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师父一定精通药理吧?”王团长问道。
“是啊,师父可谓无所不能,奇门八卦,阴阳五行,天文药理无所不通。”志新脸上此刻多了几份久违的得意。
“这就对了,想必是老师父事先在这本《道德经》的书面写上字,然后用药水浸泡,这样遇到水便显现出来了,以前老王给我们传送情报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志新低头思索,突然想到了什么,便向王团长说道:“刚才看到书时,心中万分想念师父,不觉掉下了眼泪,想必是把泪滴滴在了上面。”
“这就对了,遇水现字。尊师可能是怕掌门之位你一个人口说无凭,便索性在书面上做了手脚,好让你名正言顺,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啊。可是,老师父他怎么就能知道你一定会去看那本书呢?”王团长还是有些疑惑。
听了王团长的话,志新鼻头又是一阵酸,师父真的是在处处为自己着想,怕师兄弟们不信,临死之前还为我做了这么一件事。可如今自己要解散三清山,又要带着三清山人去投新四军,不知道师父他老人家会不会赞同我这么做。“师父早知道自己会不久于人世,便把三清山的未来赌在了我身上,我若看到这本书便好,看不到,三清山就会群龙无首。”志新说道。
“师父真是神人,将三清山的未来系在你一人身上,责任重大,你可不要辜负了他老人家。”
志新与王团长的这番对话,自然是被下面的弟子们听得一清二楚,不少弟子都落了泪,师父临终之前还要安排好这一切,怎能不叫人动容。是啊,不能辜负他老人家,志新心里反复念叨着这句话,可如今国难当头,三清山人又怎么能安心在山上吃斋念经呢,不杀敌报国,岂不负了男儿身,若是师父在世,想必也会同意自己这么做。
坚定了信念,便要开始行动,志新对下面的三清山弟子说道:“各位师弟,如今我们投靠新四军,就要好好保家卫国,不能辜负师父,不能毁了咱们三清山的名声。”
“师兄说的对,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师父的。”
“好,这样,各位师弟回去收拾,年龄太小的就留下看守道观,一会儿我们后山祭拜完师父后便下山。”
众人一致称好,纷纷散了去,原地却只留下了个八九岁的小道士。志新与王团长正准备回房间收拾,小道士却跑了过来紧紧地拉住志新胳膊,说道:“掌门师兄,掌门师兄,这里就数我的年龄小,那按照您的吩咐,岂不是我要留在山上。”
“对呀,你年龄最小,就留在山上看守吧,等着我们回来。”志新急着去收拾,便搪塞了小道士几句。
谁知小道士这是却急了眼,拉着志新不松手,喊道:“掌门师兄,我要跟着你们走,我也要跟着你去杀鬼子。”
“你年龄这么小,还没杀鬼子呢,就叫鬼子先把你杀了。”志新刮了下小道士的鼻子。
“那…那就让我留在掌门身边吧,我可以服侍您的。”小道士苦苦哀求着。
“不行…”
“哈哈哈…”还未等志新说完,王团长的笑声便打断了他,他看着这小道士,摸着他的脑袋说道:“这孩子倒是有趣的很啊。”
“王团长您就收下我吧。”小道士见求不动志新,便缠着王团长。
“不要在这里胡闹,快回去。”志新对小道士说道,话语间略有些严厉。
“志新呐,我看要不就收下他,他年龄小上不了战场,就留在身边当个传令兵或者干个勤务兵什么的,把他一个人留在山上你能放心?”
志新犹豫了会,对着小道士说道:“真拿你没办法,你以后就跟在我身边,不许你乱跑。”
“哈哈,谢谢掌门师兄,我这就去收拾东西,以后保证听你的话。”小道士说罢,就兴高采烈地蹦蹦跳跳向自己房间的方向跑去。
王团长笑着看着这小子,忽然想到了什么,便喊道:“孩子,你叫什么?”
小道士远远地回道:“皓泉。”
“皓泉,好名字,好名字。”王团长自言自语说道。
“不瞒王团长,这皓泉师弟是师父早年下山捡回来的,听他老人家说是在一口泉眼旁边捡的,当时他父母早就饿死了,师父听到了哭声,才发现了他,若不是这样,这孩子早就成了狼腹之物。”
“他还是个孤儿?”
“是啊,因为是在泉眼旁边捡到的,而恰巧三清山中他这一辈又是皓字辈,所以师父便给他起名皓泉。”
“是这样啊。”
志新看到了王团长的心神不宁,便又说道:“王团长,怎么了,你想到了什么吗?“
王团长看看皓泉跑远的身影,回答志新道:“实不相瞒,志新兄,我老王早早地就参加了红军,曾经有过一个孩子,后来我们红军受到国民党的围剿,便把他托付给了一户人家,现在想想,也有皓泉这般年纪了。”
志新诧异,没想到王团长身上还有这么个故事,说道:“没想到,王团长你身上还有故事啊,可是这孩子的母亲呢?我们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抗战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被国民党抓了,牺牲了。”志新看的出来,一提起妻子,这个连死都不怕的汉子满脸是愧疚。
“唉,王团长也是个苦命人啊。”
“都是为了革命,有牺牲也是在所难免的。”
志新看着皓泉跑去的方向,突然想道…便对王团长说道:“这皓泉不会是…”
“咳,兄弟不要拿我开玩笑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巧事,快走吧,收拾收拾赶紧去后山。”
“我也就是随口一说。”两人笑着各回了房间。
众人大都已收拾好,齐聚后山,师父坟前灯烛香火,纸钱不断。三清山上算上志新与皓泉,共计一百二十二人,真可谓壮观啊。志新等人亲自为师父的坟上又添了把新土,算是对师父的告别。一大早志新就差人下山买了酒,每人一碗。众人依次排列,还是志新在前。志新手捧酒碗,双膝跪下,说道:“师父,弟子今日就要带着各位师兄弟们还俗下山了,去投新四军,好保家卫国,不枉我三清山人英雄一场,师父若在天有灵,保佑我们早日赶走小鬼子,替您老人家报仇雪恨。”
听了志新的话,大伙儿群情激奋。志新说罢,又接着说道:“众位三清山兄弟何在?”
众人回道:“在”
“喝了这碗酒,破了三清山的戒,我们便没有了师兄弟的称呼,就算是还俗了,从此我们生死与共,肝胆相照,共赴国难,杀敌报国。”
众人热血沸腾,一饮而尽,将碗重重地摔在地上,嘴里喊着:“生死与共,肝胆相照,共赴国难,杀敌报国。”此刻的王团长热泪盈眶,他不敢相信从不与世俗相争的三清山道士,也会有今天的热血场面。王团长不知道的还在后面,也就是在今天以后,三清山人正如今日的誓言,浴血奋战,杀敌报国,这一百多人中有多少好男儿血洒疆场。
志新等一百二十余人,伏腰在师父的墓前磕了三个响头。磕罢,志新起身回头喊道:“众家兄弟,出发!”就这样浩浩荡荡一百多人就这样离开了三清山,至此三清山再无一人留守,也没了往日的辉煌。谁也没想到,志新这一走,等再次回来的时候竟然是三十九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