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吕麂子的队伍被包围在公牛国的同时,临漳司马少阳正率众赶到了漳河上游十里处。少阳等人来到漳河岸滩,看到草丛之中隐藏了狄王大缑留下的一二百条船只,来不及多想,剩下的临漳士兵纷纷用上竹船,向对岸驶去。
早已经渡过漳河的狄王大缑在临漳城外等待吕麂子的部下,却等来了一船船从公牛国劫来的粮食。看到这么多粮食,狄王大缑当即命人到河边接应,甚至派出十几人划船到对岸,想尽量多的抢夺粮食。狄王大缑站在漳河北岸的高处观察着对岸的情况,只可惜一二百米的河面空无一人,十几条竹船刚划到对岸,寒浞的一百人也刚好赶了过来。
上百支弓箭带着火把向河中的船只射去。有的船只用竹筐装着粮食,还有的士兵看到带着火把的箭支向自己射来,使劲全身的力气划动船只,只可惜背后的箭支就像长了眼睛一般,专挑要害射去,这些试图逃跑的士兵纷纷后心中箭掉进了漳河,到头来仍是难逃一死。
河面上几十条船只转眼之间就只剩下散落的竹竿,失去了凝聚了和人为超控,大量的竹竿向下游漂去。狄王大缑看到对岸燃起了大火,心知不妙,正要提醒自己人当人,只可惜河面太宽为时已晚,等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寒浞的一百人早已经控制了漳河南岸的码头。
按照临漳司马少阳的战略计划,整个姜国的战争基本上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是准备渡河,第二是攻占姜村,第三是撤退。每个部分又分成很多小细节,准备渡河的工作主要是由狄王大缑协助少阳来完成,渡河的地点是在上游十里处和湛灌国对岸两个地方,狄王大缑在这两个地方都准备了几百条船只,并且在湛灌国准备了食物以供少阳的八百临漳军队实用。
战争的第二部分就是攻占姜村,少阳的队伍沿途灭了高堂国,高堂国的财富便由鬼方国副司马大枞负责转运,只可惜牲畜不足,高堂国的一半财富没有来得及转运就被姜国的军队发现。当少阳率部继续攻占姜村的时候,由于狄王大缑和吕麂子恋战,被公牛子和高堂氏的部队牵制,一路来到了姜村外围,导致整个军队陷入了苦战之中而损失惨重。
战争的第三部分就是军队撤退。其实所谓的撤退是少阳一种消极的定义,因此第三部分也就分成了两个极端。从消极意义上来说,那就是回援姜村的寒浞和有道子一部合兵一处,对已经占领姜村的少阳部发动攻击,一定程度上是无法战胜敌军,临漳部队不得不撤出姜村,在狄王大缑的接应下渡过漳河,同时给予姜国的有生力量以最大程度的伤害;从乐观意义上来说,少阳的临漳部队顺利的攻占了姜村,有道子和寒浞的合兵一处,但是仍然被少阳部击溃,退回到黄河南岸,至此姜国境内的抵抗力量可就只剩下漳河南岸的公牛子一部,姜国实际上已经彻底沦陷,趁此机会,狄王大缑和吕麂子合兵一处灭掉公牛子一部,劫掠漳河南岸各国的财富和奴隶,少阳也可有计划地将姜村一带的财富转移,达到消耗姜国有生力量的目的。
只可惜,临漳司马少阳的周密计划,却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未知的因素,导致整个计划无法顺利的执行下去。鬼方国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在进行还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被迫结束。少阳率领残部回到临漳城司马府,捶胸顿足,满腔的怒火却是无处发泄。
漳河南岸的鬼方国军队已经全部撤回到北岸。一时半会儿,对岸的鬼方人是无力反扑了,寒浞命人将剩下的姜国和寒国士兵分开,经过一番清点,姜国的主力部队经过这一天的折腾,如今只剩下三百人左右。寒国的中军损耗也不小,有道子带来的五百中军剩下了三百多人,湛狐的二百卫队在筑起竹草盾墙的时候死伤了近一半,最让寒浞和有道子心疼的就是从西镇调来的八十名骑兵经过两次追击已经死伤过半。
姜侯和公牛子望着一个百姓都没有的公牛国,内心的酸楚他们自己知道,然而寒浞也能体会到这种深深地失落感,毕竟在多年以前,寒浞为了将这里发展成销售食盐的最佳线路,不惜一切代价暗中援助淳于、公牛、高堂、东郭、子雅五国,这一份感情和寄托还是存在的。姜侯站在寒浞的身边,揉了揉眼睛,低声问道,
“少保大人,攻打我们的鬼方人既然已经撤退,不知大人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狄王大缑和少阳的军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想必他们不会轻易罢手,我的意思是现将我们的一部分军队驻扎在这里,其他人现将公牛国剩下的物资粮食向黄河北岸转移,防止鬼方人再次偷袭。”
“可是我们的军队人数已经严重不足,转运粮食恐怕会力有不逮。”
“我刚才仔细查看了一番漳河岸边,有不少的牛马没有被鬼方人掳走,你何不考虑用这些畜生帮助转运呢。如今姜村、公牛国、高堂国幸免于难的百姓大都拥挤在黄河北岸的丘国和纪国,当务之急就是要将粮食转运到那里去。”
“姜村毁于大火,我这个姜侯恐怕是难逃干系。”
“你也不要自责,你现在以姜国国君的身份下一道战后重建命令,将百姓归置在纪国和丘国境内,并将姜国的政治中心暂时迁移到纪国!”
“原来如此,少保大人真是高啊。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把姜国的军队驻扎在紧靠黄河北岸的纪国,即使鬼方国大军杀来,我们也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渡过黄河,然后构筑一道新的放线,进可攻、退可守!”
“姜侯您能明白这个道理最好,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北边已经不安全了,因此东郭、淳于、子雅三国必须尽快向南搬迁,否则迟早会毁于鬼方人的手中。”
“这个我明白!”
姜文和寒浞商议完毕,二人的看法也基本上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姜国的政治中心经过这一战必须要向南边的纪国迁移,因此靠在漳河南岸的淳于、子雅,东郭三国不得不离开故地,将国中的物资财富向南转移。
姜文命人请来了淳于、子雅、东郭三国的国君,这三人自打战争打响之后就一直携带者自己的亲兵跟随在大部队之中,只是这三人同高堂氏一样在姜国的朝堂没有担任职务,加上这三人原本也不是特别出众之人,因此在具体作战时,他们几人仅以一名队长的身份出现。
很快,这三人同高堂氏一道来到了姜文的面前,姜文的脸上始终挂着担忧,四人均是不解,面面相觑,淳于国的国君关切的问道,
“姜侯大人,如今战事结束,还需要我等效力的地方您尽管吩咐,我等定不会辜负姜侯您厚望!”
“我们姜国遭此大难,多亏各位鼎力相助,否则我姜文很难面对这么大的劫难,我希望我们以后亲如兄弟为姜国以后的发展共同出力。”
“姜侯大人,您就不要客气了,我们全都听您的,您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绝对不会含糊的。”
“好,那我就有话直说了。刚才我同少保大人一致认为,鬼方国经此一仗绝不会善罢甘休,漳河南岸一带已经不安全了。因此我决定将我们的政治中心暂时转移到南边的纪国,淳于国、子雅国、东郭国三国紧邻漳河南岸,也要一道南下,向纪国周围转移。”
淳于、子雅、东郭三国的首领听到姜文的话,都纷纷陷入了沉思。这一句话说起来简单,可是办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三国人口三千多人,粮食物资不计其数,数年来建起的美好家园可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姜文也知道三人的难处,看到三人沉默不语,也不在后面催问。
姜文明白,高堂国和公牛国遭受袭击最为严重,其中高堂国基本上就算亡国,百姓逃亡出来的也是寥寥无几,物资财富被鬼方国的副司马大枞给转移的差不多了。因此高堂国和公牛国势必会毫不犹豫的向南转移,而其他三国,姜文决定不勉强他们。就在众人陷入沉默之际,淳于国国君率先开口道,
“姜侯大人,我想明白了,如今我们姜国遭到这么大灾难,我淳于国全体上下绝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坏了整盘计划,因此我完全同意姜侯大人您的南迁计划。”
“对,我东郭国也同意姜侯您的计划...”
淳于、子雅、东郭三国全都同意了姜文的南迁计划,这也确实除了姜文的预料之外。为了尽快将姜国的财富物资转移到南部一线,三国首领发动了国内的百姓和奴隶,将高堂国和公牛仅剩的物资也源源不断运到了南边。一时间,从北边流亡过来的难民拥堵在纪国的外围一线,物资堆得如同一座小山一般,无数的牛羊牲畜被圈在了临时搭建的牲畜棚内,紧邻黄河北岸的纪国俨然已经成了姜国新的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