杀就开始了。
王顺山一战,西戎的先遣部队被秦国人一举绞杀。随后西戎国上下震动,他们知道,这一次秦国人是有备而来的,他们立马开始组织规模更大的军队与秦军抗争。第二次会战在王顺山,这一场大战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而秦军获胜的过程与上一次几乎完全相似。先是郑国的军队死命冲杀,须臾间将西戎的军队截成两端,紧接着秦军以优势的兵力对没有冲击力的西戎军围剿。
当第二次战斗失败之后,西戎人意识到,这一次秦国来攻恐怕不单单是要报仇雪恨,很有可能是要将西戎灭国,于是在一片惶恐之中,西戎人在岐山组织了第三次同仇敌忾,舍生忘死的进攻。
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西戎人第一次没有拼尽全力,再往后便再也没有获胜的信心了,而作为一个文明落后的国家,他们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与觉悟,当第三次大战又失败以后,所有的西戎人再没有抗争的心思,只要是看到秦军,便立马望风而逃。
而经过连番的厮杀,郑国兵甲几乎是损失殆尽,姬掘突也终于雷倒在了血泊之中。
秦襄公心里的畅快仿佛是浴血重生的凤凰,在天地之间散发出无数的光与热,甚至于他脸上的皱纹都在获胜的那一刻被欢喜的火灼烧平整。
这一次,他不打算给西戎人一丁点儿的活路,在第三次会战胜利之后,他大喝一声:“继续追击!”
秦国人听到这一声命令,当下便全军出动,继续朝着西边挺进,然而秦襄公自己却在喊出这一声令后徐徐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