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归义大唐

第一百零七章 成纪之战(一)

2017-11-25发布 3065字

李茂贞一走,三人集团的主心骨就没了。王行瑜的野心更大,他求官尚书令,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谁都知道这个官职在大唐意味着什么。

因此看到李茂贞要走,王行瑜也不阻拦,却对韩建说:“将军,陇西郡王既然回师,你我二人带兵入长安如何?当今天子无道,咱们也学一学霍光,另立贤明的新君。我看懿宗六子吉王李保就不错。吉王在诸兄弟中最为年长,又素有贤名,若拥立他为天子,则我为尚书令,君为天策上将,如何?”

天策上将是大唐武官之首,位阶为正一品,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大唐目前只有一人担任过此职位,那就是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王行瑜这话说的赤裸无比,简直就是直白地告诉韩建,咱们两个都做只有李世民曾经做过的官,至于之后谁主天下,那就各看本事了!

韩建心里冷笑,只觉得王行瑜一介武夫,说出这样的话,简直是丢尽了全天下节度使的脸面。于是说:“我闻河东李克用欲借道河中来助长安,某要回本镇守卫,入长安一事,还是王将军自去吧!”说着也离开了大帐,领着人马退了回去。

韩建的华州、商州在长安和洛阳之间,与洛阳所在的都畿道隔了王珙的陕、虢二州,他比王行瑜看得明白,天下藩镇之中,自己的实力弱小,若无李茂贞支持,他绝对不会来淌这趟浑水。

李茂贞和王行瑜的打算,他看得很明白,就是要学刘裕,废立天子然后搞一套禅让的鬼把戏,最后自己做皇帝。韩建的想法更深沉,他觉得还是学曹操和司马懿更好。

三镇走了两镇,王行瑜大怒,将二人背地里一顿臭骂,带着士兵,在长安城下耀武扬威地转了一圈,抢劫了一番,将妇女财物满载着,悻悻地返回了邠州。他终究是没有足够的胆量独自攻入长安。

长安的君臣提心吊胆了一个月,总算是缓了口气。徐彦若四处打听,得知是李弘益果然在背后牵制李茂贞,并攻入了秦州境内,不由得大喜,匆匆忙忙地进了宫求见天子。

唐昭宗李晔接见了徐彦若,他还不到三十岁,便已是满脸憔悴,穿一身常服,头顶的黑色纱帽的耳朵边,露出了丝丝白发。徐彦若看到李晔毫无生气地坐着,不由得心痛。

天子并非昏庸之辈,可惜大唐皇室的威望,都叫他的哥哥唐僖宗败光了。徐彦若将消息告诉李晔,李晔叹了口气:“若河西镇与宋文通勾连,如之奈何?”他如此气愤,竟然直接叫了李茂贞的本名。

徐彦若顿时愣住了,他也没见过李弘益本人,不知道这是个怎样的人物,是忠心耿耿如张太保一般,还是李茂贞那样欺凌主上、目无朝廷的跋扈之辈呢?

一想到有一个真正跋扈傲慢的李克用,说不定很快就会带兵前来,君臣二人竟一时无语,徐彦若饱读史书,只觉得这一幕俨然是汉末的翻版,天下藩镇就是各路诸侯,李茂贞等辈就是董卓,只是李弘益会是谁呢?

远在六百余里外的李弘益,得到斥候探来的消息,李茂贞已经回师,顿时长出了一口气,长安这一次的危机暂时可算是度过,接下来就要由他来面对李茂贞的怒火了!

李弘益靠着骑军的机动性,深入渭、秦两州,已经是孤军深入了。他一路打破了三座小城,得了些粮草补给,又花钱从沿途的百姓手里购置了一些,暂时还能维持一段时日。

只是秦州已经反应过来,调集了本州军马,也不迎战,只是远远地落在后面,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逃得远远的。李弘益还想设伏或者夜袭,最终也没有得手。

不过他花钱从百姓手里购买粮草,又严禁部下士兵扰民,却也有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得到了本地百姓们的支持,帮助指引道路,通报消息。

历代末世,中央皇权衰微,就会导致对地方的统治力度下降,而各藩镇多以军功自保,因此军队纪律大多很差。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原本秦州百姓听闻河西军至,都要慌乱逃跑,却发现这支军队纪律严明,所过无扰,也就渐渐地安下心来。

也正是靠着熟悉地形的本地百姓的指引,李弘益领大军专门从秦州军队防守薄弱处下手,四处穿插游走,从上邽直扑清水县,逼近大震关,杀散了数百守关士兵,调过头直朝秦州州治成纪而去。

成纪是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出生地,因华胥氏怀孕十二年而生伏羲,古人以木星纪年,称为岁星,十二年为一纪,因此西汉时得名。

当然成纪在这个时代更为有名的是,这里是陇西李氏的起源地。陇西李氏有十三支,李弘益虽然出生在敦煌,却不属于敦煌李氏,而是凉州李氏,亦即姑臧李氏,和著名的李商隐算起来是出自一支的。

建立大唐的皇室也是陇西李氏,李弘益看书曾读到过,唐太宗时期崇道抑佛,有个法琳和尚便造谣,说唐朝皇帝是鲜卑后代,李世民大怒,就要砍他的脑袋,结果大和尚怂了,及时认错,于是唐太宗皇恩浩荡,将他改判了流放。

他记得穿越前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发文质疑唐朝皇帝的血统,说李世民有一半的鲜卑血统,为了这个,李弘益曾经很无聊地私下问过自己的二哥李弘定以及出身敦煌李氏的李珽。

李弘定把他骂了一顿,李珽却引经据典,将李渊的爷爷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以来,这些祖上的父系和母系出身都说了一遍,然后李弘益仔细一算,李渊是八分之一的匈奴,八分之一的鲜卑,四分之三的汉!

然后李珽语重心长地说:“大唐天子确出陇西李氏一脉,当属汉人无疑。十一郎,这话以后万万不可再提!”李弘益满脸羞愧,要知道古人虽然没有明确的民族划分的概念,却有“华夷之辨”。尤其是世家大族,最重血统,哪怕是皇帝,这些世家也是敢质疑的。

既然二哥和李珽都否认了,看来后世的网络上那些帖子,就是无中生有别有用心的谣言!不过想一想也是,一个派兵四处攻打,灭国无数,自称“中华”、“中夏”,满嘴“夷狄”的皇帝,怎么可能是一个胡人呢?

出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于家族姓氏传承千余年的荣耀感,李弘益执意要在成纪城外,准备与李茂贞打上一仗,他也不攻城,只是一心等李茂贞前来,然后在这块祖辈起源的地方,给李茂贞这个冒牌的李姓一个狠狠的教训。

李存孝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以凉州军的机动能力,不如继续四处骚扰,牵着李茂贞的鼻子,不让他得安生,而且退可守会州,掳掠一批百姓归入河西军。

西北与中原不同,地广人稀,李茂贞的地方驻守部队,基本也都驻扎在交通要道、城池、关隘等处,兵力过于分散,正适合这种游击战术。

李弘益却有其他考虑,他觉得必须与李茂贞大战一场,好叫他知道河西军的兵威和实力,这样自己说话才更有分量和底气。

否则自己这么一后退,李茂贞离长安近,抬脚又去欺凌天子,他这里就疲于奔命了!只有将李茂贞打得痛了,知道河西军的厉害,才会对自己的话引起重视。

李弘益毕竟年轻,还有一腔报国的热血,他和部下大多是归义军出身,孤悬西北多年,就仿佛一个离家多年的游子,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家庭团聚。他们还怀念着百年前的那个威名远震绝域的大唐,一心想要为国家出力。

李存孝叹了口气,他只是个武将,又在河东多年,并不了解李弘益和部下的心思,只是单纯地从军事角度考虑,牵制了李茂贞回师,解了长安之困,目的就达到了,何必舍了士卒的性命拼死搏杀呢?

然而李弘益毕竟是主将,李存孝的意见虽然未被取纳,却依旧用心,尽力协助。李弘益又向慕容阎昆的祁连军发出调令,既然决心要打,就大打一场吧!

李茂贞日夜兼程,赶到成纪城下时,诧异地发现,李弘益居然不攻城池,就在城北数十里外驻扎,似乎是等着自己前来。

他又怒又喜,只觉得李弘益完全未将他放在眼里,也不入城,就在城西扎下营寨,对手下诸将说:“敦煌小儿,不知天高地厚,教军士休整一番,来日杀入河西,擒得李弘益这厮,我有重赏!”

秦州西北与会州交界,李弘益在从成纪北驻扎,派兵四处扫荡,将附近的一支数百人的小戍拿下,千余百姓都迁往会州,又广派斥候,监视着东面原州的动向。至于西面的渭州,只怕也没多少兵力可以前来助战了。

李茂贞聚了两万余兵马,便直扑成纪城北四十里外的李弘益大营。他心中恼怒李弘益坏了自己的好事,仗着自己在主场作战,决心挥兵杀将过去,打败河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