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兵痞往事

214.濒临前夜

2017-06-03发布 3796字

1939年7月3日,第十二集团军在护航舰队的护送下顺利抵达摩加迪沙港口,随行的庞大舰队一同抵达,庞大舰队所带来的海量物资以及武器装备和弹药燃料为即将发起的战役的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与此同时,印度战区吹响了战争爆发之后的第一声号角,在胡宗南中将的指挥下,整个印度战区发动了代号名为“夺珠”的战役,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钢铁洪流喷吐着冲天的柴油气息,以势如破竹的气势席卷而下,共和国的铁蹄第一次践踏在了英女皇皇冠的明珠之上。

战役从七月一号也就是宣战的第二天发起,国防军印度战区动用了超过一千五百辆坦克、两千七百门大口径火炮以及一千二百架左右的作战飞机,地面兵力达到了三十八万人,整个战区由喜马拉雅山和东缅省向印度发起了进攻,虽然英国人对此早有警惕并作出了相对应的战略部署,将驻印度舰队全部派离港口以避免被共和国海军印度洋舰队全歼在港口内,并且还紧急向印度增援了超过七万人的陆军军队。

但战争开始之后,英国人在印度的局势迅速恶化,哪怕依靠着三十万的英国殖民地军队和超过两百万的印度仆从军,英国人还是没能挡住共和国的锐利兵锋,英国人的脆弱防线在国防军的进攻下显得比纸还薄一些,北方重镇巴特纳被攻克,这宣告着英军苦心经营的恒河防线宣布崩溃,数十万英军以及印度仆从军扔掉了武器投降,东部重镇达卡也在一天之后被攻占,两路大军径直朝着印度首都加尔各答进发。

受迫于印度迅速恶化的局势,原本游走在印度洋上四处袭击共和国运输舰队的英驻印度舰队不得不放弃破交战的任务,转而前往加尔各答策应友军防御争取制海权,早有准备国防军印度洋舰队在孟加拉湾安达曼群岛西部海域设伏,与英国舰队进行了一场争夺印度洋制海权的决战,最终印度洋舰队在付出了三艘重巡洋舰五艘轻巡以及两艘驱逐舰沉没的代价击败了英国舰队,印度洋舰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除了战沉的军舰之外,重型航空母舰共和号重伤、果敢号轻型航母轻伤,两艘航母不得不返回仰光船厂接受至少半年的大修维护,其余军舰也都负伤。

英国人的驻印度舰队在这次的安达曼大海战之中几乎收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四艘战列舰、七艘重巡洋舰、两艘轻巡洋舰以及若干辅助舰艇被击沉,最重要的是英国舰队序列中仅有的的暴怒号航空母舰和皇家方舟号两艘航空母舰均被击沉,只有两艘带伤的复仇级战列舰决心号和君权号带领着残存的舰队趁着夜色和风浪躲避着雷达离开了战场,顺着洋流撤往英属南非。

印度战区的海陆两场胜利彻底奠定了印度战场的胜局,同时也给其他战区带来了空前的压力,胡宗南这位年仅四十三岁的“年轻”将军趁着上次的晋升机遇当上了印度战区司令官,原本声望不足的他接着这次漂亮的胜利成功稳固住了自己新晋中将的地位,并且受到了统帅部的赏识。

有人高兴自然也就会有人发愁了,英国人自然是最愁的,连续两场失败让英国政府意识到了印度战局已经无法挽回了,他们明智地在局势彻底崩溃之前尽可能多的撤回军队巩固非洲中东的防御力量,大量的英国客轮和货轮趁着国防军印度洋舰队海战过后元气大伤的机会飞快搭载着大量英军本土军队撤离印度。

刚刚抵达摩加迪沙的东非战区司令官张孝准少将刚刚登陆就迅速召集了各师主官进行会议,会议上张孝准脸色很差,脾气和耐性更是非常差,年届六十的老将军更本就无法接受一个年轻后辈比自己早晋升中将并且还打出了一场漂亮的战役,这样的情况是对老将军最大的刺激,看着别人肩膀上的两颗金星,张孝准少将非常眼红,他很清楚自己已经年近六十了,如果不能在东非战区打上几场完美的胜仗,自己肩膀上三颗星当上将的梦想就会是一场空想。

受到了严重刺激的张孝准少将雷厉风行的督促着整个战区进行战役准备工作,大量物资起运至各个部队,近五百架的庞大运输机被转运至索马里各处野战机场同时也带来了战区急缺的兵员。

受到了刺激的英国人迅速加强了在肯尼亚军事部署,受限于当地恶劣的环境,中英双方之间并未在肯尼亚爆发大规模的战役,更多的只是小规模的交火,英国人的舰队也同国防军印度洋舰队驻波斯湾的第七特混舰队发生了多次小规模的海战双方各有损失,在军事攻略的同时,英国也加强了对意大利的外交攻势,以强大的影响力要求意大利对英军开放埃塞俄比亚的入驻权利。

英国人的反制丝毫没有影响到张孝准少将的疯狂备战,这位老牌少将凭借着自己的多年经营的深远影响力,一次次的从国内要来了大量的支援,甚至连日本新政府刚刚组建的四个陆军师团也都被他挖过来了一个,原驻日朝总督现陆军总长杨怀立上将对此帮了不少帮,对于自己这位旧识杨怀立上将也是能帮就帮的。

空军也在张孝准少将的要挟加软磨硬泡之下不得不得从国内抽调了大量运输机和战斗机以及轰炸机沿途转场飞至东非,其中甚至还有20架刚刚列装空军的Y-39鲲鹏战略运输机和38架Y-28重型运输机,这样的大礼包让张孝准少将老怀大慰,连连夸奖空军总长楚云飞上将是个尊老的好后生。

大量运输机的到来为张孝准少将兵行险着的战役计划提供了行动基础,整个105空降师开始了站前的最后准备,其余各师也都进入了临战状态,波斯湾舰队配合着运输十二集团军抵达东非的运输舰队组成了一支临时特混舰队编入了东非战区战斗序列,空军也开始频繁侦查红海沿岸。

但一场战役的准备绝不是轻易就可以完成了,印度战区之所以能够在开战之后就立刻发动大规模的战役,其原因就得益于印度战区的前身:国防军西南集团军群!

一战时期共和国就拟定了对印度的占领计划,但受制于风云突变的战事变幻,对印作战的计划最终流产,但历任西南集团军群司令官都没有放弃对该计划的准备,大量的物资储备和情报侦察工作从一战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可以说新上任的印度战区司令官胡宗南中将完全就是捡了一个现成的洋落,二十年如一日的准备可不是闹着玩的,战役一发起之后整个战区的作战部署、后勤补给线、陆空协同各个方面都是顺畅无比,仿佛就像是一场预设的演习一般,顺利的令人难以置信。

东非战区可就不同了,因为国防军之前在此的物资储备和情报侦察工作严重不足,根本不足以支撑近十万机械化军队的作战需求,哪怕是张孝准从国内带来的海量的物资也还是无法完全支撑接下来正常战役的需求。

要知道当年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每次远征蒙古都需要准备长达一年之久,那可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几乎只需要准备粮草就行了,而且蒙古离国内也不算太远,而这次的“八下西洋”可就不同了,从国内到东非中东几乎数千公里的距离让任何物资装备的运输都会变得漫长无比,尤其是现代机械化军队所需的作战物资更是海量的,从几毫米的步机枪弹药到上百毫米重型火炮炮弹,从士兵的一双袜子到每日所需的食物饮水,从每一辆汽车所需的燃油再到坦克备用的履带,每一样都是作战必须的,繁杂的准备工作几乎超过了战役本身的难度。

这就是进入机械化作战时代的特点,没有充足的准备就别想轻易开始战役,否则光是本身的准备不足问题就足以拖垮一支军队了,尤其是在北非这种荒漠地带作战需要的准备就更多了。

张孝准少将也幸亏是老当益壮,每天几乎都需要工作十二小时以上,从战役计划准备到后勤物资配送每一件事他都亲自过问,战役计划的每一处细节和每一个时间节点他都了然于胸,军队兵力的使用和指挥部署他能够精确到每一个团,整个战区集团军群在张孝准少将的组织指挥下迅速像是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一般飞速运转起来了,每一个士兵都有了自己的任务和目标,每一个连队都有自己的作战计划,每一个团都清楚了自己的战役地位。

国防军从来都是崇尚计划中心战,也就是战役中的每一次作战行动都是围绕着战役的计划而开始的,每一个战役节点都有着准确的目标和时间,这是必须不惜代价完成的任务,一旦战役开始,每一支军队都会成为战争机器上的一颗螺丝或者一个齿轮,紧密衔接完美配合,发动着一次次的战斗将整个战役的主动权完全掌握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

为此,战区司令部的参谋们累得几乎吐血,司令部内的侦察情报和照片摞得像小山一般,战役计划书更是多次变更与初始的那份统帅部战役计划完全不同,国防军的作战就是这样的,每一场战役的胜负几乎从计划书一决定开始被确定了,能够顺利执行计划那就是胜利在望,如果出了岔子,那就必然是惨胜甚至是失败。

东非战区兵力的频繁调动和物资补充极大吸引了盟军的注意力,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得不在原计划的基础上继续顶住压力向北非增派兵力,甚至不惜削减在中东苏伊士区域的部署也要加强在埃及和红海沿海的军事力量,直到七月份的第一个星期结束,整个北非中东的盟军军队数量达到了空前的一百七十万人(不含殖民地仆从军),资本主义老牌列强的强横实力在此刻尽显无遗。

己方的力量在增强,但敌人也不是蠢蛋,他们也在加强着自己的实力,双方就像是赌红了眼一般,疯狂的将自己的筹码不要钱一般的扔向了彩池,不惜代价的增援着北非中东。

开弓便没有了回头箭,这样的豪赌让超然于战争之外的德国人和苏联人目瞪口呆,如此庞大的海外部署和物资运输远超他们的想象,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了,这场战争并不是他们想象中可以渔利的嘉年华,而是一场残酷的绞肉机,任何企图在其中牟利的国家都必须先要付出天价的筹码才能够获得坐上赌桌的资格,除了中、美、英、法、德、苏、澳几个寥寥无几的大国之外其余诸如意大利、波兰、南清帝国、南岸共和国什么的中小国家完全就是跟风的闲家,除了跟注的权利之外他们完全就是打酱油一般的存在。

刚刚爆发的世界大战从一开始就跳过了预热和前奏直接走向了高潮阶段, 凝聚在北非中东上空的战争阴云也已经浓郁到了极致,除了华丽的爆发再也别无他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