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受环境的影响,米月月的话难得的多了起来,韩絮则静静的听着,潼潼倒也难得安静下来,乖乖的跟着他们。
他们率先来到的就是西塘比较有名的景点,“烟雨长廊”。米月月声音仿佛也受到江南水乡的影响,绵软柔长,“好美的名字。”
韩絮点了点头,“嗯,别有一番风味。”
说话间,竟飘起了毛毛细雨,顿时临街的水面上一层水雾,看起来不那么真实。米月月往前走了走,似乎明白了“烟雨长廊”的来历。
韩絮轻声说:“小米儿,小心脚下。潼潼也是,离河边远一些。”
在这里,大家的声音都不自觉的轻了下来,生怕惊扰到这静谧的古镇。
三个人沿着长廊慢慢的走着,也不着急,瞧着河对岸的人家,感受江南独特的气质。
这雨来的快,去的也快。来西塘,过桥穿弄赏廊桥,是最基本的。有高有低的石拱桥,长短不一的小弄堂还有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棚,承载着千年的时光,古老而灵动。
人们都说,去西塘吧,哪怕听一场越剧也是好的。听着不远处渐渐热闹了起来,米月月也来了兴致,跟上去想瞧瞧看。
只见河对岸戏台上,已经抄起了家伙,吴侬软语的越剧唱腔穿过潺潺的河水传来过来,流进了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在现代社会,戏曲已经渐渐的被流行歌曲取代。殊不知戏曲是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虽然听不懂在唱些什么,但是此情此景已经足矣。沿河两岸的大红灯笼渐渐亮了起来,迎着风微微的飘动,为朦胧的夜色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来了西塘,自然免不了尝尝当地的美食。不过,韩絮却不由的皱起了眉头,为什么臭豆腐随处可见?米月月馋的直流口水,潼潼早就按捺不住,跑到摊前要了一碗臭豆腐。
米月月可怜巴巴的看着韩絮,都说西塘有一家臭豆腐是当地的一绝,来都来了再没吃上,那可真是太遗憾了。
韩絮义正言辞的说:“介于你昨晚的表现,绝对不同意!”
于是,米月月盯着潼潼吃完了臭豆腐,还不停的追着小家伙问好不好吃!看得韩絮都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太苛刻了。
打闹间,米月月被河面上的点点星光吸引了。拉着潼潼跑到岸边的长廊边,才看清,原来河灯。
“哇!好漂亮啊!”潼潼兴奋的说。
米月月连连点头,各式各样的河灯忽明忽暗,顺着水流缓缓飘动,仿佛天上的星星,点亮了整个水面。
两个人看了一会儿, 都已经跃跃欲试了,“韩絮,我们也放一盏河灯吧!”米月月轻声的问着。
韩絮自然不能拒绝,前面不远处就有卖河灯的,潼潼拉着米月月跑在前面,时不时的喊着,“哥哥,你快一点啊!”
卖河灯的是一个老婆婆,笑呵呵的看着来往的人群,偶尔吆喝一两声,“河灯,卖河灯。”
潼潼凑上前,看着形态各异的河灯有些眼花缭乱了。米月月小心翼翼的捧起一盏莲花造型的河灯,赞叹道“好漂亮。”
老婆婆自豪的说:“好看吧!这可是老婆子我亲手折的,保准能飘很远。”
米月月笑着说:“老婆婆,您手艺真好!”
三个人都选好自己喜欢的河灯,迫不及待的找好地方,准备开始放了。
韩絮从包里翻出打火机,依次点燃河灯。米月月跟潼潼讲着,“一会儿把河灯放在水面上轻轻一推,然后双手合十闭上眼睛默默的许下一个愿望,据说是可以实现的哦!”
潼潼听后,无比的激动,小心的从韩絮手中接过自己的河灯,按照米月月交给他的方法,放走了一盏河灯。
米月月和韩絮并肩而立,两个人同时把手中的河灯放走了,默默的许着自己的愿望。潼潼则在一旁瞧谁的河灯能够飘的最远。
古镇的夜景无比的迷人,就好像偶然闯进了桃源仙境一般,那么的虚幻而又朦胧。
时间也不早了,三个人沿着来时的路慢慢的往回走。奈何西塘的弄堂,小巷奇多无比,没一会儿他们就走迷了。
潼潼已经有些累了,韩絮也有些找不到方向了,米月月提议道“要不给老板打了个电话,让他来接我们吧!”
韩絮点了点头,从包里拿出外套,递给米月月,“夜里寒气重,披上衣服。”说完之后就给老板打了电话。
老板听后倒是挺乐呵,让他们找到最近的标致性建筑,然后在那里等他。
米月月帮潼潼穿好外套之后,笑着说:“没想到,韩少也有不擅长的东西。”
韩絮辩解道“天黑了之后我的方向感就不是很好,白天是没有问题的。”
米月月不再调侃他,靠着记忆找到了傍晚看戏的那个戏台,旁边就是送子来凤桥,再往下面走就到了烟雨长廊。韩絮把他们的位置告诉了老板之后,就乖乖的等在原地。
没一会儿,老板就过来了,看到他们之后,笑着说:“走吧,回家咯!”就一句话,直接暖到心里。
没走一会儿,潼潼就累的不肯往前走了,韩絮只好背起小家伙继续往回走。老板见状,放慢了脚步,“小不点儿累坏了吧!”
米月月笑着说:“疯跑了一下午,估计是累的够呛。”
老板点了点头,“还是年轻好啊!”
很快,他们就回到了民宿。老板娘等在门口,见到他们回来才放下心来,“回来了,进屋坐会儿吧!”
米月月和韩絮也不好拒绝,就进到屋里来。房间里的装饰依旧是古香古色,不用于现代酒店的前台,只有一张别致的茶桌,超大了木制长椅围在桌子旁边,再无其他杂物。屋子不大,不远处摆放着一张古琴,看样子有些年头了。不知燃着什么香,若有似无的香气偶尔钻进鼻子里让人格外的放松。
三个人在椅子上坐下,老板娘温了一壶老黄酒,给他们倒上,“暖暖身子。”
因为潼潼还小,就给他准备了一杯热茶。米月月端起杯子,嗅着淡淡的酒香味,忍不住尝了一小口,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辛辣,就好像这座古镇一样,余味厚重绵长。
老板刚坐下没多久,又有客人走迷了路,他依旧是乐呵的出门去接人回家了。
老板娘望着他的背影,笑着说:“最热闹的时候,他一晚上出去了四五次。”
米月月一口一口的竟喝完了杯里的酒,不知道是酒精的作用还是因为这里的夜色太美了,她一时兴起,“老板娘,那古琴能弹吗?”
韩絮饮着酒,没有说话。
老板娘笑着说:“可以啊!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弹,这琴在这里放了很久了。”
米月月走了过去,伸手抚过琴身,可以看出来,是一把好琴。虽然放了很久,但是琴面很干净,应该是每天都有人在清理。
随手拨了拨弦,音准有些不准,米月月没有带调音器,只好凭着感觉稍微调了调。
感觉差不多了之后,她搬来一个椅子,就有模有样的弹了起来。琴音悠扬,曲调婉转,百转千回催人泪。
韩絮摩擦着杯身,听着那熟悉的旋律,目光一刻不离那人。就好像千百年前就见过一样,一见如故,再见倾心,自此终不能忘。
老板不知什么时候回来的,竟也站在门口听呆了。客人们陆续的闻声而来,不一会儿房间就坐满了人。
一曲结束,所有人还在那缠绵的旋律中不能自拔,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两声轻微的猫叫。
直到米月月坐回到韩絮旁边,大家才回过神来,顿时屋子里热闹了起来。
老板娘给众人满上酒,虽然都不认识,但是聊起来却很开心。
韩絮见时间不早了,潼潼都已经迷迷糊糊的睡了一觉了,他俯在米月月耳边轻声说:“小米儿,回去了。”
米月月谢过老板娘之后,就准备跟着韩絮回房间了。大家却怎么都不肯让她走,非要再弹一首才罢休。
盛情难却,米月月只好又弹了一首才勉强被放行。条件是,明天晚上一定还要再来弹!
回到房间,米月月坐在床上傻笑着。韩絮叹了口气,伸手捏了捏她的脸,“小米儿,高兴什么呢?”
米月月笑着说:“我喜欢这里。很好,很自在。”
韩絮被她的笑容蛊惑,“小米儿,那我们不要回去了好不好?”
米月月愣了一下,随即笑的更开心了,“韩絮,是梦终归还是要醒的。”
韩絮有那么一瞬间,什么都不想了,就想把眼前笑靥如花的人牢牢的绑在自己身上,生生世世不分离。
潼潼拉了拉韩絮的衣袖,“哥,困了!一起洗澡啦!”
一句话把他拉回了现实,韩絮伸手揉了揉潼潼的脑袋,“知道了,走吧。洗澡去。”
房间里有窗,米月月伸手摸着繁复的雕花,赞叹着工匠的精湛技术,轻轻的打开窗子,眼前就是潺潺的河水,除此之外再无杂音,更多的是自然的声音。
当韩絮从卫生间出来,只见佳人倚窗远眺,手托香腮,好似画中的仙子,美的不可方物。
米月月见他们出来,连忙把窗子关上,怕刚洗完澡再受凉了。
韩絮声音格外的低沉,“当真是‘有美一人,婉如清扬’。”