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决心继续西征的消息传道天津之后,李鸿章十分的失望——继续西征,那就是个无底洞啊。银子都被用到左宗棠手里,他这边海防怎么办?
在他以为,塞防海防并重完全就是书生之见。从前外地主要从新疆而来,当然要把新疆当作战略防御的重点,可是现在强敌都是海上来的,自然要以海防为优先。左宗棠想要在新疆扬威耀武,可是人家不一定愿意跟你在新疆打仗。到时候俄国人直接派军舰从背面而来,把天津一封,京师还不是被稳重捉鳖?
世界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无数种选择,而每一种选择也都有足够的理由来支撑。李鸿章要是回忆一下自己前半生在打仗上的选择,就会发现,除非有曾国藩从旁协助,要不然他每一次单独的军事抉择都是错误的。想到这一点以后,他或许会明白什么才是书生之见。
可是一听到倭仁直接赤裸裸地骂他是卖国贼,他脸上的表情立马就不自然了。李鸿章心里想到:他倭仁整天口口声声忠君爱国四个大字,可是他凭什么忠军,又凭什么爱国?不就是几句空话吗?谁不会说?我二十二岁便中了进士,难道还写不了几篇文章?现在国家四面楚歌,真是为难边缘,每到这个时候,最无用的就是书生清流!左宗棠不知道天高地厚,想着扬名立万收复新疆,但是收复新疆哪有那么容易?现在大军集结在陕甘境内,军饷还好说。但是一担大军开赴新疆,千里之路,光是粮饷就足够他受的。
……
李鸿章估计的确实不错,粮饷一事确实把左宗棠给愁坏了。原本各省协饷就拖欠严重,自从去年日本寻衅以来,个沿海省份更是纷纷以加强海防为借口,把协饷一拖再拖。全年从各地本应该协饷的八百万两银子,实际上收了不到五百万两。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左宗棠用兵的一个原则。他始终认为并不在多,而在于精,并少了才能能够节省粮饷,兵精了才能够打硬仗。所以朝廷命令他把军队开赴新疆的消息一传来,他立即对所有的部队都进行了正和,裁撤了一部分年老体弱的、家有拖累的、油腔滑调不愿意出力的。不仅对于士兵要进行裁汰,就是部分将领,也进行了更换。
依照左宗棠的设想,关外驻军至少要三个月左右的存粮。从肃州到古城三千多里,一车粮食运送过去,至少要二十两银子,这成本就比粮食本身还要高很多。可是就地买粮却需要现银,没有银子自然没有人愿意大批量的赊粮,要是粮食出去银子回不来,周转不过来可能直接让生意破产。于是他接二连三的给各东南沿海地区的巡抚总督写信,要他们赶紧把协饷给送过来。
可是这些巡抚总督只是表面上叩头答应,左宗棠能看见的银子,该是多少还是多少。
左宗棠于是再次上奏朝廷,请户部先拨部分的现银用于采购粮食。慈禧看到要钱的奏章,有些烦恼,直接打发到了军机处,让军机处的看着办。军机处的大臣们知道了这消息以后也都很惆怅。西征确实是必要的,然而要西征的银子,肯定是没有的。
军机处文祥以及恭亲王们能够做的,也就是催着户部尚书宝韵了。宝韵看到左宗棠的奏折时,脸如同苦瓜一般难看,他说道:“我就说没银子,没银子,你们现在来要,我上哪去给你们搬去?”
文祥硬着头皮说道:“各省本应该给西征军协饷八百万良,可是去年仍旧拖欠了三百万两,今年的更是连一半都没有达到。眼看大军就要出发,即便我们国库空虚,宝大人也应该催促各地积极协饷。”
宝韵点了点头:“那也只能这么办。”当即他便以户部的名义给各地总督巡抚发去公函,长篇大论地讲述了左宗棠西征的必要性、紧迫性,同时说明了协饷的重要性,让大家无论如何尽快把协饷给送过去。然则这公函之中不仅没有约定协饷交付的时间,也没有说明协饷缴纳的数额,纯粹就是一篇官样文章。各省总督一个个看过的公函数不胜数,曹操看了一遍便也知道这公函没什么用处,全都扔到了一边没当一回事儿。
鲁迅曾经说,在中国办事儿太难了,即便是搬动一张桌子,搬动一张椅子,都是要血的,而且即便见了血,也不一定能够办成。之所以这么难办,就是因为心不齐。中国文化中最奇怪的一个现象就是,比其他所有的国家都注重爱国教育,只要谈起爱国,不论是谁心里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甚至听到国歌就忍不住激动。然而真的到了办事儿的时候,却又不为大局考虑,不为国家考虑,只是满足个人的贪欲和惰性。而且每个人心里也都毫无愧疚之感,觉得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虽然很是遗憾,但是终究不改。
左宗棠看到户部如此处理,气得不行。他当然知道这是宝韵在故意刁难自己。西征的消息刚刚出来的时候,宝韵曾经把他的弟弟宝森各大发到陕甘行营来,希望左宗棠能够照顾一下,让宝森立一些军功,好为他安排官职。然而左宗棠看不惯宝森狐假虎威,在宝森来到陕甘之后,左宗棠在他的保案上,连“宝森”的名字都不提,只是随口说两句官场话。就这般随便把宝森给打发走了。现在宝韵这么做,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次宝韵把左宗棠逼急了,左宗棠二话不说就上奏朝廷,直言户部尚书宝韵玩忽职守,拖延军饷,导致大军停滞不前,不能及时开赴。他要求宝韵当即公开承认错误并且道歉,否则必要追究他延误军机的罪名。而且左宗棠还把当初宝韵要求左宗棠提携他弟弟的事情也直接写在了奏折之中,并且说道当年自己的做法十分妥当。
本来就是两个人赌气斗气,左宗棠这么一做,让宝韵十分尴尬。慈禧看完奏章之后,就开始追问宝韵是不是真的拖延军饷,宝韵赶忙否认。
宝韵这人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善于理财。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留守北京的就是宝韵和恭亲王。从中可以看出,早在咸丰年间,他的才能就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左宗棠现在军饷拖欠是事实,以宝韵的能力,本不应该出现这种状况。慈禧看到宝韵否认之后,便说道:“无论如何,既然决定了西征,肯定就要成功,你不可以因为私人恩怨而耽误了大清的国事,知道吗?”
宝韵当时刘暗恋点头。之后慈禧让他再写一封公函催款。
可是这一次宝韵心里更是气氛,觉得左宗棠实在是欺人太甚。当初肃顺权倾朝野的时候,就把户部当自己家开的,索要无度。当时宝韵一当上户部尚书,立马就不买肃顺的帐,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宝顺才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此时左宗棠这么一做,他更是和左宗棠较劲了。左宗棠说他玩忽职守,公函写的不清不楚,他这一次索性就写得清楚一些。
再次去往各地的公函上,宝韵要求各督抚务必要再今年之内,把陕甘三年来的所有协饷一并结清,否则定要严惩!
西征军的协饷每一年都不能够结清,三年累积起来那数额更大,怎么可能一次性结清呢?宝韵所说,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户部这样做,不仅不能够催解欠下的饷银,反而是让各省的总督看清楚了户部的态度,所以协饷反而越拖越眼中。知道大军开赴新疆之前,饷银只不过收了不到百万两。
左宗棠累得是须发皆白,依旧是没有办法。加上肃州苦寒,有听闻协饷拖欠愈发严重,他更是劳累成疾,感染了风寒,连着咳嗽了好多天,而且腹泻的毛病也开始发作,整个人顿时看上去垂垂老矣,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