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故都情缘

第3章 患难相帮

2017-06-24发布 4308字

根生一走进孟华家,多少感到有些意外,这是一幢工厂区的老式家属楼,住在三楼是二居室带个小过厅,家里收拾得倒十分干净,但摆设很普通,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

根生和小明住在一起,没几天两人就混熟了。小明很聪明,好动不怎么爱学习,特别喜欢听故事。孟华这几年家里家外的事忙不过来,所以小明的学习也放得松,考试成绩总不好,孟华早想找人给他辅导一下,一直没有顾上。晚上根生先把以前的功课一点点给小明温习辅导,再出几道题让他练习。小明一作完就缠着根生给他讲故事,什么“大闹天空”、“哪吒闹海”、“劈山救母”之类,常在讲故事中进入梦乡。

一天听完故事,小明依偎在根生身旁,伸出小手摸了摸他黑密有点硬渣的胡子,好奇地问:

“叔叔,别的学生脸上都是光膛的,你怎么长了这么些黑胡子呀?”

根生被小明摸得不好意思起来,就说:

“叔叔是老学生,所以胡子长得黑。

小明又问:

“那你怎么比别人大?”

“叔叔学习不好,溜过二级,所以年龄大了。”

“哇—噻—!叔叔是不是跟我一样,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溜了级,那你跟我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好吗?”

根生就给小明讲他小时候放羊的事,小明一听放羊可以满山跑立刻来了精神,他高兴地问:“在山坡放羊好玩吗?那么多的羊乱跑怎么办?”

根生想:放羊是一件辛苦活,干这活是为了生活,可是跟孩子讲他理解不了,就说:“也好玩也辛苦,放那么多的羊要管好不要乱跑,必须管住头羊。”

小明不知道什么是头羊,根生慢慢给他讲这放羊的门道。

讲着讲着没一会儿小明就进入了梦乡,根生却静静地躺在那儿睡不着,他回想起了自己在家乡的往事。

根生家乡干旱少雨自然条件不好,虽然人们很勤劳生活却不好,但人情乡俗一切都跟土豆似的实实在在,淳朴自然。根生在家上小学时是一边放羊一边读书,上到小学五年级时姐姐出嫁家中缺少劳力,他就缀学不上了。班主任老师觉得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三番五次找到家作工作,不然根生早成了一个当地的农民。可是他上到高二时,弟弟也上了中学,家中经济负担更沉重,开学时凑不起学费,根生就向学校申请休学了一年。他先是跟人跑跑贩卖土豆的事,看看也挣不上几个钱,当地也没有什么其它的产业,唯一就是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座砖窑,制砖的生意还不错。近些年当地农村经济比过去好起来,改变了过去的土坯房,建起水泥楼板的砖房。于是他就到砖窑上干起临时工,虽说他身材高架子大,毕竟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窑上干的活是体力活,按件计酬,慢慢锻炼着身体也变得壮实起来,挣了些钱算是把高中上完了。

根生学习成绩很好,他还不是那种死用功的人。高考一举考上一座全国名牌大学,这在当时他县上也算一件荣耀的事,但全家高兴之余就为学费之事犯了愁,总算东借西凑,来到故都这座大城市上了大学。

进了城根生才真切地感受到,对于他这样出生贫寒农家子弟处世的艰难。政府贷款助学制度当时还没有,在学校这吃穿用度的开销如何办?对于富人一年挣的钱比一个农民一辈子挣的钱还多,当然是毛毛雨,但是对于根生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很难迈过的坎。

屋漏偏逢连阴雨,根生进校的第二年母亲生了大病,家里尽量瞒着不让告诉他,根生还是知道了,救母是他第一大心愿。当时农村有句顺口溜:奋斗三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根生找到班主任和辅导员,说他要休学一年。老师很同情他的境况,商量是否发动同学义捐,根生断然拒绝,只求老师帮他把手续办好。老师不解地问,你回家有办法吗?根生回答说他有办法。其实有了高二那一年的经验,这回他也算轻车熟路,办妥学校手续,根生直奔家乡,先去了窑场。窑主一见,迎面问道:

“根生,听说你进城上了大学,你跑这干啥?”

根生于是就把原委和想法告诉他,窑主一听,眼也不眨地回答:

“这事得救个急,别说你是咱这儿的大秀才,就是这孝心也应该,你先歇会,我给你先拿一万块钱,以后咱再算帐。”

根生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下午拿了钱先送母亲住进了县医院,安排妥当后,一个人提个小包就去了窑场。

这时的根生不是当年的样子,那时身子还有些单薄,前途也不知咋样,情绪不高。现在他人高马大身体壮实,两臂一努,块块肌肉隆起,力大无比,前面摆着一条希望的出路,眼下就是大沟深渊也要跃过去。砖窑这几年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黄土挖取采用挖掘机,制坯有了制坯机,唯一没变的是装窑和出窑还靠人力推车完成。这也是窑上最苦最累的活,好在采用计件制多劳多得,只要下得苦收入也比较高。

根生穿个大裤头,脚穿一双胶帮鞋,四肢外露,推起个独轮车就干了起来。进出窑温度很高,热气浪灼人,烘烤得人身汗流不止,为了抵抗高温,人的头上和两臂上往往搭上湿毛巾以减轻热烤。就是这样几趟下来,外层的毛巾就干了,而人体皮肤上的汗已是湿淋淋的了。

根生几乎把体能发挥到了极限,他整日连轴转在窑上干活,多干一车算一车,实在累了倒头就睡,吃饭—干活—睡觉就成了他一天的三步曲,其它任何事他都不再想。

回到学校后,他开始的生活费就靠了窑上打工挣的剩余钱,以后寒暑假联系家教和餐馆打工,直到在游乐场找到这份兼职工作。其实到大学后学习和思想压力远比高中时要小,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人才济济,十分活跃,大部分同学来自不同的城市。许多人家庭条件优越,课余生活也丰富多彩,交友、旅游、谈情说爱,不一而足,但这一切活动都得要经济支持。根生自知自己的情况,年纪全班最大,一天老成寡语,不要钱的书倒是读了不少,其它特长都是干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自从在游乐场找到工作,他寒暑假和星期天基本就在公园里度过,生活学习才有基本保障。

这些天根生除了照顾小明外,公园派的那位保洁员到孟华的两边老人家里有什么出力的活也要把根生叫去。去后根生才明白孟华家困难的原因了,以前他看到城市高楼林立,满街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戴光鲜,气度不凡,以为城里人都生活得很好,深入了孟华的家才知道城里贫困的人大有人在。唉,同是天涯困顿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天中午休息时,根生骑上车子,买了些水果准备到医院去探望孟华。推开病房门,孟华两目微闭正在午睡,脸色红润看来病情好多了。根生近前瞧见孟华五官端庄,眉目清秀,特别是那道弯曲淡雅的细眉,尽显女性的妩媚。她的一只脚还打上石膏,被下边衣物垫起,丰满匀称的身体平躺在床上,根生没敢打搅她,将水果交代给护士,就在病房外的长条椅上坐下来。一会儿有一位孟华父母家的邻居阿姨也来看望孟华,和根生坐在一起,互相道明来意之后,这位阿姨就讲起了孟华一些往事。

孟华可以说是她看着长大的,这女子从小就善良、懂事,在学校学习成绩很好。初中毕业时她想上高中以后上大学,班主任老师对孟华父母说,这孩子情感细腻特别爱好文学,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而孟华父母却说我们家经济困难,让她上个技校早点工作也不错。为此孟华伤心地哭过好几次,最后还是依父母之言上了技校。她在技校也很出众,技校毕业到厂上班,是厂公认的一枝花。孟华内向性格朴实无华,她和大海两家父母是世交,他俩的婚姻也很美满。只不过说起近况,这位阿姨叹了口气说:

“唉,孟华也是小姐身子丫环的命,下岗以后,大海远处打工,三家的担子都得靠孟华,也真难为了她!”

听后,根生心中十分同情、敬佩这位少妇,心想:我与她虽说一个城市一个农村,境况却何其相似,只是我的命运机会好一点上了大学,他也为孟华无限惋惜,想着在这段时间尽力帮助一下人家。

孟华的病二十天后就出院了,医生说拆了石膏回家慢慢活动,休息一段时间就可痊愈。

孟华回到家,小明高兴坏了,孟华知道是那天背她的根生在家里照顾的小明,内心十分感激。小明一口长一口短地说叔叔有多好,给他又复习功课,又讲了许多故事。孟华心里过意不去,在家准备了几天,分别搭谢帮了忙的朋友,有一天还专门作了一顿饭,请根生到家中表示感谢。

根生来到家,孟华才看清了他的样儿,那天痛得她闭着眼,几个保安把她抬来抬去,也分不清谁是谁。住院后才知道那天背她的人是位在校大学生,她原以为一定长得白白净净,文质彬彬,一付书生模样。谁知进门一瞧,身材伟岸,四肢粗壮有力,脸庞刚毅,有楞有型,古铜肤色,这与她想像大相径庭。根生完全像一个进城干活的农民工,或是电影里见过的一些硬汉模样,孟华正在为此感到纳闷之际,根生一声:“孟华姐”的称呼将他们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

外貌是一个样,交谈说话又是一个样。孟华心里想:难怪人家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言谈举止十分成熟,于是心中十分喜欢,一再感谢他在病中给予自己的帮助。

在越来越融洽的气氛里,孟华了解到根生的家庭身世和他现在勤工俭学的事,不断赞许他是一个有为的好青年。小明不管那些个事,一再缠着他妈和根生,以后要给他辅导功课和讲故事,说:

“妈,我让叔叔和我住在一起,以后别走了。”

孟华瞪了小明一眼,嗔怪道:

“傻孩子,叔叔还要上学,哪能整天陪着你。”

根生见状边哄小明边说:

“小明,叔叔有空还会来和你一块学习和玩,好吗。

饭后母子俩送走了根生,一再嘱咐他有空常来家里。可是过了一个多星期,却没见根生再来过,先是小明整天嚷嚷怎么不见叔叔来了。孟华被缠不过,通过游乐场的张阿姨一打听,原来根生几天前突然回老家去了。说什么他家乡遭遇几十年不遇的一场暴雨,把他家的水窖冲塌了,他决定回家把水窖修好再回来。

孟华知道后,心中几天都不平静,想起病中根生对自家的照顾,根生家一定遇到了大的困难。于时她将大海寄回的工资拿出一千元,通过张阿姨了解清根生家的地址后就准备寄去,但转眼一想,落款写自己的名字怕以后根生给他还钱,干脆就落款:一个公园职工的捐款。

寄去了钱后,她心中在默默惦记着根生早日返回。十多天后,根生将家里的水窖整修好返回了城,又在游乐场忙活起来。孟华脚伤已好,也回公园上班了。

根生的老家关键问题在於缺水,别说生产庄稼缺水,就是人们的生活用水都十分金贵,当地人宁给人家一个馍不给人家一碗水。这些年政府发动群众修水窖,解决人畜的用水难题。根生回家带回游乐场的工资,家中还缺些钱不够,意外收到了那一千元钱,全家人十分高兴。根生带着弟弟又雇请两个帮工,几天日夜加工把窖重新修整好。家里要留他休息几天,根生考虑游乐场暑假正是忙的季节,不敢多停留又急忙赶了回来。

人在困难时有人帮一把,这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事,一个公园的职工?究竟是谁呢?根生悄悄地打听,当从张阿姨处得知是孟华时,他心中“啊!”的震惊了一下,她家生活负担重,怎么消受得起这份情呢?根生知道将钱硬要还给孟华,她一定不会接受,看来只得想别的办法报答。本来根生离开家时,从老家带了好多包土豆精粉准备送给游乐场的几位师傅,也准备给小明家一份,可是当知道孟华给他寄钱的事,一时感到为难了。他心想这点东西太薄气了,到人家怎么能拿得出手呢?于是他等了些天公园发了工资,他给小明买了一个高档的文具盒,一套“十万个为什么”的书,这才准备去孟华家看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