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归义大唐

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下岐州

2018-01-14发布 3221字

灵武城中,李弘益再次召集了朔方的文武官员。如今整个城池的城防已经被河西军所控制,朔方的官员们对于李弘益无比的配合。

李弘益毕竟是朝廷册封的河西节度使、凉国公,是朝廷认可的上官,文官们本就要由朝廷册封赐官,而以韩逊为代表的本土将官,只要不侵害到他们在灵州的利益,自然对于是谁给他们下命令都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只是前来的官员少了一小半,这些人都是军情司认定的韩遵支持者,李弘益不愿开杀戒,于是把他们都软禁在了家中,各有士兵看管。

从河西出兵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天,在座的官员们都有些恍惚,仿佛眨眼之间,朔方这一片天就换了新的主人。

朝廷到现在依旧没有任何反应,韩逊开始绝望了,他觉得自己请求为留后并得到朝廷的正式册封很有可能就没了下文。看李弘益的架势,摆明了是要将朔方两州并归治下。

他心里有些不满,却不敢有丝毫的表现,当初自己的一个小小失误,让河西军进了城,他便再也没有了任何自主权,就连自己在灵武的家,都被河西军看守了起来,李弘益给出的官方说法是“保护本州重要人物”。

于是韩逊这个“灵州重要人物”的行踪都有河西军的士兵跟着,他的自由并未受到限制,只是走到哪里身后都有一队二十人的骑兵跟着。

李弘益看了一眼在座的诸人,问到:“韩将军,朔方兵士可都点检完毕否?”这是一句废话,韩逊觉得只怕朔方的兵力分布李弘益比自己还要清楚,当即恭敬地说:“城内守军共一万四千余,只待国公一声令下,便随国公南下。”

李弘益点点头,说:“很好!开始点将!”拿过一张纸,开始念起了朔方军将官的名字,韩逊只觉得心跳加速。

“顾行德?”

无人答话,李弘益皱起了眉头,再次说:“行军副司马顾行德可在?”

韩逊壮起了胆,说:“回国公,顾司马抱恙在宅。”李弘益似笑非笑:“哦?是吗?前几日不还是生龙活虎一般么?好吧,教顾司马好好休养吧!”

他念完了名单,说:“河西节度副使、会州刺史曹,暂时总领朔方一应事务,天德军防御使李兼灵州防务,彰义军副指挥使薛领盐州防务。大小官吏,要认真配合。待朝廷旨意至,朔方还是要交给各位的。”

他的最后一句话,在众人听来,真是一句废话。李弘益接着说:“崇冈守军整编,防务暂交给天德军,其余朔方兵马,都随本官南下岐州,克日出发!”

韩逊很不情愿地领一万出头的朔方军,自灵武城先行出发,朝岐州方向而去,李弘益引河西大军,在后面三十里跟着,周成被留了下来,因此此次出征的另一半骑兵就交给了慕容真海带领,他带着骑兵紧跟在韩逊身后。

韩逊不敢有任何别的心思,他这一次出征,朔方军将领的家人都被河西军留守士兵“保护”了起来,即便他有了心思,其余人也未必愿意跟着他干。更何况他这个“留后”是被本地将校推举的,未得到全体朔方军士的认同,影响力也就可知了。

迤逦沿着官道南下,以这个时代的道路状况,行军随度一般在每日四十里左右。然后韩逊第一次开了眼界,李弘益的后续部队在第一天就追上了前军。

当他命令朔方军就地驻扎,并跟随几名河西军官受邀前往李弘益的大营时,听到了一句让他羞愧难当的话,其中一名河西军官抱怨地说:“你们朔方军的行军速度也太满了,我河西军日行八十里,今日只走了七十里,可真是耽误事!”

朔方没有一个像李弘益这样的节度使,虽然朔方不缺马,步兵同样也要骑马,但是毕竟日常训练不比河西,而且境内道路状况远比不上河西的混凝土道路,韩逊只觉得脸面实在无光。

实际上玉门军的火炮营以及负责保护的两营骑兵还落在后面,李弘益的中军跟在前方,所以速度才能这么快。不过朔方的官道质量还不错,显然是经常有维护修缮的,至少道路上常见的那种深深的车辙印,大多被填平,对通行的阻碍不算很大。

朔方军的将领大多被李弘益请来,李弘益好美食的名声多少也传到了朔方,因此听说凉国公请吃饭,将领们忐忑中带着一丝丝的说不出来的心情。

以前李弘益出征,在军中多喜欢跟随士卒们一道用饭,他不喜欢搞特殊化,后来发现自己去吃饭,跟着士兵们一起排队,反而让普通的士兵们个个惶恐不安,他知道反映到军中尤其严重的尊卑观念还烙印在这些可爱的军人心中,于是只能放弃了这种在外人看来是作秀的行为。

所以李弘益现在身边都跟着两名国公府出来的大厨,对此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放眼天下藩镇,河西军敢说是伙食最好的了,便是普通士兵,也都是每日有肉。

河西各州都建有存栏在万头以上的养殖场,所以不但是军中,便是民间百姓,也都吃得起猪肉、鸡肉甚至鱼肉了。

吃着正宗的凉国公府炒菜,喝着河西特产的果酒,而且餐后还有西瓜,这可让韩逊等人吃了个爽快。

李弘益推广西瓜也就这一两年,还不可能传遍天下,而且他始终对农业无比重视,要求不得以上、中两等田当做瓜田。乌兰县山地较多,土地贫瘠,因此反而成了会州最大的西瓜产地。

乌兰县离灵州近,但是西瓜供应本州和凉州百姓都是供不应求,更别说运到灵州去贩卖了,因此韩逊等人还真的是第一次吃到西瓜。看到李弘益先吃了一口,韩逊等人也学着拿起切好的西瓜来,吃得眉开眼笑。

李弘益突然觉得很是有趣,要知道西瓜种子可是他从漠南的达靼、回鹘人那里得来的,朔方离得更近,居然没有百姓引进,看来都是官府的失策啊!

进入会州之后,朔方军士见到了灰黑色的坚硬混凝土路面,一个个大呼小叫起来。韩逊跳下马来,用腰刀砍了几下,用手使劲拍打,也不顾路面被晒得发烫,长叹一声,说:“朔方输得不冤啊!”

在这样的道路上行军,每隔三十里还有一座大驿站,韩逊一路约束士兵,这一天竟然行进了六十里,反而被河西军前军超过走到了前面。

韩逊更觉得脸面无光,他只好给自己找了个借口,毕竟一镇精兵有限,朔方的精兵前次被韩遵带去阻击李弘益,大败而归,如今自己带出来的部下大多是守城军队,自然比不得河西的精兵了。

然后他便被后续的火炮营追了上来,颇超乞光带着两营骑兵护卫,再加上辅助的民兵以及民夫,六千余人的部队,速度并不比朔方军慢多少。

韩逊远远地看着六匹大马拉着的红衣炮,眼馋得紧。他还未见识过火炮的威力,但是河西火器早已经闻名关内,可惜他不是韩遵,没有挨过炮击。

大军在乌兰县东南转向东方,经萧关进入了原州境内。韩逊一路行来,暗自心惊,朔方的斥候密探很难进入河西打探消息,他见会州一片祥和,官道往来商队行人络绎不绝,虽然官道两侧多为牧场,偶尔路边牧民的帐篷,那些吐谷浑的小孩站在路边,也不怕行进的大军。

倒是韩逊看到河西军那个叫颇超乞光的党项骑将,派出了一队斥候,跳下马来,把那些在路边围观的小孩聚在一处,不叫他们乱跑,似乎是怕他们被军马伤了。

韩逊很好奇,问身旁的河西参军:“吴参军,为何本地百姓不怕大军往来?”吴参军名叫吴孝通,是飞虎军长史吴展的本家堂兄,他有一个让李弘益很是惊悚的字。

吴孝通字孟达,孟者,庶长子也,他是妾生子,家族地位不高,虽然也读过书,但是在归义军时一直不能得到任用,于是他和吴展一起来到了河西。李弘益不讲究出身,于是年近四十的吴孟达便成为了玉门军的一名参军,主要负责文书等工作。

吴孝通笑着说:“我河西军纪严明,一向与百姓秋毫无犯。凉国公有言,军民鱼水一家亲,况且军中士卒家中,多有在会州的,怎么会去侵扰同袍的家人呢?这四五个幼童,怕是学校放了暑假,若是一个月前,可都是要在学校读书,怎么会跑出来玩耍呢?”

这话里的信息略大,韩逊多问了几句,吴孝通得意地将河西的教育系统简单地介绍了一遍,然后自豪地说:“我家中的老二、老三都在姑臧读书,哪怕不能考进士,若能进了凉州大学做学问,那也是极好的,也不丢了我吴家的家风!”

吴家是原本沙州武官世家,韩逊哪里知道,只当吴孝通家学渊源,他突然很是羡慕,毕竟从他小时候,便见到祖父、父亲一辈过得刀口舔血的战场厮杀,哪怕大唐尚武风气严重,谁会希望自己的后代跟自己一样,天天举着横刀骑着马砍人呢?

兵过萧关,一路所见,原州与会州无异,却比原州稍繁华了些,原来朝廷向河西迁徙百姓,原州也分了数万户,都补充在了萧关县内。

韩逊更加羡慕,张钧在位时的原州,地狭人少,别说李茂贞,就是韩遵对原州都没有什么兴趣,不曾想张琏跟着李弘益混了几年,原州仿佛换了一片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