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战争与民生之间的矛盾,是李弘益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问题。如今大唐的政局,以内阁统领,管理民政;而李弘益则继续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负责军队的建设以及对外作战事宜;皇帝则拥有对重大事务的认可权,也就是盖章用印行诏权。
实际上自李弘益以摄政的身份组建内阁后,虽然一开始内阁更像是他本人的秘书处,但是渐渐地李弘益便将权力逐步让出,只保留军权,但依旧对民政事务有参与建议的权力。
可以说李弘益是一心想要改革的,然而他对政治的改革,与他当初设想的相比,基本都算是妥协的产物,并不十分完整,也不能够达到心中预期的愿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脱离了时代和国情,那么他也终将一事无成。就比如目前内阁主推的废奴令,实际上废的是寄身于大地主的佃户,以及一少部分农奴,寻常人家买丫鬟侍女家奴,李弘益推行的政策,也不过是限制数量,引导为雇佣制,而非完全废除,因为那是完全不现实的。
与李弘益不顾一切强力推行均田制度、改革科举制度、变革军制的轰轰烈烈相比,其他他所推行的制度和政策,就显得充满了妥协的意味。
而李弘益现在最发愁的,依旧是粮食问题。虽然组建大学,培养研习农学的学生,设立劝农司,到处推广新式农具,推广新的种植方法,但大唐毕竟历经了黄巢之乱到藩镇混战数十年的人祸灾害,如今勉强安稳也不过数年而已。
所以当初李弘益兵出潼关时,户部预计粮草够用五年,但随着战事推进,天下形势发生了大变化,淮南分裂,黔中道也跟着造反,李弘益也同样是有心无力,不敢将战争的规模扩大化。
在这种情况下,河北的战事就不得不先拖上一拖了。对此李存勖也表示理解,从河东来到长安,他也就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地方看天下,有了更加良好的大局观。
虽说凭河东一镇之力拿下卢龙应该不成问题,但那意味着对河东百姓的盘剥收税更加苛刻,弄不好就是打下卢龙却把河东搞得残破,属于得不偿失了。
因此李存勖一面在长安军事学院学习,一面参与进了另外一件大事:李弘益决定对目前整个大唐军队的编制进行一次改组。
最初占据凉州时,李弘益手下不过四支有名号的军队,各自皆有防务,所以就不得不将各军的兵种全部编制到位,即便是以骑兵为主的祁连、飞虎二军,骑兵也不过占了一半,其余还是有步兵、弓弩兵和炮兵的。
而且从凉州时代,李弘益面对的对手和敌人,都是必须要全力以赴的。所以很多时候他必须采用正面打军团作战的方式应敌,这就导致部分主力军队的编制越发地臃肿。
像是玉门军这样李弘益起家的老部队,最多是甚至达到了两万余人,兵种齐全,后勤的压力也更大。
因此李弘益决定精简军队人数兵力,大致以一万二、八千、六千兵额分为三类,这样一来便于指挥,二来不至于一军都指挥使兵权过重,三来则是要给新涌现出来的有能力的将领腾出位置。
李存勖开始是有些不爽的,他觉得李弘益是刚答应了自己的条件,就要借着改组军队限制打压河东势力,但是看到枢密院出具的初步调整计划时,他也就放下心来表示了同意。
李存勖和他父亲李克用一样,对武将始终是有一种打压的态度的,他们父子本就出身武将,自然明白武夫当权的危害,而且沙陀族一开始是作为大唐的雇佣军出现在中原的,现在李弘益代表官方承认了他们的地位,无论如何也要表示一下支持的态度。
于是军方牵头,联合内阁并相关各部,开始了改组军队的计划,作为大唐最大的两个军头,李弘益和曹用行的态度都是一致的,现在第三个巨头李存勖也同意了,马殷放弃了江南西道的军权,自然也是无话可说。
至于下面的小山头,比如慕容阎昆的祁连军一系、李存孝的飞虎军一系,甚至越发边缘化的韩逊朔方军一系、魏元景的镇西军一系,都为了彼此的利益,争吵争论不休。
对此李弘益也没有计较太多,手下的军队若都支持自己,那是最为理想的,但事实绝非如此,他不过是各方利益的总代表,而且是一个有实权有威望的总代表而已,若手下人全都跟随某一个人的态度,那时李弘益只怕才会担心呢。
至于张琏,他自接任枢密院副使之后,李存孝长期在外带兵,他就成了事实上的一把手,只要李弘益不倒,他张琏不犯大的错误,张家就不倒,故而他早就将彰义军的指挥权交了出去。
于是在天子大婚之后,从九月中旬一直到十一月,军部都在为这件大事忙碌着。李弘益提出建议,必然要收集各军意见,所以他只需要从大局入手,牢牢掌握着军队的指挥权就可以了。
因此李弘益暂时有了闲时,但他天生是个闲不住的,又想起一件事来,于是在御前朝会上,提出了对天下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的建议。
这件事立刻得到了所有官员的拥护,李弘益改革科举制度,有一个最大的好处,读书人的选择多了。想做官的,就拿出本事来参加考试,自然有职位等着,而且监察部等纪律监督部门基本也做到了公平公正,只要做得好,自然有提拔的机会。
如今大唐,不见得做京官就一定高于地方官一等,从长安调到地方,或者从地方调到京师,也已经算不上是升迁或者贬谪了,关键是看任事官的权力。
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就意味着朝廷可以多划分出几个州县,意味着多了几十个空缺的职务,这对于文官集团来说,可是一件好事啊!
只是李弘益提出的意见,是重新厘定各道,按照他的设想,天下至少要分为二十个以上的“道”,作为第一级的行政单位,并且将“道”实际化,不再如同之前朝廷的政策,视之为虚级。
对此有人担忧,表示东汉末年汉室该九州刺史部为牧,造成地方割据诸侯四起,大唐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李弘益却认为,自宋以后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三级行政区域划分,显然是正确的。在他理解看来,即便自己“发明”了混凝土,又到处修路,然而出行、传递信息的方式,依旧是马匹,最多不过是加个只有固定飞行路线的信鸽。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来往信息传递不通畅,而且国土广袤,就必须分设封疆大吏一般的官员坐镇。而且军队改制,同样包括他设想的,在各地设置都督府,掌管一地军事,但都督府的设置,必然是与行政区域的划分不重叠的。
比如徐州彭城都督府,就可以管徐、泗、楚、濠四州军事,实际上跨度就是从河南道管到了淮南道,而且民事主官不管军事,军事主官不得插手民事,文武分立,互不统属,至少能够保证地方不会再形成割据。
并且李弘益提议,改州为郡,因为自太宗设“道”,分天下为十道,玄宗分十五道,到了昭宗皇帝时期,天下前后最多出现了四十多个道,而且地方节度使随意设州县,天下的行政区划已经混乱不堪了。
改州为郡,且郡名宜为双字嘉字,以示区分。比如陇右道的凉州和山南西道的梁州,河北道的仪州与岭南东道的宜州,发音相似,实在不便于区分。
多设“道”且实权化,这让许多官员都很是拥护,因为这意味着整个大唐继镇守敦煌统管西北的李弘定、坐镇成都主管剑南的李弘谏、坐镇开封主管河南道的马殷以及坐镇长沙主管江南西道的徐绾之后,又能多出十几个封疆大吏出来。
而改州为郡,这让很多官员表示反对,毕竟隋朝时就已经改郡为州,大唐承袭隋朝制度,使用了三百年了。李弘益解释说:“南北朝时,江南多设侨郡以安置南渡北人,天下最多时,竟有二百余州,五百余郡,冗制如此,不利百姓与国家。现如今情况又不同,州名混乱,州县统辖交错,不利朝廷统治,故而重新厘定州县地界,变更名称,乃是拨乱反正之举。”
最后经过朝会大讨论,初步同意了李弘益的建议。于是李弘益提议,以户、吏、工三部及监察部、侦骑司等衙门联合,各派官员,统计地方,又派出特使,巡视天下,重新绘制天下地形图画,彻底摸清楚如今大唐占有多少土地。
他推出的特使人选,正是先前见过的陈抟。百官见李弘益早已经考虑明白,于是都同意了。有些官员却看得明白,李弘益命人巡视地方,可不仅仅只是统计丈量地方地界,似乎还有其他深意,否则监察部、侦骑司何必要出马呢?
无论如何,李弘益的两个大建议,引起了民政、军事两方的大动作,虽然天下尚未平定,但这也显示了朝廷做事的决心,于是文武官员纷纷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