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舌尖的欲望战胜国家的约束,他下马买了几个香喷喷的蒸饼,美滋滋地骑在马上啃起来,“遂市其一,马上食之”。
殊不知,张大人的政治前途就止于这几个包子馒头了。他好歹是个公众人物,朝廷大员在大街上买蒸饼吃的事情传开来了。专门负责纠风的御史在武则天面前奏了他一本,认为张衡路边买蒸饼吃的行为有违官员行为准则,损害 了朝廷高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武则天也觉得挺丢脸,马上批示:“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彻底丧失政治前途。 苻坚的侄子苻朗,好吃。 会稽王司马道子为苻朗设盛宴,极尽江东的美味。 吃完后,问他说:“关中的菜肴比这个怎么样?”苻朗回答说:“都好,只是盐味还没有十分进去。”后来问厨子,果然都像他说的这样。 有人杀鸡做给他吃,端上来后,苻朗说:“这只鸡栖息时常常一半露天。”察看一下,果然如此。 又吃鹅肉,能知道鹅什么部分长白毛什么部位长黑毛。 有人不信,记下来去试他,结果毫厘不差。 而这些美食在京中皆有它们的可寻之处。比如上面的几样大菜,就是上官最喜欢去的醉仙楼的招牌菜。而那些小点心,自然是七子铺的主打。
而七子铺的老板秦七子,一直自称是得了真传,做得是唐朝至今仍没有改变过的点心,从用料到火候,一点儿也不差。
富有特色的一个情况是,在唐人那里,奶制品甜点占了相当的比重。当时十分看重“酥”制的甜品,重要宴会上一定会有精致的大型冻酥花糕。其中最流行的是酥山,说起来有点神奇。
其制作工艺称为“滴酥”,竟颇接近今日向蛋糕上挤奶油裱花的方法:将酥微微加热到近乎融化,拌入蔗浆或蜂蜜,然后由妇女们拿在手里,向盘子一类的器皿上滴淋,一边淋一边做出造型。甜酥“淋”成山峦起伏的形状之后,经冷冻定型,便会牢牢地冻黏在盘子上。在连盘端上宴席之前,还会插些人工做的彩树、假花作为装饰。
酥山可以采用本色的白酥制成,状如雪山,但也常常染成红色或绿色。实际上,人们常喜欢采用染成粉红色的“红酥”制作精品“奶油冷冻花点”,韦巨源拜尚书令,曾经向中宗、韦后进献“烧尾宴”,其中有一道“贵妃红”,旁注“加味红酥”,便明确显示这是一种用掺有香料的红酥制成的甜点。
席上还有一道“玉露团”,旁注“雕酥”,则是把冻酥加以雕刻,形成精美的艺术化造型。
总之,在唐人生活中,“冷冻奶油甜点”可谓异常发达,占据着类似今日奶油蛋糕或冰淇淋的位置。此外,糯米与面粉、豆粉制作的甜点也很发达。惊人的是,当时可能已经出现了细腻的豆沙。
《云仙散记》中就记载说,虢国夫人府上有一位叫邓连的厨艺大师,他滤掉熟豆泥中的豆皮,制成豆沙,美名“灵沙臛”。
同时 ,将上好糯米捣打成糍糕,夹入灵沙臛做馅,还巧妙地将这豆沙馅塑出花形。经他巧制,糍糕的糕体呈半透明状,于是豆沙的花形得以隐约透映出来,因此叫作“透花糍”。
实际上,唐人很善于把点心做成半透明状,在满足唇齿享受的同时也提供视觉美感。彼时流行一种叫“毕罗”的蒸食。
晚唐时一位名为韩约的士大夫,其家精于美食,尤其以“樱桃毕罗”闻名遐迩,这种毕罗以樱桃果作为馅料之一,蒸熟装碟之后,皮内的樱桃竟然果色不变,紫红如鲜,在薄薄的粉皮之内朦影玲珑。
仅仅是想一想,就会觉得真是诱人啊!
当时也能把米粉染成多种颜色,做成七彩拼成的花糕,叫作“米锦”或“虹桥”,重阳节时必吃的花糕即为这种多彩的“米锦”。
另外,用面粉做成的甜点亦是丰富多彩,包括烫面与发面两种,往往以豆泥或枣泥做馅。另外,油炸食品也很发达,叫作“寒具”,韦巨源所献烧尾宴上即有一道叫作“巨胜奴”的“酥蜜寒具”,大致近似后世的糖麻花。
当时有种夸张的说法,质量最好的寒具一旦入口咀嚼,其破碎的声响能“惊动十里人”,可见唐朝的炸甜点是何等酥脆。
由于唐朝不仅皇家冰窖、官府冰窖发达,民间私营的商业性冰窖也不稀见,于是,甜食也随着季节不同而相应变化,到了夏季,便会有冰制或冰镇的美味助人消暑。
例如,逢到盛暑天气,宫廷中会做一种“清风饭”,是用糯米饭、龙睛粉,、龙脑细末与牛奶一起拌匀,垂到冰井深处加以充分地冷冻,形成一道清爽可口的祛暑冰点。民间则流行把冰块敲碎,浇上蔗浆,制成类似刨冰的冷食。
由于甜咸糕点都十分发达,唐朝不仅出现了以点心著称的名厨师,还出现了专营各式糕点的“糕坊”即点心店。
非常幸运的是,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有面制糕点的风化遗物,其中包括千层糕,也包括做成花形、叶形的点心,让我们在今天依然能够一窥唐代美食的精巧与丰富。
唐代还是“点心创世纪”。“点心”一词,就是唐人发明的。
唐代普遍采取三餐制,正餐足矣,点心便成了唐人生活的精美点缀,在正餐大菜之外给口腹增加一些享受,行的是“锦上添花”的事。古代礼制规定天子可以享受一天四餐的特权——名副其实的“饱食终日”,唐人在三餐之内或之外,再添上一些小点心,诸如贵妃红、金铃炙、玉露团、紫龙糕、满天星,也就接近于天子的生活水准了。
唐以前无“糕”之说,但称糗、糍、饵䭔。糍与饵都是古代糕点。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
糕点真正受到重视,还是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的事,最初佐茶的糕点饼饵被称为“茶食”。
所以秦七子总说,自家的点心才是真正的古法小点心。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把点心铺开到五湖四海去。
“不过七子铺的点心确实是好吃!”沁儿嘟囔着,“其实我们福建那儿也有七子铺,只不过是近些年刚开的。”
上官惊叹道:“连一个点心铺都开到那么远的地方了啊?!”
“对啊,而且还很受欢迎呢,据说我们当地最狠毒的雁荡山的山贼慕青,都很喜欢吃七子铺的点心。还为了吃点心不惜被官府找到踪迹。”
七子铺的点心样式很多。其中最具特色、名声最盛的饼类甜品当属醍醐饼和红绫馅饼。也是从唐朝传下来的。
由于与西北少数民族间贸易往来交流更为频繁、便捷,少数民族制作糕饼的技艺与原材料得以传到中原地区,其中奶制品、蔗糖等主要的制作甜品的原料物在这个时期开始得到重视并加以对于甜品的制作技艺上的发展。
唐代西北民族地区对于马、牛、羊、骆驼等牲畜以及家禽乳汁的提炼加工,已经取得了相当成效,在丰富当地民族生活的同时,对于农耕民族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西北民族贸易的内容。
“醍醐”是由牛乳炼制而成、以脂肪为主的食品,而“醍醐饼”,即是由家禽、牲畜乳汁加工成的乳饼。其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对唐大盛行的小吃甜品饼类记载之目。后来发展成为佛教禅食点心的一种。
醍醐饼来自云南地区,现仍见于云南大理白族人的日常饮食之中。以山羊奶制成的质量为最佳。醍醐饼为白色块状。酷似豆腐块,可以沾糖食用。
其制作过程是取鲜奶,兑入一种从当地山上采集的酸果榨汁液,酸化乳液。酪蛋白遇酸析出。经过滤,压实,适度脱水后成品。
其工艺原理和工序跟制作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醍醐饼又应该称为“奶豆腐”“乳饼”。
好多家的人都知道七子铺的这个配方,可就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出这样的味道。
“那你说为什么别人家派了人过去偷师学艺,可就是做不出那样的点心来?会不会是放了什么不该放的东西?”上官突然惊恐道。
“我觉得是因为七子铺的老板是用心在做点心。把信仰都放在点心上了。”沁儿说道。
而红绫馅饼则是唐代的一种珍贵的饼饵。以红绫裹之,故名。也称作“红绫餤”。在古代文集中多有记载,相传为唐代宫廷糕点之一,皇帝曾将其作为御赐糕点赏赐进士与功臣。
有诗云:“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餤来。”红绫饼是以小麦面粉,洗沙,糖猪板油为原料,揉成面团,放入模具按压成形,烘烤得而食之。
而且至今为止,红菱馅饼依然是七子铺最贵的点心。不过味道也确实值得那个价钱。雁荡山的慕青,拼了命去不要,也要吃到的就是这种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