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归义大唐

第474章 南征(二)

2018-11-29发布 3299字

连番巨大的失败,让刘䶮开始变得疯狂,当年黄巢之乱,曾经攻陷广州,之后天下藩镇混战,岭南算是一处相对平静的乐土。因此许多北方人南下避祸,而且朝廷对于罪官,也多喜欢流放岭南,再加上刘隐时代,对士子读书人多有笼络,而且李弘益恰好推行抑佛、均田等多种制度,那些不满又惹不起的僧侣、世家纷纷南逃,因此岭南一时昌盛繁荣。

但是刘䶮因为不断的失败,强烈地刺激了他的自尊心,于是他开始变得猜疑而且残暴,对于手下的北方人,也开始歧视起来。刘䶮自知无力回天,于是在城内广为宣传,造谣说李弘益、曹用行等都是西北蛮夷,而天子李柷也是李弘益找的一个傀儡,是个假货,称之为长安刺史。

然后他疯狂地发明创造了多种残酷的刑法,比如沸水滚烫、刀锯、以热油灌鼻、割舌、肢解、剔骨、烹蒸等,将那些他猜疑的北方人杀死,并且亲自观看行刑,强迫要求百姓来围观,但凡有人面露悲色,立即以同样的办法处死。

就这样,刘䶮坚守了两个月,因为番禺城墙高大,且河流众多,土壤含水太重,故而挖掘地道不易,曹用行又不愿蚁附登城,拿人命去填,故而一时僵持了起来,却让刘䶮多活了两个月。

然后城中的百姓、官员们都无法忍受了,很多人不满李弘益的政策,但至少还能活命,不过是再也不能像从前过那种奢华无度的生活而已,原本以为岭南是乐土,却不曾想,刘䶮居然是个疯子,根本不把他们的性命当做一回事。

于是忍无可忍的将领、官员、百姓们,强行冲击城门,拼死打开四门,放朝廷大军进城。但是城内的情况不明,曹用行很是谨慎,暂时选择了观望。等到发现连城头的守卫士兵都开始慌乱起来,曹用行意识到,这并非是诱敌之计。

于是他立即命令发射信号弹,全军突击,杀进了番禺城内。百姓纷纷上前指路,甚至有守城的士兵,当即放下武器,表示愿意跟随朝廷大军一起杀贼。

刘䶮将哥哥刘隐的妻妾儿女、以及自己的妻妾儿女都集合了起来,命人将大殿自外面把门锁死,然后举起火把,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干柴、热油等,在亲人慌乱惊恐的尖叫声中,他冷酷而平静地望着这珠光宝气的大殿,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刘隐是个不大喜爱享乐的人,但刘䶮与他的哥哥完全相反。自他当政以来,就命手下官员征民夫,为他修建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起名珠殿。刘䶮将搜刮而来的珠宝、珊瑚、美玉等,全部布置在宫殿之中,幻想着割据岭南后便慢慢享受。

然而这座宫殿最终也没有造起来,只造出了一间大殿,征发的民夫便被他迫不得已派上了战场。

等到温韬的骑兵最先在百姓和投降士兵的指引下冲来时,却只看到一座陷入熊熊火光的大殿,他气得破口大骂:“直娘贼!快,快些救火!”

温韬很是郁闷,当年他在战场逼死王建,自以为运气好,于是每战必冲在最前,希望能够再一次擒杀敌首。然而朱温是被自己儿子杀死的,刘仁恭父子又没有自己的份,徐温在江心孤岛自焚,现在遇到个刘䶮,居然也是自焚,难道老天爷就这么不愿意自己立功么?

温韬郁闷地想着,却不断催促手下士兵和百姓们帮忙灭火,他可是听说刘䶮搜集了不少好宝贝。跟随李弘益这么多年,温韬也算是李弘益的心腹亲信了,他也知道一些朝廷财政的情况,知道李弘益为了创造财富,劳碌得年纪轻轻就白发丛生。

对于温韬来说,李弘益活得越久,以他为靠山的自己,才能够过得更加舒服。因为温韬不是河西集团,也不属于河东集团,更不属于天下其他任何势力的一份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已经死掉的李茂贞有些说不清的联系,因此他只有积极向李弘益靠拢,才能够在官场立足。

所以若是能搜到些宝贝,也能多多少少为朝廷解决些负担,也就是间接地为李弘益排忧解难了。

最终大火终于被扑灭了,主要还是温韬赶来的及时。在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焦糊味以及肉香味中,士兵们在七八具烧烂的妇女尸体下面,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后背被烧伤、昏迷不醒的少年。

经投降士兵指认,原来是刘隐的儿子。温韬皱起了眉头,想起了当年慕容阎昆在成都对待王建诸子的行为,对身边亲卫都头说:“抬下去救治。”然后使了个眼色,那都头心中了然,点点头便带着士兵下去了。

然后温韬说:“将大殿围起来,清理尸体,不得侮辱,所有清理出来的财货,不得私吞。去报大总管!”实际上李弘益的军事改革,对军队纪律看得极为重要。黄巢之乱后,天下藩镇甚至连朝廷禁军都是军纪松弛,兵匪一家,可不是一句虚言。

所以李弘益制定了非常严厉而且苛刻的军法,从河西时代,他的部下就是天下军纪最好的队伍,不扰民,不强买强卖,不抢掠妇女财物,可以说差不多做到了封建时代军队的极致了。

按照大唐军法,军队缴获,不得私藏,一律上交,然后由军法官、军纪官、都虞候、诸营官一起,按照参战士兵人头分配。当然分配的只是一部分,大约能分到六成,而且之后的军功,还会有赏赐,士兵的待遇已经是极好的了。

刘䶮身死,刘隐的儿子自然也没有抢救过来,番禺落入朝廷之手,如今天下最后一处势力较大的藩镇,自此灭亡。曹用行坐镇番禺,继续派兵四处收复州县,然后将目光投向了安南都护府。

唐高祖武德年间,朝廷设交州总管府,不久又改称安南都督府,到了唐高宗年间,再次改为安南都护府,早在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任命将军吕岱为安南将军,自此越南北部便被称为安南。

安南都护府一直持续到咸通年间,两次被南诏国攻破,又两次被收复。然后朝廷便设置静海军节度使,以交州刺史兼任节度使、大都护。

黄巢之乱时期,安南大都护由高骈兼任,此后这个职位空缺了二十余年,五年前,出生安南鸿州的曲承裕,因为性格宽厚,爱护百姓,而且是当地豪族,于是得到了本地人的拥护,自称静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并遣使奉表至开封,得到了伪梁的承认。

但是曲承裕在位仅一年有余就去世了,其子曲颢继任。曲颢只知道中原大乱,天高皇帝远,于是也做起了割据一方的美梦。但是静海军实力毕竟有限,所以曲颢第一个目标就放在了割据岭南的刘隐身上。

在曲颢看来,庞巨昭、刘昌鲁等人不足惧,静海军若要有所突破,将来面对的最大敌人便是刘隐,于是一面积极备战,一面广派间谍打探消息,同时与刘隐结好。

此前内阁的意思,是对于安南能不打就不打,毕竟在唐人眼里,岭南就已经属于蛮荒之地了,比岭南更靠南的安南,能羁縻便是最好,没有必要专门动兵。

但李弘益坚决反对,他可是记得曾经学过的地理和历史知识,知道安南的红河谷地肥沃无比,而且还有宋朝时引入的高产占城水稻,并且安南大约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谋求独立的,甚至到了宋朝,还出现了越南历史上唯一一次反攻入中原,打到广西南宁的事件。

越南丢失,要一直等到明朝永乐年间和嘉靖年间两次短暂收复,然后自此隔绝中华千余年,李弘益是万万不愿意做历史和民族的罪人的。

对于越南百姓谋求独立自主的心情,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这个时代讲这些,除非他李弘益脑子有病。所以李弘益坚持用兵,既然派了曹用行引重兵前去,说什么也要逼着安南再度回到祖国的怀抱。

曹用行也正是抱着这个目的前来的,在他看来,大唐的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丢。而且他听闻李弘益讲过许多事,在杭州也见过海外大食前来的远航商队,据说泉州、广州也多有这些西夷商人。

安史之乱时,广州大食国、波斯国商人,结联起来,围攻番禺城,刺史韦利见不敢抵挡,仓皇出逃,二国商人烧毁仓库、掠夺民间、焚烧庐舍,然后飘然出海而去,朝廷不能禁。

后来黄巢领兵南下入广州,大肆屠杀,广州大约民户二十余万,几乎被屠尽,其中就有大约十余万海外商人,也算是某种意义上为当年之事报了仇。

这些事情李弘益记得明明白白,他记得太宗朝时,波斯为黑衣大食所灭,波斯王子卑路斯万里奔长安求助,后来在长安去世,而大唐最终也在西域设立了波斯都督府。

对于波斯,大唐可谓是仁至义尽,然而波斯灭国之后,竟然追随大食人,骚扰大唐,并且大食国在安史之乱前,与高仙芝还在怛罗斯打了一仗,这就让李弘益无法忍受了。

所以曹用行到广州第一件事,就是严查海商,但凡有扰民的,一律没收财物驱逐,然后在广州整肃市舶司,同时朝廷也命官员在杭州、泉州等地,整顿重开市舶司,规范商人行为,规范税务等一切外来人等问题。

对于曹用行来说,市舶司是要赚钱的,这件事要远比曲颢重要的多。在南来之前,他已经与内阁、李弘益等通过气,对于安南都护府,能不打还是不打,因为此时岭南人口不多,道路不顺,而且中原士兵不适应那里的水土、气候和瘴气,这件事还是要徐徐图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