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一九四零年之后第一天,远隔北非万里之外的共和国首都,安静祥和的元旦夜里,由市政府定点燃放的烟火点亮了北京的夜空,天门前的秦皇广场之上,高大威严的秦皇铜像耸立在夜色之中,在阵阵焰火光芒中若隐若现,威严的目光仿佛神明一般俯视着众生。
广场不远处的使馆街,一队队巡逻的卫兵照例准点准时走过了街头,当整齐的脚步声消失之后,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高大男人浮现在了墙角处,手中拿着一瓶伏特加,醉眼微醺的扫视着空荡荡的界面。
此刻的使馆街显得十分冷清,元旦假期的各国使节们正是繁忙的时候,因为这一天共和国的官员们也都放假了,正是他们带着礼品去拜访顺带打探消息的好时机,尤其是在战争期间,任何从北京透漏出的消息都可以决定成千上万人的命运,尤其是这场战争之中至今仍旧保持着实际中立的两个国家,德国以及苏俄,两国几乎是在华进行情报活动最为频繁的国家。
与欧美盟国阵营不同,苏俄并未向共和国宣战,故而苏俄大使馆仍旧照常运行并且利用外交豁免权成为在华情报人员的大本营,苏俄人在制度以及思想的疯狂宣传,使得共和国内也存在不少愿意接受其思想主义的人,并且与其保持联系向其提供情报。
当共和国所率领的泛亚联军(其实也就是共和国一个国家撑场子而已)在南亚、北非两个战场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候,苏俄人其实比美国人和英国人更加紧张,其他战场的胜利会使得共和国多面开战腹背受敌的战略形势获得缓解,而获得了更多战略空间的共和国自然而然的会将目光投向北方的恶邻了。
正在享受着美英法等邪恶西方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援助的斯大林自然不愿意过快的卷入战火,因为他知道,一旦与共和国开战,最高兴的就是美英法了,而更加高兴的则属德国了,希特勒一旦得知中苏开战的消息,绝对毫不犹豫的丢掉中立的牌子,兴冲冲的向苏俄宣战,同共和国两面夹击覆灭苏维埃。
为此,在阿拉巴特大会战取得胜利之后,共和国外交部立即就收到了来自苏维埃人民委员会由其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亲自署名的贺电,紧随其后的就是苏俄驻华大使,即刻向共和国外交部提出愿意与共和国合作修建黑里铁路的意向,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意向,甚至是苏俄人为了迷惑共和国示以好感的幌子,但这样令人振奋的消息的确令共和国上下有些激动。
要知道自二十世纪伊始,共和国为了开辟出一条陆上沟通欧洲要道已经奋斗了将近半个世纪,数十年如一日才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里海东岸,也就是南哈萨克境内的阿克套港,这已经是共和国控制范围之内最西的港口,可是却也离着欧洲有上千公里之远的图上距离,更不要提中间还横亘着里海以及黑海两大天堑,以及苏俄人这个死敌。
故而此刻,苏俄人提出愿意就两国在沟通黑海里海两大海域的铁路修建方面进行意向交流的情况立刻获得了共和国外交部以及总理府的高度关注,这其中蕴含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非同寻凡,但唯一令人尴尬的就是苏俄人选择了跳过元首与统帅部直接就和总理府展开了关于此项合作的谈判,并且派出曾经在欧洲取得过不少外交胜利的莫洛托夫亲自担任谈判代表前往共和国。
苏俄人并不知道,统帅部以及元首早就已经制定了入侵苏俄的详细作战计划, 并且将进攻苏联提上了统帅部作战议程,尤其是北非阿拉巴特大会战取得胜利之后,这项作战议程大大加速,此刻苏俄人的表演在统帅部眼中已经变成了一场滑稽的喜剧。
处在黑暗中的中央情报局也开始了它沉默的反击。
使馆街此刻因为正处于节日,并且很多国家使馆因为宣战原因被驱离了,使馆街此时的守备力量被下降到了最低,除了暗中潜伏的中央情报局特工之外,原本驻扎的此区域的一个国民警备团被调离了,甚至连警察局都莫名其妙的得到了今日全体放假的命令,连一个值班的警察都没有留下。
午夜十二点半,当新的一年来临之后,经历过半小时狂欢的人们也渐渐感觉疲惫回家了,最后一班巡逻使馆街的警备团士兵也结束了巡逻返回营地了,此刻的使馆街治安力量几乎为零了。
身穿风衣的高大男人在看见巡逻士兵离开之后,随手扔掉了自己早已喝光的酒瓶,走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垃圾桶,从里面取出了一个沉重的黑色包裹,撕开上面的黑色油布,露出包裹内的物品——一挺国防军制式通用机枪和一个沉重的弹箱,弹箱里面装着一条足足有二百五十发子弹的弹链。
男人沉默着脸膛,一声不吭的将弹链压入了机枪枪膛之内,拉动了扳机,一双充满着杀意的眼神看向了远处街角那栋飘扬着红色镰刀旗房子,他掏出了一支烟点上,狠狠地吸着,在吸完了两大口之后,仓促的的将烟头踩灭,看了看手表,拎着机枪走向了苏俄大使馆。
苏俄大使馆此刻门口仅仅站着一位哨兵,一位只佩戴了一支小口径自卫手枪的哨兵,由于中苏两国关系历来紧张,并且因为此刻是战争时期,苏俄人为了避免引起外交纠纷,自作聪明的降低了使馆警戒程度以示自己毫无恶意,仅剩的一个警卫班兵力此时几乎手无寸铁,只有一支用于轮流换岗所用的自卫手枪,而步枪机枪等大威力武器全都被锁在了使馆地下室的武器柜内。
穿着苏式军大衣的哨兵站在使馆门口时不时的跺动着双脚让自己在北方的寒风中暖和一些,当一个被昏暗路灯拉的长长的影子出现在自己身前之时,哨兵才发现一个手中端着机枪的男人接近了使馆门口,冰冷的枪口正指向着自己,哨兵终于警醒了,手迅速摸向了自己腰间的手枪匣,但穿着笨重手套的手掌根本无法从枪匣中拔出手枪,哨兵只能无奈用口头警告试图拖延这个男人:“站住,这里是苏联大使馆........”
“哒哒哒......”哨兵的警告还未说完,一阵急促清脆的枪声响彻使馆街,一串急速射出的子弹准确打在了哨兵身上,十几米的距离,机枪弹的威力让中弹的哨兵身体腾空而起,重重的砸在了使馆围墙上。
枪声的响起让整个苏俄大使馆都慌乱了,这是他们才响起了为了示好他们将自己的武器都深深的锁在了地下室,还没来得及去拿枪,大使馆内的苏俄人惊恐地发现,那个端着机枪的恐怖身影站在了楼梯前,死死地扼住了他们通向武器的唯一道路。
枪声继续响起,从一楼响到二楼,二楼再响到三楼,刚刚开始时是一串串急速的射击声,,当整个使馆都被子弹清理过一遍之后,持枪的男人不急不缓的掏出了一把手枪开始对着倒地仍旧喘息的伤者挨个补枪,直到四十分钟之后,姗姗来迟的警备队士兵包围了整座使馆大楼,持枪男人才停止了射击,放下武器向警备团士兵投降了,但是整个苏俄大使馆已再无一个活口了。
1940年的第一天,震惊全世界的使馆街武装袭击事件发生了,这个由一个小人物制造的袭击事件再次将世界拉入了更深的战争深渊,一如当年萨拉热窝行刺大公那位青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