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 极尽武道

第39章:修炼

2017-03-27发布 3915字

陈晓风闭上眼睛,然后握紧手中的九节鞭。

“嘭嘭嘭嘭!”陈晓风分别向四个方向打出一招鞭法。经过四鞭的尝试后,陈晓风觉得自己的笨方法说不定还真的能破解这个局。

接着陈晓风把收鞭,顺着一个方向走去然后再向不同方向打出四鞭。

走了十几步后,陈晓风发现由于九节鞭的鞭身细、长从而突破水的阻力时候所需要的力挥拳时要大很多,自己的消耗也会大许多。

回忆自己一路过来的经验,水底本就是一个天然的重力修炼场。若自己只顾着赶路可能会错过很多,边前行边进行各种锻炼,可能这个重力修炼场就是这个行程的宝藏之一更何况前路茫茫,一切还不能看得真切。自己不能像愣头青,府过一、两次考验就狂妄、自大,现在的自己在真的大能者前还不过是一只小蚂蚁,自己不论什么时候都必须保持清醒的思维。

若这里真的是一个水墓穴,自己本不该打扰前辈的长眠,可是现在自己实在没有任何办法,若触碰机关、禁忌死于非命,这也是因果。

拿着九节鞭练习的一会儿,陈晓风对这个兵器开始有几分喜爱。同时,陈晓风记起与九节鞭差不多的兵器:三节棍。

陈晓风认为自己不但可以练习九节鞭也可以练习一下三节棍,只要将手中的七节龙在其第四节解开即可。

陈晓风记得其父亲跟自己讲述过:三节棍,与九节鞭一样为软性兵器,可以说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三节棍,属武学中软器械之一,它由三条等长的短棍中间以铁环连接而成,又称“三节鞭”。

三节棍是三节相连,节节能用。且可以三节互换,攻守兼备,可长可短,远近兼顾。棍法有劈、扫、抡、击、戳器械、绞、格以及各种舞花等,非常丰富。并具有伸缩自如,出入难防,软硬互具,变化多端之特点,深受许多的武者喜爱。但因三节棍是硬中带软的器械,方向易变,不易掌握,加之其运行起来速度快、力量猛,所以一般要进行初级练习。

        陈晓风记得父亲曾告诉自己开始修炼时可将器械缩小变轻,把梢节两头用棉布等软物包裹起来;或者用竹竿敲成丝状后拧裹起来制成练习用的三节棍。先通过一些简单基本的方法练习熟悉三节棍的性能,摸清它的运行规律。然后逐法逐动的习练,从而由基础单一到最后连贯。

自己现在以布条为棍,虽然不是真正的三节棍却能起到锻炼的效果。

        陈晓风在脑海中回忆着父亲告诉自己的要领:三节棍的用法多变依赖于其握法的灵活多样。单手或双手持一梢节,就可用一游离节;两手分持两梢节,则三节皆能使用;单手或双手持中节,两游离节便可同使。不同部位的握法,形成了三节棍丰富多彩的练法和用法。

陈晓风也不想自己身上本是毫无用处的布条,经过自己的思考,然后再摇身一变成了初级的练习兵器。

陈晓风开始有点佩服自己的想象力,不过最重要的还是那份在绝境中的乐观。

七节龙探路的范围是大许多,可是出招太过费力,没耍几下人就会气喘吁吁,可三节鞭不同。三节鞭短,一样可以探路只是短了许多,不过好在消耗少,难度也比七节龙小些许而且两者可以进行互补,陈晓风想先把三节鞭熟悉一番然后再练习七节鞭也不迟而且基础会扎实许多。

把其他四节布条绑在腰间,然后陈晓风握紧手中的三节鞭开始根据父亲所说的早点练习起来。

陈晓风也知道习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期的练习,这样才可能修练出结实的基础。

一步一个脚印,陈晓风开始一心沉在了练武之中。

三节棍,包含了棍法中的刚、猛同时又具备了鞭法的软、韧,两者的特点结合在一起。

攻时可猛,一棍出即可横扫千军。防守时不再是以硬碰撞的方式,可以软、韧性十足,以其自身的韧性把对方的力平均分配到棍身之中,使三节棍不会出现一般棍的断裂情况同时可以起到御力的作用,减轻使用兵器者的压力。当然,陈晓风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初次尝试练习的感受,若接触更多一些,可能感悟会有所不同,有可能把自己初次的感悟完全推翻。

陈晓风不是胡乱的拿着自制的兵器就只顾练习,自己在出发前就认定了一个方向。反正周围一片漆黑,自己也无法看见任何东西,陈晓风干脆闭上眼睛,然后心里描绘出一个方向。自己一边按心里的三节棍法练习,一边向着脑海中的方向前行。

陈晓风觉得就像最初自己一路修炼寸劲、明劲和暗劲一样,有了憧憬,行程就不再会枯燥、乏味。

沉迷于武学之中会让人感觉时间流逝的很慢,而且饥饿感也没有像平常那么强烈。

按平常来计算,虽然这些小银鱼十分难入口,可是为了生存和保持基本的活力,自己还是要保持一天三餐。

每一次挥鞭,陈晓风都体会一下水流的阻力。

其实,自己向不同的方向打出一样的招数,若有一个方向的阻力明显比其他方向要大,那么这个就可能就是洞穴里水的流向。陈晓风在水底待的时只要间并不短,知道水的流动是有自身的规律,顺着水流动的方向一直走就可能找到这个洞穴主道路甚至走出这个困局。

“嘭嘭嘭嘭!”陈晓风握紧三节鞭向四个不同方向的打出一招鞭法。

陈晓风也知道有时候受到自己的出手的力量不同,所感觉到的阻力也会不同,这就需要自己学习控制发力。

陈晓风回忆起自己修炼过寸劲、明劲和暗劲,虽然都是习得一些皮毛,不过即便是这样,自己对发力的方法和姿势都有些体会。

陈晓风记得自己一开始是个很不喜欢姿势的一个,反正怎么姿势只要出招能伤敌不就好了嘛。可是,后来发现一个简单的姿势其实背后包含很多武学真谛。

寸劲的发力姿势就比较独特一些,寸劲有储力,不过时间不适宜太长。寸劲发力一般会把双方提至腰间,然后微微收拳,下身姿势一般为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后脚脚的后跟和前面的脚的对齐。

在打斗中已经会摆出发力姿势,不过不代表它们不会,反而是表明他们已经对这个发力姿势十分熟悉。所有武者都清楚发力姿势其实不过是为了辅助发力,资深的修炼者都可以摆脱发力姿势,不必遵守其姿势也可以正确的发力,可是初学者不行。初学者必须很长时间内学习这套武学的发力姿势,否则发出的力会不准,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陈晓风握紧手中的三节鞭,然后心如止水。

每一套武学都会有自己发力方式,三节鞭也不例外而且其发力方式不止一种。

回忆起父亲曾经給自己的介绍,三节鞭主要的发力方式有四种。

第一种为:持两梢节,用两梢节和中节法。父亲曾让自己一定要记住要点,这个发力姿势讲究持握法时两手必须分持两梢节,这样三节都能运用。

手持两梢节如同两短棍似两臂加长,使用时一攻一防相互配合;或左拨右打,或右格左戳;使用中节则以架、压、格、推等防守法为主,上下左右两手同时运行。三节互用,快速敏捷,方法多变。由于该握法使用安全,易于操作,常与翻腾跳跃、腿法等相结合。

最后,父亲告诉这是三节棍套路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持握法。

第二种为:一手持梢节,另一手持中节,被称为游离节法。父亲一样告诉自己该方法的要点,左手持梢节,作为配合,右手持中节操作游离梢节。以右手臂发力,上下、左右、前后挥摆,配以身法的拧、转、翻,使游离梢节迅速完成点、劈、砸、扫、抢、绞等方法。使用中有时是大臂抡转挥摆,有时是小臂或手腕的转转甩动。由于游离节是通过中节发力,铁环传动,故而方向多变,上下左右转换灵活,用法突然,连贯密集。

父亲当时说到这里特意提醒自己练习中应注意身体、手臂与手腕的协调配合,力贯游离节梢端,并利用好游离节的反弹和回摆,使其方法紧凑和顺,转换自如。这种姿势在三节棍用到的利率较大,抓住运用中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反复习达到熟练的成都才可。

第三种为:持中节用两梢节法。父亲告诉自己持中节时多是两手同持,有时也可单手持中节。此法有些奇特,比较适合女子练。

父亲提到这点时,自己本想打岔说不必介绍这个,可是无奈当时兴致勃勃。

陈晓风记得,父亲一边喝着茶一边津津有味介绍起来,此法以各种舞花为主,包括提撩花、立舞花、头顶花、背花、胸花、腿花以及地趟花等。无论双手舞花还是单手舞花,其方法皆与棍的舞花相似,但因三节棍硬中带软,故而难度较大。稍有不慎或方法不当则会触击自身。因此,练习三节棍的舞花除要胆大心细外,一定要做到:起花要顺,舞花要正,仃花要对,方法合理得当,身械协调,两手配合自如,转换衔接自然。舞起来才能如直棍一般呼呼生风,密集不透,似有水洒不进,豆撒不入之势。舞花练习必先有较简单花开始,经过反复练习,掌握操作方法,摸清其规律,熟练其技巧,再进行动作变化。持中节法还可作左右拨打,以中节发力,两梢同时摇动拨打。

实现当中棍花确实没什么用,当然除了耍帅之外。可前提是自己打赢了才能耍帅,否则一脸鼻青脸肿的耍什么帅。

第四种为:持一梢节,用游离中节和梢节法。父亲給自己讲述时,特别提醒自己这是一种放长击远的方法。

此法以单手或双手持一梢节,将游离中节和梢节一齐放出,作远距离击打、抡扫、劈砸。

可是想完成该法就必须充分发挥身体的力量,而且十分熟悉翻转上臂的挥摆、抡转等动作,尽量使力贯游离梢节。此法颇具威力,但因挥摆动作幅度大,器械放的长要求发力要迅猛,放出要达到突然的效果,收棍动作必须要更加快,否则兵器极其容易被对方夺去。

记忆起三节棍所有的发力姿势后,陈晓风开始按这些姿势训练起来,动作也慢慢的好看了许多,不再像最初那样东一棒、西一棍的,别说看的人会有什么感觉,自己在练的时候都觉得眼花缭乱。

按其发力姿势练习,陈晓风越发觉得自己对力的控制也有所增强。

陈晓风也记得父亲曾告诉自己,一个武道宗师最基本就是必须控制好自己发力,出拳轻、重、刚、柔,自己都必须要把握,无法控制自身力量的人别说武道宗师甚至不配称为武者。

虽然自己现在还没有触及武者这个阶段,不过如今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为突破武者打下扎实的基础。

陈晓风继续在无边的黑暗中前行,手中的三节鞭还是走一步然后就停下打出一个动作。

其中,其中四个姿势动作中较为简单的手持两梢节,用两梢节和中节法,自己就练习了差不多一千多遍才勉强满意,不能说是行云流水,但是也渐渐没有了最开始时的生疏、僵硬。

陈晓风也觉得自己一步一步再逼向真相,即将要揭开最终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