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人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点亮了你的情怀和灵魂,一个给了你波澜不惊的温柔岁月。对于英敛之来讲,淑仲是他温暖的港湾,而吕碧城的出现就像一抹潮湿的南风,带来无限清新与鲜活。在这平淡的日子里,忽然有一位与众不同、透着仙气的人出现,那种对慵懒平淡生活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就好像在一杯白开水里抛进一颗气泡糖,杯子里的水冒着二氧化碳,那份沸腾与雀跃,热闹极了。
英敛之无法忘记那些心潮澎湃的岁月,1895年他和淑仲成婚,可谓是一生中的大事,与此同时,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梁等维新人士发起了“公车上书”,文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浓烈的爱国情感,英敛之支持变法,尽管他身份卑微,没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甚至还没什么名气,但爱国这件事本来就没有门槛,一颗赤诚之心、一份男儿的正气足矣。
他加入了维新党人组织的“爱国会”,一介穷书生能有些之指点江山的豪迈,穷尽毕生所学,为国为民奉献一点点自己的智谋,已经心满意足。
时势造英雄,时局会把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牵在一起。在“爱国会”,英敛之结识了一批有识之士,他敬仰康有为、梁启超,与此同时还结识了在小站练兵的袁世凯。
每个人都像一张白纸,放进什么样的染缸就会变成什么颜色。这是个动荡的时代,色彩的多样带来的不是斑斓和缤纷,而是夹杂着叹气和鲜血的沉重。如果能选择一种颜色,英敛之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红色,热烈、赤城,好似永不落的八月艳阳。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解决温饱后,精神世界丰富尤为重要。琴棋书画的恬淡意境是人生,柴米油盐缝衣补鞋的真实气息是人生,心系国与民的一腔热血也是人生。风动帆动心不动,心定,才能经得起风霜打磨,才能透过纷繁表象看到真相,才能找到归宿和支撑。
他是风华正茂的男子,大丈夫眼中不是只有小情小爱,和淑仲的爱情与婚姻给了他一半翅膀,国家与民族的兴亡给了他另一半翅膀,只此,即便前路艰辛,他也可以飞翔。
有些路注定会崎岖,福祸总是相生相伴,就像日和月,看似对立、毫不相干,却有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交替之感。
英敛之非常支持维新派的主张,无奈,戊戌政变后,六君子遇难,英敛之担心自己因为维新言论受到株连,只好去其他城市暂避。硬碰硬是莽夫的风格,英敛之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和清政府明着作对,大丈夫能屈能伸,此时暂避风头方能养精蓄锐,来日再“战”。正义战胜邪恶,先进战胜迂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振臂高呼、喊着口号是抗争,用一支笔也能化作万千将士进行抗争。
穿过历史的长廊,频频回首,帝王盛世,兴衰成败,大好河山雄浑依旧,天幽蓝。
倏而长夏,宫墙的红色淡了,斑驳树影映在墙上,那星星点点的黑色,已让人分不清是树影还是墙皮脱落了。
阳光尚好,明媚刺眼,仰起头沐浴在日光里,倾城之暖也无法挽起宫墙的深暗阴冷。盛世欢歌过后,人人记得帝王的荣耀,歌颂一派祥和的景象,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富贵温柔乡里泡久了,还有几位皇权在握之人记得这些?家国天下的宏图是否还在胸中镶嵌?
曾有征战四方的英勇男儿胸怀壮志,曾有足智多谋的谏臣墨舞风华,高堂之上的君主是否还斗志昂扬、心系天下?
年轮从未停止,在山海尽头,似乎有一位洒脱飘逸的老翁倚坐,静静看一代代王朝更替,统一六国的大秦,文景之治的汉代,贞观之治的唐朝,康乾盛世的大清……
汉武帝雄才大略、北逐匈奴,唐太宗开明贤达、开疆拓土,宋太祖宽厚豁达、深谋远虑,成吉思汗骁勇善战、豪情万丈,康熙博学多才、励精图治……
山水流转,日月苍华,不变的是这片国土与百姓。一代代君主身着华服、头顶珠翠,站在万人中央,感受万丈荣光,欣享臣民朝拜、边国朝贺。金碧辉煌的宫殿楼宇藏着腥风血雨,歌舞升平的景象里透着百姓的辛酸与哀怨。初坐龙椅,初拿玉玺,手握皇权,天下尽在掌中,想做的事只有一件——国泰民安,愿为此倾尽毕生心血。练兵扩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鼓励文化交流,泱泱大国像一头脚步沉重的狮子,虽然每一步都步履艰难,可一直在前进。
觥筹交错,美酒佳肴,歌舞诗赋,美人柔媚,良辰好景,如梦般的人生,谁还记得清寒锋利的兵器,驰骋奔腾的战马,黝黑壮硕的将士。殿外求见的谏臣琐碎絮叨,皇宫外的土地荒僻贫瘠,臣民粗布麻衣、双手布满老茧……这些和宫中的如幻梦境比起来的确无趣。
案上的奏折,边关的铁骑,百姓的哀怨,忠臣的死谏,叫不醒富贵温柔乡里的人。梦境走得太深,睡得太久了,国泰民安的理想成了几个苍白的字眼。御笔上的墨迹已经干涸,石阶的缝隙冒出几根倔强的杂草。日日欢歌,金樽美玉,在这些面前,万民的疾苦变得无足轻重。
曾经盛极一时的清王朝此刻像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多少爱国之士有心想扶着他向前走,但太迟了,已经力不从心了。
从前,梦境只为了怡情和小憩,梦醒后还要坚守勤政爱民的本心,而今,最怕梦醒。恨不能长生不老,恨不能万岁万岁万万岁、千岁千岁千千岁,恨这富贵繁华享用不尽,恨此生不能尽兴。人一旦没有斗志,便日渐颓靡,如若再有了贪婪之心,便一步错步步错。
政治清明渐渐成了冠冕堂皇的口号,转身后,见到的是一张张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充满算计的嘴脸,权利与金钱像两个会发光的金子,王公贵族、大臣将士都想靠近它们。
君一笑,臣民尽开颜,君一怒,多少无辜百姓、丫鬟小厮要遭殃。皇权争斗,利欲熏心,谁做了牺牲品?苦了百姓。踩着尸体登上高位,擦了血腥味,在宫中若无其事地饮酒论诗,黑暗腐朽之至。
从前,紫禁城是人们趋之若鹜的仙境,多少人挤破了脑袋想进去,哪怕不能身居高位,谋个卑职也好,不枉人生走这一一遭。和繁华富贵的紫禁城相比,外面都像是炼狱。
后来,紫禁城里飘出来的已不是紫气东来的祥瑞,为巩固皇权、争名夺利,机关算尽,污浊灰暗之气隐隐飘出来。此刻,与外界的清醒、勤奋相比,紫禁城更像是一个囚笼,囚住那些永远醒不来的金丝鸟。
封建王朝终于还是走到了尽头,疲态尽显,此时的时代主潮流是资本主义。清王朝的黑暗腐朽愈演愈烈,皇亲贵胄生活奢侈无度。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限制社会发展进步。商品经济被打压。导致经济发展落后。当世界各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我国还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为了巩固统治,科举制、八股取士等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致使创新不足,文化与科技日渐落后。
物极必反,福祸相依,盛衰更替。清王朝封建统治时期,经济上自给自足,不依靠外来商品,十八世纪,由于中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和人民反清起义不断发生,清朝统治者担心外人和汉人会结合起来反对清朝。1717年,清政府下令不许中国商船到欧洲人控制下的南洋地区进行贸易。清政府在对贸易范围实行限制同时实行禁教,减少中外之间的往来。17世纪末,清政府允许天主教在中国传播。随着教会在中国影响的扩大,它开始直接干涉中国的内政。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防范西方殖民主义者。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广州一地外又称停止厦门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政府对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实力过分自大,闭关锁国带来的苦果涩味难咽。
清王朝就像镶嵌宝石的高楼,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列强入侵、经济落后、百姓困苦,而那些高高在上的皇族吃穿用度不减,仍然奢侈挥霍。秋夕月明,歌舞停歇时,杯中酒一饮而尽后,空旷的大殿里烛光摇曳,他们心中或许也有过一丝忧愁,紫禁城外的荒芜和艰难他们怎会不知,可有些事本来就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想要扭转局势何其容易,人人盯着自己的荣华富贵,谁愿意倾尽半生纸醉金迷的优渥生活,大刀阔斧地为国为民奋斗一次?花谢之时,他们会伤感落泪,怜惜花儿只需要一丝情调与几句华丽的诗句,轻飘飘,很容易。这片土地发出来的哀嚎远比花谢更激烈,犹如一块溃烂的伤口,割掉太痛,不割掉就要慢慢忍受它扩散得更广。空有皇族的荣耀与自信,再无豪气与勇猛。牵一发而动全身,鲜有人敢站出来大刀阔斧地剜掉这溃烂的伤口。
世人皆醉我独醒,在这种背景下,少数清醒之人勇敢站出来积极寻求救国之法,英敛之无疑是清醒的,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康梁等人㢟的“爱国会”,认为变法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他执笔写过多篇相关文章,试图唤醒更多爱国之士。戊戌政变后,六君子遇难,英敛之担心自己会因政治主张和维新言论受到株连,于是离京去往外地。
提枪纵马保家卫国是男儿的担当,志在四方,提笔即可遍游四海,总有一方栖息之地,总有施展才华的一隅。
倘若是太平盛世,谁不愿意与亲友过着温暖简单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来赏花,秋夜酿酒,茶余饭后话家常,兴致来了载歌载舞、写几首小词助兴……
乱世之中,没人能不染风霜。已注定路途布满风雪、颠沛流离。在浑浑噩噩之中做个清醒的人很难,那些随波逐流的人有多少是故作庸碌无知?能看懂时局、保持清醒的人很多,能做出清醒姿态的人寥寥无几。抗争要有牺牲,清醒会有代价,可能是告别安定的生活,可能是牺牲富贵与官职,甚至可能的身体的折磨与死亡。家国天下,皆是男儿心中所系,国破哪里还有家?没人能在乱世偏安一隅,在纷扰之中,躲在一个看似安全的角落过着平静的生活无异于掩耳盗铃。
英敛之走了,他在1900年到云南蒙自的发过领事馆做文案工作。盛世或乱世都需要有才华的人。求贤若渴的并不是君王或其他个人,而是时代。时势造英雄,当时的英敛之自然算不上英雄,历史会记住这个时代,每一位文人墨客、有识之士都想在这片画布上留下痕迹。政治动荡、外敌入侵、经济萧条、百姓贫苦,乱世之中无人可以真正幸免,不能躲藏,亦无须作出悲戚模样,不如挺起腰杆迎难而上,就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一般勇敢。
如茶,会苦一阵子,不会苦一辈子。祖国母亲正在煎熬中流泪、呐喊,只要她的儿女们众志成城,这杯茶会有苦尽甘来的一天。之所以人们能在困境中坚持、拼搏,是因为他们心存希望。会有那么一天的,驱走外敌,政治清明,官民互爱,经济繁荣,生活幸福,泱泱大国繁花似锦的景象会让世界惊叹。
想起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想起外敌带着狰狞的嘴脸践踏我们的土地,听到窗外传来的枪声、孩童的哭泣声,看到凌乱的街道,步履匆匆面带恐惧的百姓,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都会有所触动。
英敛之在云南蒙自法国领事馆做文案工作只是缓兵之计,他最想做的事是像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一样积极投身到时代浪潮里。
养精蓄锐是一种明智,一味勇猛向前冲的是莽夫,在这种大背景下更要保持清醒,进退有度才能成就大事。工作之余,英敛之读书、思考,想为救国贡献一份良策。我们都是臣,要尽到臣子的本分,不是清王朝的臣,不是慈禧和光绪帝的臣,我们是国家和百姓的臣,以一份臣子的忠心和谦卑,小心谨慎又饱含热忱地贡献良策。
乱世是一只猛虎,不同于姿态翩然的白鹤,它更加勇猛、迅速,丝毫不给人们准备的时间。英敛之得知全国各地经常发生这对天主教的“教案”,义和团在北方烧神堂、杀神甫,形成尖锐对立。内忧外患一齐涌来了,从北京传来消息,八国联军攻入京津,尸殍遍野,血腥弥漫,妇女孩童哀嚎不尽,英敛之愤然流泪,心如刀绞。他毫不犹豫,立刻辞去法国领事馆的工作,离开云南蒙自,赶往天津,共赴国难。
在路途中,他不思饮食,悲痛之余已做好万死的决心。兵临城下,他愿不辞冰雪、重拾刀棍剑戟,拿出军人的豪气与英武驱除外敌。邪恶侵袭了正义和善良,他愿用一方砚台、几页纸张笔伐这场充满罪恶的战争,唤醒同胞的信心和斗志。他自认不是文武双全的盖世英雄,不能凭一己之力拯救时代,他可以化身一砖一瓦,是卑微渺小的存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宛如一根闪着微弱光亮的蜡烛,在巨大的黑暗和风沙面前,这点光亮改变不了什么。英敛之带着满腔的爱国之情赶到了天津,眼前的悲惨景象完全超乎他的想象,八国联军手段残忍,对这片土地和百姓造成的伤害令人触目惊心,这岂是英敛之那一点决心就可以改变的?一个七尺男儿在街上不顾形象地嚎啕大哭,不是因为生活的困苦,更不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那份倾尽全力都无法救万民于水火的无力感,使他悲痛万分。没人嘲笑他的狼狈。
烈火漫国都,忘不了火烧圆明园的残忍,枪炮撞国土,恨不能驱除野蛮的外敌。这几年,英敛之有妻子淑仲相伴,奈何不能尽情享受风花雪月的诗意生活。没有国哪有家?清冷月光千尺,年年撩起心底的愁绪,小院孤独。终有一天,弦断花落,不如,与你幽居虚度。
英敛之当初离开是为了避避风头,害怕自己因为维新言论受到株连。而今,经过庚子国难,慈禧太后赦免了多名戊戌变法中的通缉犯,其中也包括英敛之。
英敛之并不是他的原名,他的原名叫郭英华。为什么后来改姓“英”了呢?原来,赦免名单中,郭英华名字被人误写成英华,慈禧曾说“把那个满人英华也赦了吧”。此事以后,他就改姓“英”,取新名“敛之”。这就是郭英华改名英敛之的缘由和经过。后来,他的父亲及子孙都以“英”为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