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最终第一个进入了咸阳。
咸阳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权利的中心,为了满足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咸阳的宫殿之繁多、之壮丽是世间罕有的。做了大半辈子土包子的刘邦进了秦宫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看什么都新鲜,刘邦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这么精美的食物,这么香醇的美酒,这么多漂亮的女人,于是土包子刘邦马上表露出他本性来,一屁股坐在胡亥那张宽大柔软的床上告诉手下人:“今晚就住这了。”
听了刘邦的决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是刘邦的连襟樊哙。樊哙马上进到宫里劝刘邦不要留宿在秦宫,刘邦打着哈哈说:“我们经历了这么多的艰难困难才获得今天的胜利,享受一下有什么错,”然后一指旁边站的一圈低着头唯唯诺诺的宫女对樊哙说,“要么你也选一个?”
樊哙是个耿直的汉子,一听刘邦的话,气得掉头就走,出门就直接找到了张良。
张良也是反对刘邦在秦宫及时享乐的行为,他告诫刘邦:“秦朝就是因为荒淫无道你才能获得今天的成功,你现在的任务是为天下除暴安良,生活还是艰苦节俭一点比较好。现在我们刚刚获得一点胜利你就开始追求享乐,那和丢掉天下的胡亥有什么区别,难道你也想落得和他一个下场么?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樊哙的话虽然不中听,但还是希望你能够听从他的建议,我们还是回到霸上去住吧。”
对于张良的建议刘邦还是会认真思考的,最终刘邦听从张良的劝诫,而且他做得更进一步,不仅把自己的全部家当搬出了秦宫,而且还就地封存了秦朝的府库,既没有带走财宝也没有带走女人。回到了霸上军营之中的刘邦派人召集了咸阳地区的百姓代表,当场向大家宣布:“大家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我刘邦出发之前楚怀王曾经与我和项羽约定过:先入关者为王。现在我先来了,自然应当是秦王,我来是为大家除暴的,请大家不要害怕。我军现在就在霸上驻扎,不会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我现在对秦朝的法律做一些临时的调整,但具体事项要等诸侯们都到齐了再做商定。”随后刘邦宣布暂时废除所有秦朝的法律,实行有名的“约法三章”:杀了人的要偿命,伤了人、偷了人家的东西的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深受倒悬之苦的关中百姓们知道有了这么一个宽明的领导,自然是欢欣鼓舞,百姓们纷纷拿出自家的粮食自发赶到霸上来劳军,又都被刘邦一一推辞了。
刘邦的一番话可谓用心良苦。我们知道,对关中百姓来说约法三章并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秦朝法律的繁杂也是有其必要性的,单纯的约法三章根本不足以对王法治下的社会进行约束,它只是刘邦用来争取民心的一个手段而已。而且刘邦还给自己留了后路:我的话仅作临时应急之用,一旦不如意可以等“诸侯”们来了再说。另外刘邦的话中有话,他不仅笼络了民心,还特地将楚怀王“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通过百姓之口昭告天下——在封建时代,连圣人孔子都说国家大事要和君子来商量,不要和老百姓商量,此等军国大事岂是草头百姓需要知道的。刘邦所做的一切自然是希望通过获得关中百姓的支持使他称王关中的愿望成为既定事实,防止楚怀王事后抵赖或其他人(如项羽)的干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时候的刘邦与沛县的那个游侠骨子里还是一样的,并没有也想不出更高的宏图大志,与其他祖上八辈子都是农民的屌丝所不同的是,他即将完成即便是整个中国史上都为数不多的由平民一跃成为诸侯王的逆袭。
在刘邦看来这已经是他刘氏家族历史上极了不起的成就了,但历史并不允许他成为秦王,所谓时势造英雄,刘邦最后成为了伟大的帝王而不是一个普通的秦王,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当时的时势所逼迫。
在关中做完这一系列举措的刘邦短时间内迅速获得了关中百姓的拥戴,甚至很多百姓都生怕刘邦最后不能留下来当秦王。取得了百姓的拥戴后,刘邦很是得意,就飘飘然起来,他听信一个姓解的书生的建议,干脆命军队把函谷关把守起来不让其他诸侯的军队入关,认为这样就谁也夺不走他的关中了。
此时的刘邦,视关中为自己的禁脔,准备把门一关,美滋滋的做起他的秦王大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