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董事长对于陈夏荷的想法,表现出了高度的支持。尽管他支持陈夏荷,但是他并不知道陈夏荷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对于这个创作中心,她究竟想怎么去办?
其实,柳董事长对这些并不真的很关心,他关心的只是陈夏荷这个人。他害怕的是,陈夏荷关闭了创作中心,她这个人在公司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就有可能离开公司。
柳董事长对陈夏荷离开的前景,是高度担忧的。虽然,陈夏荷在公司拿到了在其他地方根本拿不到的高工资。但是,有的时候,钱并不能说明一切,钱也并不是能拴住人心的基本保证。
特别是对陈夏荷这样的人,根据柳董事长的观察,她们这种女人,更在乎的是所谓的个人的发展,是个人的理想实现程度。
她是一个文人,是一个生长在小天地的女人,不一定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却一定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这样的人,当然也是需要钱生活下去的,但是她不需要很多的钱,她只要能生活下去即可,并不一定追求那种奢侈的生活。
陈夏荷到了他的公司以后,拿到了所谓的高工资。这样的收入水平,可以说是到了比较高的水准。但是,陈夏荷并没有一身名牌,也没有购买过什么奢侈品。
她的生活并没有因为高收入而高消费起来,更没有像那些暴发户那样,不知道用这些钱来干什么,只是一味地去一掷千金。
陈夏荷工资卡里的工资,并没有明显的减少,这就说明她不是一个对金钱很在意的人。所以,柳董事长害怕陈夏荷突然离开公司也是事出有因的。
对陈夏荷这样的女人,能拴住她的心的,不是金钱,而是事业,是她的发展前景。所以,公司对她唯一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这个创作中心。
如果,创作中心凋零了,那么陈夏荷就没有了继续留在公司的任何理由。如今,陈夏荷把原来的作家诗人都陆陆续续地打发走了,创作中心就只留下了一个外壳。
在这种情况下,陈夏荷就没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她的下一步动向,就成为了柳董事长的一块心病。所以,柳董事长才在百忙之中,专程赶来,跟他一起探讨创作中心的未来的定位,试探陈夏荷下一步的打算。
叫柳董事长放心的是,陈夏荷并没有任何离开公司的打算,相反,柳董事长看到的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陈夏荷,根本不是想象中的萎靡不振的样子。
也就是说,陈夏荷主持的创作中心,人走了,并不是只剩下一个外壳,而是留下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陈夏荷自己有了更大的构想。
至于具体怎么发展,柳董事长并不怎么关心。只要陈夏荷没有走的打算,对他而言就已经足够了。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所以,临别的时候,柳董事长鼓励陈夏荷说,“对于创作中心,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你说了算。你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只要你觉得可以干,你就大胆地往下走。”
“你要知道,不是你一个人在孤军奋斗,而是你背后站着我柳某人,背靠着我们的公司。我个人的资源,我们公司的资源,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强大的后盾。”
“如果需要公司的财政支持,你也不要为难,也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更不要跟公司的其他人商量,需要多少,直接给我打个招呼,就可以了。”
陈夏荷很感动,她也不知道柳董事长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要这么无条件地支持她。也许是柳董事长真地对文学事业情有独钟?
也许是柳董事长发现了她自己身上什么独特的潜质?对她的构思有某种天然的信赖?也许是自己的那一本报告文学,给他带来了一种信心?
不管是什么理由,陈夏荷都没有想到,柳董事长迷恋自己的身体。尽管她自己的身体,现在对柳董事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可是柳董事长还是对她有着不可解脱的迷恋?
陈夏荷当然知道男女热恋的情形。但是,她觉得自己跟柳董事长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的男女的关系。他们的关系已经升华为一种纯真的交往,一种对某种事业的追求。
所以,作为煤老板出身的柳董事长,才会对文学事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才会在文学事业上投入大笔的金钱。也许这种投入,有着某种投机的成分,有着沽名钓誉的嫌疑,但是他毕竟用真金白银,具体帮助了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作家诗人。
这些金钱,他本来也是可以干别的的。也许投入到其他领域,还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金钱。但是,他因为她的关系,投到了文学事业中。
这种投入,真的是把金钱往水里撒。不要说给他的企业带来什么效益,就连比较响亮的响声都没有。社会上也不是绝对的无人喝彩,但是寥寥可数的掌声,只是一点点可怜的回响。
正是由于这一点,陈夏荷才想办法不叫他再花冤枉钱。她自己不是一个逐利的人,但是也不是天生只知道花钱的女人。
以前,她在学校的时候,生活相对简单,她对金钱也并没有多少切身的感受。温饱解决之后,她一时还没有找到另一个消费的战场。
到了创作中心之后,坐上了宝马,她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群人,金钱对他们已经不再是一种需要,而是一连串的数字。
坐在宝马车里的感觉,那真的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据有人说,在高速路上的快速飚车,是满足性欲的一种方式。陈夏荷倒是没有这种感觉,但是却真的有一种说不出口的快感。
除了行的方面,创作中心给她提供了人生高峰体验。在学校,在课堂上,面对着她的学生,她在讲课的时候,有的只是一种拿自己的知识交换学生的尊重的交易。
她是在尽自己作为老师的义务,并没有自己成就的自豪感。甚至在她出版了个人的诗集,博得了女诗人的称号的时候,她也只有一种小小的得意。
因为,在这个称号的背后,她知道了自己诗集的发行量,只是十位数的数量。这个数量,她对自己的诗人称号,不免感到脸红。
可以说,在学校,她并没有这种人生的高峰体验。换句话说,她没有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
但是,到了公司,她主持了创作中心,当她跟那些她亲手挑选的作家诗人在一起的时候,她有了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快感。
可以说,以一己之力,举办创作中心,她是第一人。尽管她背后是柳董事长,是公司。但是,在人们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她陈夏荷的名字,是第一个出现的。
因为创作中心的事情,使得柳董事长在她的生活中,也成了一种陪衬,成了一种创作中心的副产品。尽管她也知道,这种顺序应该颠倒过来才是。
既然公司才是她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她就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个时候离开公司。相反,她要按照自己的设想,大刀阔斧地干出一番事业来。
既然柳董事长又一次给了她无条件的支持,她也就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她的新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