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大话春秋

第八十九章 红颜祸水

2017-07-21发布 2050字

董愕大笑之际眼睛的余光看到智燕也温柔的笑了,当下笑声一停,转头盯住了智燕,渐渐就看痴了。

董事虽然刚刚回到胡国,可是一看董愕看智燕的眼神,哪里还能够不明白这些事情是怎么回事儿。妲己祸商,褒姒扰周,这些个著名的因为宠信后宫而导致国家产生祸乱的事情都浮现上董事的脑海,他下意识地就说出来一句:“王上,这智燕是红颜祸水呀!”

这话一处,智燕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心中的愧疚和担忧立马涌上心头,原本因为姬掘突来攻打胡国而产生的那么一丁点儿的欣喜一扫而空,转而觉得若是姬掘突真的来攻打胡国,自己可就真是胡国的罪人了。

可董愕看到智燕脸上的忧郁难过,只觉得这都是因为董事,当下勃然大怒,一脚就提到了董事的身上。董事虽然身子骨也是很不错的,不然也不可能在姬掘突一掷之下而毫发无伤。然而董愕这一脚虽然不及姬掘突那一掷的刚猛凶狠,却让董事更加的受伤。

身上的灰尘和屁股上的疼痛并不算什么,只是董愕当众给自己的这一脚让他颜面丧尽,他只觉得心寒。自己辛辛苦苦一路跋涉而来,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胡国,可是现如今胡国的国君却因为一个女人而跟自己翻脸,这算是什么?

董事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古以来的忠臣总是最委屈难过的了。他脸上闪过一丝怨恨,并不是所有的臣子对于王上都能无条件地臣服,任劳任怨而没有丝毫的抱怨。

智燕看到这一幕吓了一跳,他光是看董事这个人刚毅的脸庞,便感觉这人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他说姬掘突带着郑国人来攻打胡国,那八成就是事实。她剑董事脸上满是怨愤,赶忙亲自走过前去,要搀扶董事起来,一边急急走着,她嘴上还说道:“这位大人,您放心,郑伯他绝对不会来攻打胡国的。”

智燕原本是好心,因为她在出嫁之前便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姬掘突的人恐怕就是她了。他早就预料到有朝一日姬掘突得知事情真相,会忍不住做出一些不理性的事情,所以临走之时她给姬掘突留下了一封书信。在她看来,自己那一封书信应该能够约束住姬掘突的。不过一想到这一封书信,她心中又隐隐作痛起来。

可是董事听到这一句话,内心更是生气。自己亲眼看到郑伯要带兵来攻打胡国,这女人却当着王上的面说姬掘突肯定不会来攻打胡国,这不是赤裸裸的说谎吗?他当下就肯定这一个女人绝对是郑国派来迷乱董愕心神的。所谓的郑胡联姻,不过是郑国灭胡的一个计策,这是一出美人计。

当下他不等着智燕将身走进,箕坐之下一脚就等了出去,将智燕蹬在地上:“你这个妖女!你来我胡国究竟存的是什么心思?是不是非要看到我胡国灭亡才开心。”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我挺厌恶有一种人,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这种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这句话肯定不是绝对正确的至理名言,因为世界上不存在不明白人和情况就要劝人大度的人,因为他即便要劝,也一定要说些与那些事情有关系的内容。但是这句话却非常直白地表露了人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那种想让对方不得好死的心情。

董事他在被董愕一脚踢开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七巧玲珑心的比干,想到的是英勇无敌的姬友……这些个臣子在历史上都是忠心耿耿一心想着报效国家,却被人不理解而导致身死道消。在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人。

而董愕跟董事的心情一模一样,他觉得自己也十分的不容易。他作为胡国的君主,虽然说不上雄才大略,但是足够的礼贤下士,平日里对臣子们都十分的恭敬友好,可实际上呢?自己这样的姿态并没有换来臣子们的绝对忠诚,反倒是让他们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可以对自己的所有决策都指指点点了。他在这一刻想到了商纣王,想到了周幽王,他开始理解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不顾国家利益而处死臣子的王上了,因为那些个臣子确实该死!

想到这一点他怒喝一声:“来人,将董事押进大牢!现在起便革除他的太宰职位,明日早朝商议太宰人选!”

“王上,万万不可啊!”智燕倒在地上,却出声哀求道。

这一幕更让董愕心生怜惜,他赶忙走到智燕身边,将智燕扶起来,说道:“燕儿,本王知道你对本王一片忠心,可是这该死的董事如此不懂事,对你竟然敢如此无礼,不严惩他难以宣泄朕的心头之恨!”

智燕只是摇着头:“这都是我的不对,王上万万不能惩罚这位大人!要不然会让臣子们心寒的!”

智燕这些劝告全都是发自内心的想法,然而这些在董事看来,却无比的虚伪而阴险。他以为智燕这样做,无非就是为了博取王上的同情,好进一步魅惑王上以祸乱胡国。这一刻,他真是把智燕恨死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奇怪。若是董事能够真心诚意相信智燕,问一问智燕为什么她敢说郑国的军队不会来攻打胡国,或许今天的祸患便不会发生。而且友好商谈之后,说不准会避免来年胡国的灭顶之灾。但是董事就是没有这样做。

我们不能说董事这个人他做得就是错的,我们更不应该说董事不应该生气,不应该愤怒,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我们只会对他包含同情。然而同情之余却又感慨:这事情真是怪不得他,这事情也只能如此。

只能如此吗?若是人与人之间都完全的信任,没有欺诈与隐瞒,也就没有怀疑与猜忌,如此也就再没有这些冤枉与悲伤了。但是这太难做到了,因为主动权不在于单个的人,而在于这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