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闪婚在古代

第113章 育儿10

2017-07-10发布 2913字


练皖书和小公主在御花园中散步多时,谁来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坐在丽纯的大客厅中吃水果。

水果的种类很多,有常见的西瓜和香瓜,都是丽纯的山庄送过来的,很新鲜,在秋天是难得的水果,外面当然也有售卖的,但是都很贵的,是山庄出品的。还有一些这些年丽纯每次出宫的时候在外年查找到的后世水果。例如樱桃和李子和草莓,经过改良也都有,当然这些就是市面上没有的,毕竟改良的果木数量很少,还没有大面积的种植。

丽纯和小公主都很喜欢很喜欢吃草莓和樱桃,到时练皖书很喜欢李子,所以这些丽纯都叫宫人洗了一盘放在了桌子上。

看到他们回来,丽纯叫他们过来吃水果。

练皖书因为晚上吃的多了些,虽然进行了运动消食还是不想吃什么,就没有动水果,至于小公主看到了草莓,什么都不想的端起了盘子看时吃起来,丽纯只好端过樱桃吃了。小公主看到母亲吃的很香甜的样子,还不是的拽两个进自己的嘴里。

一家人和和乐乐的,丽纯和开心。

练皖书想到了今天看的书,就和潘广晨研究起来。针对疑惑提出问题。

潘广晨不厌其烦的开始讲解,尤其是改革的重要性和改革需要避免的障碍等等关键问题。尤其是后世的改革中的成功范例。太子原本是在旁边旁听的,结果听完了也感兴趣的参与到了辩论中,于是说的热火朝天的。

于是练皖书知道了自己的盲点在哪了。

不论是什么样的改革都要以民意为基础,也就是要让百姓来认同,同时也要顾及到施政者 的利益,毕竟什么样的政令都是要由下面的官员来布施下去的,换而言之老百姓的很多观念是来自于自己的上官,至于皇帝的命令是什么样的,更多的资讯是百姓的上官在对百姓解释,要是百姓的上官也就是县官他都不明白政令的好处,都不知道如何来解读那么老百姓就更加的不能明白政令的好处,也就不认同政令是好的,那么再好的政令也是没法实施的,这样的改革必然失败,要是政令的解说上能让老百姓明白政令可以让他们的日子更好过,生活中有更多的余钱,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轻松,他们才会坚决的实施。经济的要点不是如何的攒钱,而是如何的挣钱,有了还得点子来挣钱,挣来的钱在适当的花出去才会将经济带动起来。才能够有更多的利益。

潘广晨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百个铜钱可以买一袋子的米,可是这袋子米磨成了粉末做成糕点可以卖到十两的银钱,十两的银钱可以拿出一两的银钱继续的买米做糕点,剩下的八两银钱可以拿出五两的以前买家具布品,于是布店和家具店的生意红火了,他们挣了钱用来买吃食来改善伙食,来满足口福,这样经济就转动起来。不是挣了钱就攒钱来才有利益,真正的利益最大化是叫金钱转动起来,他们赚了的钱花出去,可以带动经济。出门在外就要有花销,有花销就会带动商贩,有商贩就可以消耗劳动力,有了更多的工作位置,这样大家就会越来越富裕的。所有一定要动起来还会有效益的。

太子也不吃了,聚精会神的听着父亲的讲解。不是的出现恍然大悟的表情。

练皖书更是激动的不行了,感觉到自己的心都激动了,同时有了想要到地方上当官的欲望,想着把皇上的政令更好的传达给百姓,叫老百姓真正的明白这些政令对这个国家,这个朝代的作用,让后世的史册上留下改革的闪光点。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练皖书感觉到自己的觉悟更高了,现在很多的事情不是狭隘的看到对朝廷的好处,而是看到的是对后世子孙的好处,也知道了很多的规划都是需要一点一点的实施的,一旦坚持下去会获益后世百年。所以对状元会花落谁家不在意了,更多的时候是要让自己的雄心壮志仍够有着力点,能够一展所长。不枉在皇帝身边多年受教。

当朝的帝后都是胸怀天下的智者,他们的很多施政手段都是仁慈的,都是一心为了百姓的,所有他只要是在殿试的时候能够去得好的成绩,很愿意到地方上工作做一个父母官,为了百姓解决困境,来造福一方。

在殿试的当天,练皖书一点也不紧张。在他看来这次的殿试就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一次考试,很简单。

在第一场的笔试中,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很快就交卷了。

然后在走出大殿在庭院中看院中的蝴蝶翩飞。虽然进入了秋天了,但是天气还是炎热的,还没有完全的送来秋风。麦子熟透了,老百姓在忙着收割庄家。

十年来,这个国家的变化是很大的,很多的农作物都得到了优化。这是皇后娘娘说的。所谓优化就是让好的东西留下,又好的品种来代替不好的品种,择优留种。所以有了专业的种子种植基地,这样可以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农作物的种子,然后大面积的种植,这种种植方式很直观的改变了老百姓自己留种植的弊端。所以虽然种地是的投入虽然大了,需要买种子,花钱多了,但是秋天的时候的收成也是很客观的,去掉地钱,种子,和粪肥钱,所剩余的钱财还是大大的超过了自己留的种子种地的钱,所以从最开始的只有少数的人来买种子到现在大家都来买种子来种地,只是十年的时间,整个国朝经济增长的很快,再也不用怕灾年的到来了,更何况皇后娘娘发明的水车灌溉,发明的疏通水道等等,现在真的可以算是国泰民安的。皇帝想着要发展更多的产业,把剩余的劳动力利用起来,不然百姓的懒惰也会有不安定因素的,一旦生活好了,不思进取,就会出现赌博等等不良现象的,所有还是让老百姓忙碌起来才好。所以皇帝还有好多的想法还没有完全的实施,这些政令需要有人来讲解才会让他们接受。

秋天是美丽的,蝴蝶即将做茧,留待明年来重新的展翅翱翔。

当所有的人都出来了的时候,练皖书已经喝了一壶茶了。

丽纯叫宫人准备了茶点,可以给考试的举子们一个舒适的备考环境。

笔试完了,就是殿试。

潘广晨采用的是现代的实际考试方法,设立了考试的题目和答题的要点和分值。

一个有三个考题,是三个考场。

每个考题一百分,有三个评委打分,分值差超出十五分的考卷作废,三个题的总分处以三就是实际分数。实际分数和笔试也就是理论分数相加得出总分来排名。

这是今年心施行的考试方式,评委在考试前三天突然被找来了皇宫,然后被软禁起来,他们在三天里学会了打分的方式,和问题的提问方式,是丽纯亲自教学的。然后在今天开始对这一百个考子进行考核。

这些考子们不用真名,而是用考好,现场抽取考好,然后按照考号进入考场。丽纯亲自坐镇,给考试的学生们讲解如何填写现场考试的卡片。然后叫他们在录取表格上填写自己的身份证件。

现场考试持续到晚上才全部的考完了。所有的分数的汇总是丽纯和太子太傅两个统计的。

理论考试是潘广晨和太学的大儒们判卷的,最终汇总是皇帝亲自统计的。五天后,大比的成绩在皇宫的东大门前面的皇榜上贴出来。

当天很多人来看大比成绩。

当然状元是练皖书无疑了。练皖书的成绩是最高的,理论考试第一名,得分九十八分,实际考试也是第一名,得分九十九分。当之无愧的状元之才,落下第二名五十多分。

第二名是一个学院的学员,总分一百四十三分,理论七十九分,实际六十四分。

第三名是一个地方上的学子,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了,总分一百二十九分,理论是六十一分,实际是六十八分。其他的就分数不等,最差的也有九十六分的成绩。这些人可以看出有的注重实际,而有的人更注重理论。

潘广晨把注重理论的人放在了翰林院中,这样方便管理,注重实际的人下放到了地方上任职,这样可以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

所以在下放的名单中有练皖书这个当朝的状元,而且任职的地方还是一个有名的疲困地区。当地是一个山地,没有太多的徒弟,但是风景优美,当地人的民风淳朴,但是思想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