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胜者为王

第七十九章 艺术,送礼的学问

2017-10-04发布 2302字

第七十九章 艺术,送礼的学问

刘夫人在家中是财政部长,刘局长问她,咱们家现在能拿出多少钱来给女儿买房子?刘夫人把所有的存折拿出来,用计算器一张一张地加起来,最后不好意思地说,也就是六位数。

这个数字,如果在他们所在的市区买房的话,还是凑凑合合的,如果要去北京买房,那可能连首付也不够。这个常识,他们夫妇还是有的。

虽然说,刘局长是规划的局长,但是他对房子也是跟金钱一样是无感的。他们家有房子住着,是原来的福利房,不算大,却没有掏多少钱。原来家中三口人,倒也能住得开。后来女儿去国外,他们老两口住着还显得有点空旷。

那几年,房价还没有现在这么高,刘夫人也念叨过,别的人都换了大房子,咱们也换一套吧?刘复人是因为中学的那些校领导们,个个都兴高采烈地换了大房子,自己才有这个想法的。本来嘛,作为规划局长的夫人,房子问题应该是她率先换的。不然,什么叫做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夫人这么一说,刘局长也想起房子来了。他周围的人,比他级别高的,比他级别低的,还住在原来福利房的已经没几个人了。规划局的同事,更是各展神通,纷纷换房,以至于有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少房子。

后来,市里面统一组织过查房。但是,查房的过程中,不能说走了形式,但是真的有问题的不一定能查得出来。凡是有本事弄几套房子的人,大都要么有权,要么有钱,谁也不会那么傻,直接就把户主写成自己的大名。除非有人在后面举报你,查房办的人不得不查。否则,是查不出来问题的。

这些事情,刘局长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小心谨慎惯了,觉得房子嘛,够住就行,不需要弄那么多,住不了,还要整天担惊受怕,得不偿失!

所以,不管刘夫人的枕头风怎样吹,刘局长就是没有答应。他之所以没有答应,不是不愿意换大房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觉得当时的房价已经严重地背离了它的价值。刘局长以他自己的情况来考虑这个问题。

他虽然仅仅是个处级干部,但是说起工资收入来,起码可以说是绝对的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就他们这个中等偏上的水平,他们大半辈子的积蓄,也只能允许他们买一套面积不超过一百平米的房子。

刘局长就有点纳闷了。社会上最多的人群,还是工薪阶层啊,像他这样的工薪阶层,单单依靠工资收入,需要几十年的积蓄,才能买得起小房子。那些比他收入更少的人,是怎样买房子的呢?

是的,从理论上讲,有住房公积金贷款。但是,你真的要买房了,你就会发现,你要取得住房公积金贷款,那是难上加难的。那是要多跑多少腿,要多办多少各种证明,要托多少人情,才能办下来。

即使经过千难万难,好容易贷上了,可是那额度,却又远远不够房款。那就按揭吧。是有住房按揭。可是,真正用了按揭的人,也就真正地陷进去了。

从买房子开始,得十几二十年作房奴。这样,用按揭买了房,再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供一套房子,人生就是为了房子而奋斗了。这样一来,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

刘局长断定,人不是为了房子而来到世间的。那么,这么高的房价,肯定也是不可能持久的。更何况,也背离了经济学的规律。

刘局长作为规划局的局长,跟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有很多的接触。他们口中的房价,说是利润对半开。规划局内部懂行的专业人员说,现在房价的利润,是翻几倍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对半利润。那些开发商在这个问题上真的是太谦虚了。

开发商谦虚是一回事,经济学规律是另一回事。刘局长觉得,既然有个社会利润平均律在起作用,那么为什么在房地产开发这一行业,会有例外呢?

虽然是规划局的局长,但是刘局长他也解释不了这个现象。幸好,他的本行是城市规划。解释不了的社会现象,也就只好由它了。作为他自己,在没有换房的迫切理由的情况下,他的决定是,把自己的口袋捂严,坚决不买房。

不买房,家庭也没有急需的大额开支,他们由于有那个局长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也不用花钱,家里的钱就由夫人存了起来。以前,刘局长也不知道家里到底有多少钱,反正他自己是很少花钱,对于钱的概念,他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感觉。

在那个时候,他就理解了,为什么领导从来不带钱。在解放前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不带,解放后经济条件好了也不带。当然,他不敢与毛主席比较,只是说理解那种生活习惯。理解那种不带钱道理。

现在有需要了,家底也亮了,这时才发现,原来他也是穷人一个。如果不买房,他的那些家底还是可以说是殷实的,算是小康之家。

可是,一旦买了房,他就回归到穷人的行列了。因为,作为规划局长,他比谁都清楚,他花了那么多的钱买下的,也仅仅是一个裸房。正式的说法是毛胚房。

这种房子是还不能入住的,还需要进行装修。虽说,装修是丰俭由人。但是,真正装修起来,你就会发现,丰俭由人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最起码,你得随大流吧,你得把房子装修得看起来不寒碜吧。不知不觉间,几十万就砸进去了,又不见了。

这几十万,可能就需要贷款了。因为你买房已经把家底全部贡献出去了。这样一来,房子的价值跟你的贷款已经相抵消了。这时候,条件好一点的,可能有亲朋好友给帮一些。这些钱是不要利息的,但是本金,以后还是要归还的。

于是,你就有了债务,就成了真正的穷人了。

刘局长觉得他现在是站在一个分界点上。一边是富人,尽管这个富人的富是那种小康之类的富,但是毕竟也勉勉强强算作富;一边是穷人,尽管这个穷字,是那种资产和负债相抵以后的穷人。所以,他苦笑了。如果他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别的人,比如那些房地产开发商们,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

当然,刘局长的这些想法,并没有跟别的人分享过。自己心里清楚是一回事,跟别人分享是另一后事。别的人,会怎样看他这个当局长的想法呢?可能有些就会觉得他的这个想法,好像有点阿Q的意思。他的想法,其实只是告诉过常晓光,他觉得常晓光跟他的交情,使常晓光不至于当面说他矫情,更不会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阿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