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生从北京开会回来,他就决心把公司改造一番,要迅速跟上这一波科技革命的浪潮。这既是形势发展的必然,也是他实现个人理想和信念的选择。故都高新区根据企业的大小也制定了一个发展的策略,对于有些大企业要求他们逐渐发展成行业的领军企业,而对于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中小型企业则要求他们成为“小巨人企业”,就是要在独特的技术领域发展成为单个冠军。秦丰公司虽然不大,而近年来在连接器方面业绩突出,所以它被选为了培养“小巨型企业”的名单。
根生就几次召集董事会的成员研究怎么办?蔡老板也从香港赶了过来,对于故都公司以后的发展大大超出了他在东莞公司的发展,让他出乎原来的预料,所以他赶来参加会议也决心把秦丰公司发展再上一层楼。
大家研究的结果,决定从三方面对秦丰公司提高一步。一方面是把连接器的业务从中低端全部转变为高端产品,对于过去机械行业的连接器产品把它们转移到东莞公司继续生产,而故都公司集中精力研发生产搞端连接器,争取在三五年的时间进入到世界连接器生产商前三名。当然这是一个十分让人震奋的计划,为说服大家能够树立起这样的雄心壮志,作为董事长根生作了大量的工作,正是因为他的决心大意志坚,所以公司董事会才下了这么大的决心。
第二个方面,根据公司的发展计划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要吸引高端的科技人才参加进来。为了招揽人才留住人才,公司的股权结构也必须改革。过去秦丰公司的股东是五个人,这样的结构不利于其他科技人才的加入,所以公司董事会作出决定,给有贡献的科技人才每年拿出30%的股份作为奖励,而对于公司其他员工根据工作成绩每年也分配一定比例的股份,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公司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公司摊子大了,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多,秦丰公司决定每年拿出一定的比例吸收社会法人单位和个人的资金入股,这样的股权调整也为公司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通过几年的股份分红,根生个人过去原先通过孟华借的那一百万的股份,也给钟铃和干妹基本还清。以后公司再向外扩股时,钟铃买了二十万股,干妹买了二十万股,孟华买了十万股。她们几个人一方面是支持根生的事业发展,同时她们也对于秦丰公司的发展前景看好。
第三方面,秦丰公司与蔡老板也达成协议,把秦丰公司的人员规模定在一百人左右,除了对外招聘技术人才,还将东莞公司的一部分科技人员调到故都来,这样让秦丰公司的科研开发人员达到三十人左右,占到公司人员的30%,蔡老板的东莞公司可以不断接受秦丰公司研发的新产品,而东莞公司每年从公司利润中抽10%投入秦丰公司作为开发经费。
三大问题经过五人董事会的反复协商终于达成协议。
会议过后送走蔡老板,一个星期天崔莺莺在家做饭专门把根生叫了过去。这次公司的改造计划崔莺莺知道后也很满意,她想自己的老公现在能进步成这样,还是多亏了这位老大的帮带,她当然希望他们合作好把公司发展起来。
那天崔莺莺的母亲和孩子也在家,大家在一起决定包饺子吃,这位老太太对根生的婚事也很操心,过去见面不少说他。
几个人盘好馅准备包饺子,这活根生还很会包,崔莺莺边包边说:“老大把你专门叫来包饺子,我是提前给你俩庆祝呢。”
根生笑了问:“庆祝个啥?”
崔莺莺说:“你们公司能定这么一个发展规划,我也替你们高兴呢,如果真能实现你俩也不枉过人生。我还是那句老话,你和凯胜也算是难兄难弟,现在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祝你们俩个成功。”
凯胜说:“光靠我们两个也不行,还得靠大家呢。”
这时根生对凯胜说:“话是这么说,可是你我的担子更重了,董事会的情况你也清楚,蔡老板要顾香港和东莞的生意,现在王工家里出事之后情绪多少受到影响。凯胜以后咱俩还是那样分工,我主抓研发你管经营,现在张威跟你干得怎么样?”
“还行,小伙子干劲很大,经验也慢慢有了一些,我准备以后给他再加担子。”
根生说:“以后不光是张威这样,咱们还要选拔一些新人担负更大的责任,这样公司才能越来越发展。”
崔莺莺听了说:“事业上的事情就不说了,老大你个人问题也得抓紧一些,别让我们老操心。”
根生一听只是笑,他现在能说什么呢?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怎么抓紧?不过他也想尽管有个结果,这样也好全心全意投入事业里。
崔莺莺从见了孟华的面之后,她多少也摸出根生的一些想法,可是她觉得还是要让根生清醒一些,于是劝他说:“老大,过去的岁月就不说了,你现在要面对的是现实情况。毕竟咱们年纪摆在那里,你也算二婚,条件不能跟过去比,找个过日子的人是最主要的,你说呢?”
根生当然同意崔莺莺的意见了,他解释说:“我也知道自己的情况,以后现实一些也是对的,你们就不要太操我的心了。”
根生理解老同学的心意,凯胜知道他现在有了胃病,于是他说:“还有就是吃饭,你一个人懒得做的话,不行我跟穆师傅他们商量,就在他们家里包饭好了。”
根生心里这些天也在想这件事,有时一个人做饭确实麻烦,他想了想说:“我也在考虑,不行哪天咱们一起去穆师傅那儿商量吧。”
现在穆师傅家的情况也允许了,因为他把自己的母亲接来住,老太太人很热情爱帮助别人。过去根生虽然在穆师傅的饭馆可以吃饭,但是也不能天天去呀,这回老太太来了她除了给儿子做饭吃以外,一个人在房子里也闷得很,所以根生回去以后,老太太常常去根生家撺个门,有时她把自己做的饭主动端给根生吃。一来二去两个人还混熟了,根生想这也行,有时候去穆师傅的饭馆吃饭,不愿意去了回家就在老太太那里吃饭也好。
一天凯胜陪根生去了穆师傅的面馆,穆师傅和他老婆一看急忙招待,他问凯胜:“小李爱吃什么我知道,你是吃扯面还是你嫂子作的手工面?”
凯胜说:“我爱吃手工细面。”
没有一会儿功夫,一碗手工细面和一碗扯面端上了桌子,根生经常来吃,凯胜来的次数不多,他边吃边称赞:“好面,好面,难怪根生常来你这里吃呢。”
穆师傅听了说:“你既然爱吃就常来嘛,想吃什么我就给你做什么。”
凯胜说:“穆师傅我今天来还想跟你商量个事呢。”
于是他把安排根生想到他家包饭的事情说了,穆师傅高兴说:“这有啥不行的,只要小李愿意,我一定让他在我们这里吃得满意。”
这样根生的吃饭事情解决了,他有时在穆师傅的饭馆吃饭,有时候就回家在老太太那里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