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思江、张斌和江天雪离开看守所开始,整整一天的时间,张文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他觉得,今天是他被依法逮捕以来最开心的一天,甚至是他有生以来最成功的一天。以至于晚上看守所为关押的犯罪嫌疑人改善生活、平时一日三餐的大白菜里有了几块红烧肉时,已经有半个月没有闻到过肉味、但一直没有胃口吃饭的张克把满满一碗菜吃了个精光,最后还厚着脸皮找狱警加了半碗菜才善罢甘休。吃晚饭,摸着自己已经饿扁、今天才略微鼓起了一点的肚子,张克仰躺在钢丝床上,望着高高的天花板想着心事。
成功的以“两瓶毒药还在张克手里”这句话将“纠缠”了自己一天的陈思江、张斌和江天雪打发到张克那里之后,张文的心里倍感欣慰。他认为,自己的计谋应该是他在人生的最低谷所做出的一个最正确也是最明智的决定,不但暂时摆脱了陈思江等人的审讯,把公安机关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张克身上,让他有了充足的时间,冷静下来制定下一步的对策,而且会借着张克这棵“大树”,把以顾向阳、陈思江为首的边城市公安机关架在一个火势正烈的炉子上肆无忌惮的烧烤,亦或是把他们逼到虎背上,让他们进退两难,骑虎难下。如果形势发展的好,说不定他张文因此走出困境,逃脱危机,平安无事的走出这四面高墙、电网林立的看守所,虽然不会像以往那样在整个边城市耀武扬威,享受到众星捧月的待遇,但凭借着自己这么多年积攒下的家底,找一个比边城更繁华的城市,无忧无虑甚至是花天酒地的过完下半生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在陈思江等人结束了对他的审讯,急匆匆的离开审讯室的时候,看着他们的背影,张文不由自主的微笑了一下,一种前所未有过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张克之所以如此的自信,因为他觉得在首轮与公安机关的博弈中,自己成功的打出了手中最具威慑力的底牌,而这张底牌足可以让自己曾经的部下包括老领导李勇和顾向阳等人手足无措,进而举手投降——至少对他张文如此。
张文手中的这张牌就是张克。
在经过自己的弟弟张开介绍认识张克之前,张文就对张克有所了解。作为当时的边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他早就盯上了这个当时已经在边城市臭名昭著的张克。但是,经过他的一番调查并准备“收拾”他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张克并非仅仅是一个靠打打杀杀混世界的混混,而是一个相当有头脑的人,最让他感到惊讶甚至心生佩服的是他在边城强大的关系网。他有些搞不清楚,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完全凭借一副拳头和心狠手辣的品性吃饭的人,为什么会认识这么多的政府领导,有这么多他张文想认识一下都难的人和张克称兄道弟,处处帮他说话。
所以,在“收拾”张克受挫之后,作为当时的刑警大队大队长,张文并没有像陈思江一样不屈不挠,抱着除暴安良的正义感与张克及其身边的那些被张克收买了的人作斗争,而是心生羡慕,盘算着如何接近张克并通过他认识他想认识但一直没有机会认识的那些领导,为自己今后的仕途升迁做铺垫,同时让张克这个最好的“工具”帮自己干一些自己想干却不便出面干的事情。
“瞌睡碰到了送枕头的人”。就在张文盘算着如何认识张克的时候,张克却通过他的弟弟张开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而这个时候,他张文刚刚荣升边城市公安局副局长一个月。聪明的张文当然知道张克想认识他的目的,但他并没有因此警惕,而是痛痛快快的答应了张克的请求,在当时边城最有名的西来顺大酒店和张克喝了一场大酒并因此成为了“互帮互助”的好朋友,张克那张巨大的关系网中的一环。
“张克想认识我的目的不单纯,我愿意和这样一个‘江湖混混’交朋友的目的也有私心。是严重畸形的价值观让我上了张克这条贼船,并且自掘坟墓,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和培养。”——这是张文在两个月之后的法庭判决时,站在被告席上的忏悔。当然,这是后话。
认识张克之后,张文很快就融入了张克的“朋友圈”,在张克的“带领”下,整天混迹于边城的各个大酒店和高档娱乐场所,而通过这些场合,他认识到了很多之前听过名字但一直没有机会认识的市领导甚至是省领导。不到半年的时间,张文在整个边城的官场混的如鱼得水,以至于在几个月前省公安厅准备把顾向阳提拔到省厅任副厅长的时候,张文升任边城市公安局局长的呼声最高,甚至有些大大小小的领导在各个不同的场合帮他说话,这一现象连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边城市政法委书记李勇都想不通其中的缘故。
犯罪被捕之后,特别是经过短暂的惊慌失措之后,张文开始思考“脱壳”的对策。他知道,如果公安机关把他所有的犯罪事实特别是在三起杀人案中的所作所为搞清楚,他张文的下场不言而喻,把牢底坐穿应该是奢望,一枪毙命绝非危言耸听,更不是自己吓唬自己。
那就这样坐以待毙吗?不可能,那不是张文的性格。
自救?怎么个救法?即便是他张文把所有的犯罪事实交待出来,揭发再多的贪官污吏,但由于罪孽深重,要想逃脱法律的惩罚是不可能的,只是或轻或重而已。但是,在公安机关工作了二十多年、因为工作关系不止一次和监狱的狱警以及关在监狱里服刑的犯人打过交道的他知道坐牢的滋味,知道四面高墙、电网林立、连上厕所都要“打报告”的那种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自由的日子有多么的恐怖。所以,他不想坐牢,一天都不想。
求“外援”吗?张克对此也伤透了脑筋。近年来,党中央正在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反腐倡廉、打击腐败已成为一种国策,在全党上下刮起了一阵狂风,让那些心中有鬼的人闻风丧胆、度日如年。在这种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有哪个当官的“朋友”愿意帮他出头说话?同样作为官场上的人,他知道这些朋友的“含金量”。饭场酒局亦或是收到礼品的时候,拍着胸脯下保证,那种大有为朋友两类插刀的架势确实让人心生感动。但一旦真正的出了事儿,特别是遇到影响他们前途命运的大事儿的时候,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跑得远,想着法儿的洗脱自己,有的甚至落井下石,“杀人”灭口。所以,这些人是指望不上的,至少现在,在自己这件已经轰动了整个边城甚至全国境界、上过公安部简报的事情上。
于是,他想到了张克和张克身边的那些“朋友”。
按照道理来讲,在与张克交往的这几年的时间里,张克几乎带着他认识了他认识的所有官场上的朋友,只要是张克认识的,他张文差不多都认识。既然张文出面请这些朋友帮忙没有希望,为什么张克可以?如果他张文没有猜错,此时此刻的张克已经在边城公安的控制之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张文竟然还要这么想,是不是因为犯罪入狱吓坏了神经?
当初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张文也这样问过自己。但只是转念之间,他就用一个肯定的答案回答了自己的疑问:他张文与张克在与这些官场朋友们认识和交往的方式上不同,所以结果也不一样。
张克的那些官场上的朋友大多是通过张克介绍认识的,平时交往的方式除了酒场上喝喝酒、包厢里唱唱歌之外,最多就是逢年过节、领导生日的时候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者送点礼物。虽然身为边城市公安局副局长,但在他和张克认识的这些朋友当中,他的职位只能是个“毛毛雨”、“小老弟”,平时汇报或者讨好这些领导的方式,最多的就是按照这些领导的指示,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协助这些领导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大多数事情不是违规就是违法,但有这些“朋友”在后面撑着,张文无所顾忌。有几次,局长顾向阳在听到一些对张文的不满甚至举报而找他张文谈话时,张文表面上唯唯诺诺,但事后照做不误,如此胆大妄为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这些朋友罩着,所以才肆无忌惮,没有把顾向阳放在眼里。
但是,张文很清楚,对于这些官场上的朋友来讲,他张文就是一个跑腿的“小弟”,就是他们平时委托他办的那些事情,即便是违规违纪甚至违法,对于这些人来讲也是小菜一碟。如果他张文现在拿那些事情来威胁这些人帮他逃脱法律的惩罚,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因为那些事情在这些人眼里根本算不上威胁。所以,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找这些人帮忙根本没有任何希望。
但张克就不同了。
作为一个商人,一个以非法手段获取财富的“商人”,张克手里没有任何权力,但他有钱,有大把的钱。所以,他结交朋友特别是对他有用的官场上的朋友的时候,唯一的方式就是用钱“砸”。和张文帮着办事而形成的相互利用的“朋友”关系相比,张克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用钱“砸”出来的“朋友”关系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一,“吃别人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任何一个接受他人钱财的人都知道,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的把钱白白的送给自己的,特别是那些大权在握、主宰着一方或某一个领域生杀大权的官员们。他们清楚的知道,那些无利不起早、眼里只有钱甚至视金钱如生命的商人,之所以能把已经装到口袋里的钱掏出来送给自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赚更多的钱,办更多的事。当然,这些事肯定不是完全的合规合法。“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既然拿了别人的钱财就要帮着别人办事,这是“行规”。
而作为心甘情愿甚至想着法儿的向那些官员送钱的人们当然不是傻瓜。他们心里清楚,这些官员“朋友”当中的有些人确实不是很地道。光收钱不办事、收大钱办小事的人大有人在。于是,他们便充分利用商人特有的奸诈和狡猾,想出一条条应对之策,一是防止和杜绝这些人“提了裤子不认账”,而是要一劳永逸,让这些“朋友”永远“听话”并且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卖命。于是,在送钱、送物的时候做记号、用录音笔录音,甚至像前些年被依法判决的广州的赖昌星一样,建起了风格不同却目的一致的“小红楼”,将这些官员“朋友”们接受贿赂、权色交易的场景全部录制下来,进而作为把柄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从此以后,自己送出去的那些钱财就像一根根永远挣脱不掉的绳子,将那些官员“朋友”与自己紧紧的绑在了一起。
其二,作为张克这样的不法商人,他们竭尽其能与政府官员套近乎、交朋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这些大权在握的人“培养”成自己的保护伞,进而在一个个保护伞的庇护下,做非法事,赚黑心钱,横行乡里,称王称霸。
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并不是咒语,而是无可辩驳的真理和无法逃脱的自然规律。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怎么会容忍这些贼子目无国法、为所欲为?所以,即便是有那些官员“朋友”做后盾,这些人也很难逃脱法律的惩罚,比如说现在的张文和张克,还有他张文的“难兄难弟”郭涛等。
当然,作为在公安机关工作了二十多年、侦办过无数案件并多次“聆听”过“落马”的那些曾经的政府官员忏悔的张文知道,一旦像张克这样的人“出事儿”,最担心、最害怕的不是他张克,而是曾经接受过他不同内容的贿赂、有一条尾巴被他抓住的那些官员“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把柄在别人手里掌握着,一旦这些人把之前他们之间的事情供出来,拼搏多年才好不容易得来的政治前途和辉煌人生将毁于一旦,并从此步入监牢,在四面高墙、电网林立的监狱里度过余生。臭名昭著,前途尽毁,之前所有的美好将化作过眼烟云——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他们愿意看到和甘于接受的现实。
于是,他们便绞尽脑汁,不但利用自己的权势大肆活动,而且在自己的权势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惜动用各种关系,使出浑身解数去“救”这些他们又爱又恨的“朋友”。“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这句充满哲理又富有人情味的话虽然用在他们身上绝对不合适,但却能充分反映这这些当时的心情。
所以,在掌握了这些几乎是铁定的规律之后,狗急但还没有跳墙的张文做出了一个到现在他都认为绝顶聪明的主意:把自己和张克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事情以及他所知道的张克与其他官员“朋友”之间的事情全部告诉给了陈思江、张斌和江天雪,帮助公安机关更多的掌握张克的犯罪事实,尽可能早的让张克走进看守所成为他的“邻居”。只有这样,张克的那些“朋友”门才会马上出手“捞”张克,而一旦张克没事儿了,他张文当然也会跟着沾光,堂而皇之的走出这个让他看着就来气的看守所。
他清楚,张克绝对没有这个本事,但他的那些官员“朋友”们却能做得到,比如主管政法工作的郭书怀,边城市的“二把手”常怀林等等等等。
想到这里,张伟微笑着站起身来,倒背着双手,围着密不透风的监舍转开了圈子,一边溜达一边在心里暗暗的想:如果是在自己原来的办公室,他一定会走到那扇大大的落地窗前,对着窗外的蓝天白云,美美的、大声的吼上两句,发泄一下自己内心的激动。
但是,思忖片刻之后,他突然停下脚步,刚才还舒展的眉头忽然紧蹙起来。他想起了一件事情,一件没有向公安机关交代但张克再清楚不过的事情。如果张克顶不住陈思江等人的审讯说出这件事情的真相,他张文可就惨了,到了那个时候,就是神仙下凡也救不了自己了!
想到这里,张文情不自禁的哆嗦了几下,然后摸着头皮想了半天,最后他来到监舍门前,趴在门上那个只有20公分见方的小窗户前往外看了一眼,然后,轻轻的在门上扣了三下。
不一会儿,一名年轻的狱警打开了监舍的门。他先是探着身子往门外看了一下,然后赶紧关上门,走到张文面前悄声说道:“张局,什么事儿?”
条件反射般的往四周望了望,张文赶紧走到狱警身边,趴在他的耳朵上悄声说道:“明天你去一下张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