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大明张公疑案录

第七章:牧童遭挟审少康

2024-07-19发布 5738字

浮梁县南郊。一座外墙已现斑驳的青瓦房临路而建。房侧不远处的木桩上还系有一头大黄牛,另有几只鸡犬在院墙周围悠闲漫步,浑然不知人间世事。

瓦房大门此时正敞开着,门口外围立了不少百姓,且交谈正兴,其围观者表情或紧张、或平静、或惶恐不安,不一而足。在围观百姓里侧,还有几名捕快正用腰刀交叉于门口拦住众人,以防出现混乱。

院内,一年近不惑的络腮胡男人正用柴刀挟持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童。男童已经吓懵了,竟不哭不闹,脸色苍白。男人身后是一个与其年龄相仿的妇人,正用哭腔和男人说着什么,不过男人似乎无动于衷,仍怒目盯着站在自己前面严阵以待的捕头史长安及一众官差,时不时地会吼上一两句,看上去颇为愤怒。而在一脸忧色的官差中,除了史捕头及手下捕快外,还有郑流和南运生,此时正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解救被挟为人质的男童。而在郑、南旁侧,一年轻妇人,涕泪同流,哀声彻耳。好几次要冲上前去跟络腮男人拼命,若不是有好几个捕快将其挡住,恐怕只是白白做了刀下鬼,徒留闲汉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张公来时,还不到辰时。尚未及门口,维持秩序的捕快便早已入院悄声报与郑流等人。

郑流听报,便留下史长安与南运生在院,自己出外相迎。及他出了大门时,张公亦步至门口。围观的百姓见了,有认识张公的,稍稍放心了些,亦有不识来者是谁的,兀自担忧不已。

张公把郑流叫到围墙一侧,开门见山道:“郑佥事,院里怎么回事?”

郑流回张公道:“大人,事有不妙。您让我查马车的事。我顺着线索查到了这户人家——”

“先打住,”张公择要而询道,“这个暂且不谈,先说院里挟持的是怎么回事?”

郑流也恐事态拖延越至严峻,便将张公拉到门口,向其禀述道:“大人,这家主人叫满少康,也就是屋檐下拿刀的那个男人。身后那个女人是他妻子,叫杨惠青。虽一直在劝他住手,但满丝毫不听。被挟持的是附近的牧童,下面被捕快们拦住的是后来闻讯赶来的牧童的母亲。说起原因也并不复杂,当时我和南县丞正各自顺着自己的线索查到满少康头上,我俩一起找到他家,准备将他缉拿回衙听审。不料竟遭到对方抵抗,且僵持很久,周围干活的百姓好凑热闹,都跑来围观,那牧童连牛也不放了亦围了上来。后来满少康和我们说急了,愤怒难当,觑了个机会用刀将牧童挟持了去,口称一定要见您,不则就要杀人。只因这般,我们才遣人去衙门里通知大人您的。”

张公听了,二话不说,趋步进门。围观百姓想近前一步,却又被捕快们拦在门口,一时交头接耳之声不绝。

张公到了院里,和南运生点点头便算招呼。那牧童的母亲见了,也知是挟持者满少康要见的人来了,慌忙跪拜,要张公作主。

张公见了一脸凶相的满少康,知其怒火正冲,不宜强来。便循循善诱,多加安抚道:“满少康,你不一直想见本官吗?我来了。有什么事跟我讲,切莫一失足成千古恨。”

这时之前被吓懵而面色惨白僵硬的牧童也似是回过神来,哭着嚷着喊救命。这一喊倒把满少康进一步激怒了,刀刃又近牧童脖子两寸,眼见就要挨着皮肉了。院中诸人无不心惊胆战,那牧童母亲更是因哭喊过度,心力竭乏,竟晕倒过去,后被史捕头叫人抬出了院子。

张公怕牧童受伤,忙让他不要哭喊。牧童似也意识到越哭嚷反而越危险,吓得再也不敢哭出声来,只是忍着不住抽动着肩膀。

张公见局势稍微缓下来,便又催满少康道:“现在可以说了吧?只要孩童无事,一切都好商量。”

满少康这才把刀又隔远几寸,身后的妻子也似乎松下一口气来,呆呆地看着他,双手不停揉搓着,看得出来依然很担忧。

满少康见院里都安静下来,便换成左手掐住牧童的脖子,随时准备下力。右手则举刀指了指南运生和郑流,忿忿道:“你的两个手下,不分青红皂白,来就要抓我和妻子上衙。这是什么道理?!都说你张梦鲤执法最公,我倒想看看你今天有什么说法?”

南运生和郑流同时拱手,正想向张公解释什么,不料张公根本无心去听,伸手将二人阻止。并又对满少康道:“想必你误会了,他二人虽然是本官下属,但所为之事也都是严格按照大明律法章程而行。找你去衙门也并非认定你有罪,兴许只是协助官府做个证见罢了。昨日本官还传讯了一算命的和一瓷器店的老板娘,他们不照样毫发无损地回去了吗?本官不敢自称清廉绝世,但不纵凶徒、不枉无辜倒还是能做到的。”

“好一句‘不枉无辜’啊!”满少康略带嘲讽道,“你上回差点就酿成一起冤案的事这么快就忘啦?”

张公知道他说的是毛竹山一案,虽然被揭不是心中到底有些羞恼,但为了牧童安全,自然不能动火再激怒对方。至此,张公也明白对方并不信任自己,示弱并不能救下牧童,于是背手在后,向身后站着的史捕头打着侧面强攻的手势。史长安会意,在张公故意拖延的交谈中悄悄走到对方侧面,相隔不足一丈,准备伺机而动。

就在张公暂停说话,要重新思想对策时。满少康陡然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往旁边一看,发现史长安正要出手制己。当时发怒,一声大喝出手。史长安情急智生,顺手操起身旁一个鱼筌,一个箭步跨上去。眼见得牧童就要被刀刺中、众人都不敢睁眼去看时,突闻竹篾发出‘砉嗤’一声响,紧接着满少康发出痛苦的嘶吼声。手中的刀顿时没了方向胡乱挥舞着,手下的牧童见对方被鱼筌罩住,也“哗”地一声大哭,从满少康身前跑将开去,最后被捕快带出去和母亲相聚。

再说满少康被鱼筌罩住,挣脱不得,情急之下索性扔了刀专心挣脱,无奈依旧不能。待张公让人用绳索将他缚了,头上仍顶着那个鱼筌。

说来也非是满少康力气不够,只因这鱼筌头大尾小,又称鱼笱。通体由竹片编织而成,腹部又有一圈倒刺状的竹篾片,原本是捕鱼时使鱼只能进不能出的功用,这回被史长安强行扣在满少康头上,那圈倒刺刚好顶在他下巴颏和后脑勺上,任他力壮如牛,也不能尽力挣揣。否则非但不能脱下竹罩,反而伤了自身。史长安如此借巧之举,满少康焉有不束手就擒之理?

既已制服满少康,又无人伤亡,众人自然散去。而那被救的牧童也和醒转过来的母亲一同向张公等人致了谢,好一番磕头跪恩后方才赶着牛回家去。这都是些人情常理,不必赘语。只道张公待闲杂人等都去讫后,也不打算再来回奔波将满少康押回衙门再审,而是派人严守院门,就把满家简陋的客堂暂做公堂,就地展开审讯。

客堂上方,张公端坐于一张长条凳上,旁边几案上的筷桶俨然成了一块“惊堂木”。堂下,满少康颓然跪着,因他手脚已经被缚,故已将他头上的鱼筌解了去,被鱼筌倒刺顶过的脖颈还有些许伤痕。在他旁边还跪着低声垂泣的妻子杨惠青。而在两人左右,南运生、郑流各站一侧,旁听大人审讯。捕头史长安则在客堂门口威严肃立,手握佩刀,以防不测。

张公见众人皆已就绪,遂拿起筷筒在陈旧的几案上重重一磕,开始讯问道:“满少康,本官也不与你兜圈子了,这次找你就是为了秦见臣的事。这个人你应该很熟悉吧?”

满少康愤懑不平道:“当然认识,他爹就是个仗势欺人的混账。”

“看来你们两家的过节确实很深啊。”张公又道,“八月十五那天,卯时到午时之间你有没有见过他?”

此时满少康已经意识到张公言外之意,便点明道:“大人是怀疑他狗儿子的失踪和我有关?”

妻子杨惠青一向低头不语,听到丈夫其语,也叫起屈来:“大人怎么不问是非黑白就要冤枉人。我们确实和秦家有些过节,但不代表我们会因此实施什么报复。大人英明,还望明察真相,切勿冤枉无辜百姓。”

张公道:“你一口一个冤枉,可能拿出证据来?”

“这——”杨惠青一时语塞。

“笑话,”这时满少康一脸鄙夷道,“八月十五,我和妻子一直在家,又不曾外出,谁来证明?与其说让我们找证人,还不如直说就想找个替罪羊好在上级面前邀功请赏来的痛快。”

“岂有此理!”郑流听言大怒,“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若再敢胡言乱语对大人不敬,休怪本佥事不客气!”

“郑佥事息怒,”张公非但不生气,反而安抚起郑流来,“这样,他说的虽不怎么中听,但也算有理。我且先问你一句,你是如何找到他头上来的?”

郑流回道:“大人,这事说来也巧。昨天我拿着那两张拓片走访了城里几乎所有做马车的地方。所有车匠都不认得。并称自己从未做过在车轮上镂刻花纹的马车。既然无人认得,我也准备放弃。却巧最后那家马车铺的小儿子正在旁边玩耍,见了我手上拓片,连说认识。我便顺着追问了一番。原来这孩童前两天和小伙伴在满少康家附近玩耍,忽然发现满家牛棚里放了一架锦帷绣顶、十分漂亮的马车车舆,好奇之余便和伙伴们翻进牛棚跑到车舆上去玩,还用黄石子描那车轮上的花纹,故此记得十分清楚。等我今天找到满少康家时正巧碰见南县丞也在这里,于是两下里对了对线索,更加怀疑此人。准备将他缉拿到衙堂等大人审讯定夺,后来就发生了挟持牧童的事。”

“是的大人,”南运生也接道,“想必昨日江知县已经跟大人说过了,我昨晚守在他家门外一晚,今天早上才见他从外面回来。因为碰到了郑佥事,便协同一起欲将他送往衙门听审。”

张公用怀疑的眼神看向满少康:“昨日你去了哪儿,何以一夜不归?”

满少康没好气道:“我去干活去了!怎么,我不去干活你养我们一家呢?”

“什么活非得耗一宿?现在城中过了一更三点便是夜禁时分,城里城外除了患病及生育丧葬等特殊事宜外,其余人等一律不准夜行游荡,你又是如何干的活?”

没等满少康再回话,杨惠青倒先等不及抢着答道:“大人误会,丈夫昨晚有一在城中打更的朋友临时有急事不能出工,所以才让丈夫去帮了一天忙的。”

张公听是打更的,便问南运生道:“浮梁县城南这片是谁负责打更的?”

南运生正准备回应张公,突然又想到什么,遂先转向满少康问道:“你那更夫朋友姓甚名谁?”

“陈二水。”满少康不情不愿地回了一句。

这时南运生才转向张公:“说的没错,这片负责打更的更夫正是陈二水。——若大人还不放心的话下官再找机会问问他本人。”

张公“嗯”了一声,心中释然。确实,除了上面提到的人之外,打更的更夫也不会有犯夜一说,况且现在人名又对得上,说明满少康撒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事也无法再深究下去。于是,张公又将话题转到车舆上,问:“满少康,你家里可确实有郑佥事说的那架车舆。”

满少康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点头称是。郑流也称自己已经在屋外的牛棚里找到车舆,并领头带着张公前去见证。

牛棚是紧靠院子围墙搭建起来的。已经灰尘满布,没有牛,连牛粪也因干燥而没了难闻的味道,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

车舆正停放在牛棚正中位置,没有马,只有带着两只轮毂的车厢。上面依然能看到被孩子们踩过的脚丫印,轮毂的花纹里也还留有被石子描画过的痕迹,除了描画痕迹外还有不少泥土夹在花纹缝隙中。

张公掀开舆窗的锦帷,见舆内也有孩童脚印。再进入里面查看时,还在铺在底板的布垫下找到一块椭圆状的水晶石,晶石被刻意镶嵌在一块铜圈中固定住,还有一小柄可供握持。

张公将他拿出车舆,南运生便好奇道:“大人,这是个什么稀罕玩意儿?”

张公仔细端详了两面,发现其可聚光,便道:“这应该是用‘火齐珠’做的用来观看纤毫之物的器具,有放大功用。一般都是老人或收藏者拿来观察玉石瓷器等物所用。”

“这会是谁丢下的呢?”郑流也凑过来问道。

张公道:“瓷器店老板娘简妤提到过秦见臣好藏瓷一事,他的朋友邱焱燊也曾如是说。而这晶石被放在车厢的布垫下,如果只是不小心掉落是不会跑到布垫下面去的。因此,极有可能是物主故意放在那里的才对。若没猜错的话,这东西很有可能就是秦见臣随身之物。”说到此,又立马转向满少康,厉色质问道,“说!中秋那天你如何将秦见臣劫走的,从实招来!”

满少康看看张公,又看看一样怒容以对的南、郑二人,终于不再像最初那般强硬,而是颇颇委屈道:“大人,这是真不关我们什么事,这车舆是八月十六那晚,我在自家地里发现的。我见其尚还干净漂亮,便悄悄将其拉回家据为己有。我们家现在连头驴也没有。怎么会去拉人呢?”

满少康说完,杨惠青也带着哭腔喊冤。见他俩言之切切,又无绝对证据证明其有罪,一时让张公也没了主见。

就在张公委决不下时,杨惠青又想起一件事来,急急禀道:“大人,我想起来了。中秋那天我夫妻二人虽没有出门,但隔壁的任二嫂来我们家借了一碟灯油,说怕过节家里灯油不够。这个您可以叫她来对质,绝无虚话。”满少康这时也想起这档子事来,忙随声附和。

张公听罢,遂看向南运生,打了个眼神,后者立马示意,便叫人去隔壁通知任二嫂来做证见。

待任二嫂来时,众人已回到客堂。只是这回没人再落座。张公看了眼身材略显臃肿、且又因不明就里而有些紧张的任二嫂,温言道:“任二嫂对吧。别紧张,本官问什么,你如实答什么就是。”

“欸。知道了大人。”任二嫂忙恭恭敬敬回道。

张公遂问:“中秋那天你可曾到满少康家借过灯油。”

“是的大人。那天中秋,晚上会睡得迟些。家里灯油不多了,买又来不及,怕晚上不够用,便向他家借了一碟。当时还是杨小妹给我倒的油。”

“几时来借的?”

“未时左右。”

“他夫妻二人当时可都在家?”

“都在。”

“大人,我说了我们是无辜的,这回信了吧。”杨惠青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说道。

张公没回她,只是挥挥手,让任二嫂回去了。之后又沉吟了半晌,郑流等人都默默看着他,等待指示。

待张公回转神思后,对满少康道:“带本官去你发现车舆的地方看看。”满少康立马唯唯,带着众人去了发现车舆的田地。

在满少康手指的一条地垄旁,果然有两道车辙,和牛棚里的轮辙纹路一模一样,可以确定乃同一轮所致。

张公弯腰观察了片刻,没发现问题后,起身对满少康道:“既然你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为何要抗拒官府,还挟持幼童。你可知,就算你原本无罪如今也难逃律法惩戒了。”

“大人恕罪,”满少康立马哀声告饶道,“小民是一时糊涂,见郑大人他们来势汹汹,以为又要冤枉我等平人,心里不免慌神,做了错事。还望大人给次机会,下次绝不敢再犯。”

也果是“夫唱妇随”,满少康刚刚告饶完毕,杨惠青也跪地相求,说了一大堆令人为之动容的可怜话。张公看向南运生,考验他道:“南县丞,你是本地官吏,说说看,妨碍官府执法,并挟持儿童该是何罪?”

南运生知上级有意考验自己,忙谨慎回应道:“大人,自古法不容情。虽满少康诚心悔过,但违法在先,照大明律法或杖笞六十,或罚钱两贯。不过念在其是初犯,又未造成严重后果,可酌量减罚。杖笞三十或罚米一斛。”

“嗯,还算公道。”张公满意地点点头,问满少康道,“你是挨打呢还是罚米呢?”

“挨……算了,还是罚米罢!”满少康一开始心疼米想选择挨板子,转念想时又怕自己撑不住打,反多花汤药钱,最后还是认罚大米。

迨张公将罚米一事安排给史长安后,便同郑流南运生快马返回了衙门。一路无话,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