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明朝万历年间(具体年月不详),山西武术家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杨露禅(1800~1873),推动了太极拳在全国的快速普及和传播,使得太极拳广为人知。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1]、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杨、吴、武、孙、赵堡、武当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截至2014年4月,周边国家如韩国、日本、印度等都已着手太极拳申遗工作。
基本信息
特点:动作柔和缓慢、连绵不断
拳种:内家拳
书名:太极拳
页数:402页
品牌:外文出版社
开本:16
语种:英语
出版日期:2004年1月1日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太极拳,发源于中国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她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太极拳这种以体育运动作为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的非物质文化形态,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认知和科学实践。
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
太极拳
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
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拳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月刀等。
太极拳这枝中华武术奇葩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推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对太极拳这一古老文化体系的保护意识日益强化,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保护措施,太极拳发源地先后举办了11届国际性太极拳交流大会。传承人、民间传承组织也加大深入推广的力度。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太极拳逐渐成为连接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文化纽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
传播重要载体之际,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温县人民政府聘请国内一流设计单位,对陈家沟文化旅游区进行全面规划,按照传承、弘扬、养生、功夫、产业五大功能区设计,建设包括太极拳展示基地、教育培训基地、休闲度假基地、文化产品基地、研究传播基地在内的陈家沟世界太极拳文化中心,开展对太极拳全方位多层次的挖掘、整理、推广,描绘出了陈家沟世界太极拳文化圣地的美好蓝图。河南省文投集团等单位已经入驻,开始建设美丽陈家沟。
历史渊源
河洛文化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汉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母亲河”。
4张
近千人共舞太极拳
洛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显赫的地位。首先,是“河图洛书”,它与古文字紧密连系在一起,把洪荒蒙昧的社会,推向了文明的阶梯。
河洛汇流,是一种自然现象。洛河水清,黄河水浊,两河交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清浊分明、相互交融变化的旋涡。
相传这里是河出图、洛出书和伏羲悟太极、画八卦的地方。《易传·系辞》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汉族人文始祖伏羲看到河洛交汇现象,依据“河图”、“洛书”信息,触发灵感,从而创造出了《易经》,产生了太极文化。所以,自古人称“天下太极出河洛”。
自古以来,河洛汇流处无时无刻不流淌着太极文化之血,联系着河洛文化之脉,缔结着中原文化之根,蕴含着中华文化之魂。她是汉族的文化丹田!据史载:黄帝、帝尧、夏禹、商汤等帝王登基时,都在此沉璧祭天。
温县,正处于河洛汇流处,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区。
温县是人类活动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境内遗存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数十处。夏代,温地称温国;商十四代王祖乙迁都温地邢而中兴;周初大司寇苏忿生封苏国,以温为苏封十二邑之首。《盐铁论》记载显示:战国至秦汉之际,温县已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
温县地灵人杰。它地理位置优越,南有邙山、黄河为天然屏障,北依太行天堑,是连接晋、冀、鲁、豫的交通要道。焦作黄河公路大桥与连霍高速公路相连,焦温高速南北贯通,其他公路四通八达,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穿境而过,距离郑州、洛阳、焦作三市分别在40-60公里之间,南滨黄河,北临沁水,东连武陟县,西接孟州市,西北与沁阳市接壤,属黄、沁河冲积平原。
温县是夏禹指定继承人覃伯益的家乡,是春秋时期孔子门下十哲之一卜子夏故里,从这里走出了司马懿、郭熙等许多历史名人。
温县物华天宝。它的总面积为462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4.6万。温县处于北纬34°52-35°02,东经112°51-113°13,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温度14.3°C,年降水量达552.4毫米,无霜期为241天。温县南部为黄河滩区,北部为低缓的丘陵平原。温县农业发达,盛产小麦、玉米,是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的原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