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道恨情

第一章 林千一

2016-12-09发布 3464字

夕阳西下,迷人的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空,蜿蜒的山间土路上,几个顽皮的孩子正在嬉笑打闹,不时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然而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却是一直跟在众人身后,默默地走着路,和当前的场景格格不入。

孩子身材消瘦,个子不高,穿着一身土黄色的粗布衣衫,长长地头发束缚在脑后,清秀稚嫩的面容上呈现出的却是与年龄不相符的迷茫。

正在嬉闹的孩子中,一个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回过头来,脸上带着欢快的笑容,正要看看有没有人追上他。却发现了那个有些不对劲的孩子,不禁有些愣神,忘了正在玩耍还有人追赶,竟是停了下来。

后面的孩子没想到他会停下来,一个躲闪不急,都撞作一团。几个孩子哎呦哎呦的叫喊着撞在一起,而那个突然停下的孩子也没能幸免,甚至被人压在了身下。

“石明哥,你怎么啦,为什么突然停下啊?”。撞倒在地上的孩子,一个个爬了起来,都用手扫了扫身上的灰,不停地抱怨着。被叫作石明的孩子,这才反应过来,爬了起来也不管身上的灰,就连几个孩子的抱怨都没有理会,而是向着最后一个孩子跑了去。

几个孩子也很诧异,石明哥这是怎么了?也就都好奇的回头看去,这才发现一直跟他们在一起的小孩,居然在后面低着头一个人默默的走着,不知道在干什么,有些不明所以的相互看了一眼。

被叫做石明的孩子几步来到清秀孩子身旁,抬起手拍了拍正在低头走路的清秀孩子。带着些许疑惑出声道“千一,你怎么啦?”

那个叫千一的清秀小孩,抬起头来有些茫然的看着手还搭在他肩旁上的大男孩,又看了看旁边跟上来的几个孩子。随后有些呆呆的问道“石明哥,怎么了?”

听到千一问自己的话,石明真是一阵无语啊。自己问他怎么了,怎么现在这个家伙还问是自己来了!于是有些无奈又含着些担心的问道“千一,你今天是怎么了,总是心不在焉的,学也不好好上,走神不说,先生问你问题,你也是支支吾吾的,不知道怎么回答,弄得先生气了,还罚你站了一天呢。就连和我们一起玩也是一样,你到底怎么啦?”

石明说完,旁边的几个孩子,也点着头七嘴八舌地附和着问道,“对啊,不只是今天,千一最近几天都有些反常呢!”

千一被这么多人问着,憨憨的一笑挠了挠头,又揉了揉鼻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关心自己的孩子。只能想了想说道“也没什么啦,只是最近身体有些不舒服,晚上总是睡不好,过几天应该就没事了吧!”

顿了顿接着说“石明哥你们接着玩吧,我看着就行嘿嘿……我没事的。”

毕竟还是个孩子,石明心中虽然疑惑,想了想也没有再说啥。又拍拍千一的肩膀,带着其他孩子,开始了新的一轮追逐。

嬉笑声再次响起,石明和几个孩子玩着玩着,就跑得远了。千一笑着看着他们,等他们已经跑远,一丝苦笑才出现在嘴角,默默地跟了上去。

其实他并不是不想和他们一起玩,都是十岁左右的孩童,本来就没有烦恼,怎么会不想着玩耍。

可是就在五天前,发生一一件事,让千一这个平时爱笑爱玩的孩子,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许多,除了偶尔还能和石明等人说笑几句,其他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在那发呆。

千一默默地走进一个小院,小院不大篱笆围成。一个木制的房子有些老旧,院子里除了摆放的农具,并没有其他的东西。看着这个既熟悉又有些变得陌生的家,他不禁想起了五天前的事情。

五天前,千一他们教书的曹先生,家里填了一个小孙子。曹先生家里有喜事,要回家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只能给他们这些孩子放了两天假。

像林千一他们生活的这种小地方,在幅员辽阔赵国,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赵国虽然强大,但是人口并不多,所以很多地方管理都不是很完善。虽然近五十年的平静,让国家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是五十年前的那场灾难,让许多国家从历史上湮灭,虽然也让赵国等几个国家迅速崛起,但由于赵国拣了最大的便宜,其他国家并不想善罢甘休都是虎视眈眈的盯着这块肥肉,所以赵国无时无刻不处在备战的状态之中,防备着诸国的突然偷袭。

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就尤为重要了,有才学的人都会前往赵国都城徐州,寻找自己的机缘。所以很多小地方的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识字读书的机会,只有当地有钱有势的人,有能力让孩子去大一点的城县读书。所以能有这么一位教书先生,教孩子读书,不得不说是这些孩子的幸运。

说起千一他们的先生曹齐生,他的经历虽然有些老套,但也不得不说他的遭遇有些让人同情。曹齐生自幼博学多才,却多年考学不中,在徐州打拼多年,人脉什么的也积攒下了不少,按理说也算是小有成绩了。可是他却有读书人的通病,那就是自命清高,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那些王权贵族很是看不上眼,有意无意之间得罪了许多权贵。结果可想而知,曹齐生家里的生意处处受打压,以前的积蓄一点点被蚕食殆尽,就连之前交好的朋友也都纷纷闭退,唯恐被他连累,竟无一人肯帮他。最后被迫只能黯然迁出了徐州,一家人来到偏远的启阳县,因为这里是他们的祖籍。以他的学识本来可以在县里找个职位的,可是县上怕得罪人又处处排挤他。郁郁不得志之下,经别人指点,他来到了人口相对较多的小石乡。

他自己不得志,就想着在乡里教教这些孩子,这些孩子本来就没有书读,所以学习热情非常高。他想着总有一两个孩子会有出息,走出这个小山村,一旦位极人臣,将来他也会跟着水涨船高。都说人过七十古来稀,虽然在这个时期人活到六十就算是高寿了,但是他也才四十二岁而已,还有机会的。

山野乡村本来就小,消息很快就传播了出去,一听到消息,十里八村的老百姓算是乐坏了,自己家的孩子总算是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了。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人们都知道读了书不一定有出息,但是不读书肯定没出息。所以小石乡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在几个村子之间的地方,修建了一所学堂,并抢着把自家的男娃送到这里读书。

曹齐生虽然清高,却也吃五谷杂粮,需要金银生活。他的家在镇上,平时都是在学堂后面住的。所以百姓们送礼的送礼,交钱的交钱。实在拿不出钱的,也会尽自己所能给曹先生送些粮食,和生活用品。

林千一家只有爷爷和他两个人,爷爷林宏据说今年也有五十五岁的高龄了,只是身体却很好,满面红光的,就连村子上的小伙都不如他。平时靠着几亩地还能维持温饱,可是要送他上学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所以爷俩不得已只能在山上采一些不知名的草药,然后拿到镇上的药铺去卖,才能维持现在的学习和生活。

本来认识的草药就不多,所以爷俩也没少吃亏,有时候会把一些名贵的草药当普通药材卖出去。药店也不提醒,本来也就是小本买卖,谁有那良心关心他们啊。只是看这爷俩总是过来,也就教了些草药的知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是杂草,以免都拿来麻烦,他们还需要自己区分。因此认识的多了,采集的时候也就不那么盲目了,爷俩的收入也渐渐地高了起来,能很好的维持自己的生活了。

有人会问,既然千一认了字上了学,为什么不买本书,自己去学习草药知识。这你就冤枉他了,小千一也想过去了解,他和爷爷也四处打听过,可是县城本来就小,又没什么书店之类的商铺,再加上那时候书籍之类的控制的比较严格。而村民更是没什么文化,懂得几种常用的药材就不错了,只有上山打猎的猎人才知道几种临时处理伤口的草药而已,所以根本就没地方学。

话不多说言归正传,五天前,先生放了假。由于回来的孩子说了原委,知道后的乡亲们,不管有孩子读书的,没孩子读书的,都到先生家祝贺去了。

想想也很正常,有孩子的希望孩子能得到先生的重视,没孩子的,希望以后有孩子了,先生可以收去读书。反正不管如何想法,都是要去的。

第二天林千一爷俩吃完早饭,爷爷就出发了。临走时让林千一在家呆着好好学习,不要总是到处乱跑。对于这样的话,林千一早已经听的免疫了。所以爷爷走后没多久,就兴高采烈的出去玩了,可是在小村子里转了一圈,除了几个上了岁数的爷爷奶奶,其他人都去先生家去了,就连平时的玩伴也都去了。这让他有些失望,早知道就让爷爷带着他一块去了。

没办法扫兴而归的林千一,只能在家里拿着本破旧的线装书看了起来。这是他们的课本,每个人只有一本,用了两年了,所以显得有些老旧。

这些书本都是先生,托关系才弄来的。本来林千一想让先生给他弄一本关于草药介绍的书籍,但是先生听了之后,拍着他的脑袋,让他好好学习知识,不要学习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也就没敢再提。

无聊的一个人看了会书,林千一实在是坐不住了,就这一本书,他都快学了两年了,八岁上学的时候就开始学,现在还是这一本。先生说了贪多嚼不烂,这一本能吃透才可以学习下一个。然而对于小孩子来说,看几遍就觉得腻了,他们要的是新鲜感,他们不是老学究,可以连续几年专研一本书。所以无聊之余,林千一就动了别的心思。

眼睛一亮,林千一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放下书本,起身在梁上摘下药篓背上,走出屋子拿起放在墙脚下的铲子,蹦蹦跳跳的朝着西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